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坤胜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样本库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1篇蛋白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生物样本库
  • 1篇食管癌高发区
  • 1篇食管鳞癌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流行病学
  • 1篇腺癌
  • 1篇离体
  • 1篇离体时间
  • 1篇鳞癌
  • 1篇流行病学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表达
  • 1篇基因表达检测
  • 1篇和食

机构

  • 3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3篇王少洪
  • 3篇肖坤胜
  • 2篇林旋豪
  • 2篇李帆
  • 1篇章克毅
  • 1篇范扬航
  • 1篇詹晓芬
  • 1篇傅俊惠
  • 1篇张泽淳
  • 1篇许秀娥
  • 1篇李恩民
  • 1篇王媛媛
  • 1篇朱天翔
  • 1篇李锐雄
  • 1篇郑海波
  • 1篇吴璇
  • 1篇姚晓冬
  • 1篇张仕义
  • 1篇杨彦龙
  • 1篇杜泽森

传媒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9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离体时间和冻存时间对生物样本库乳腺癌和食管癌冰冻组织样本RNA质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离体时间和冻存时间对乳腺癌和食管癌冰冻组织样本RNA质量影响,为生物样本库建立科学规范的样本处理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6例乳腺癌患者和6例食管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配对正常组织样本,冷冻保存于汕头市中心医院生物样本库。同时采集镜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进行形态学分析。根据样本离体时间分为<15 min组和15~30 min组,在冻存8~10个月(T_(1))、14~16个月(T_(2))、26~28个月(T_(3))和38~40个月(T_(4))4个时间点对样本进行RNA质量分析。结果共检测96份组织样本,RNA完整性指数(RNA integrity number,RIN)≥6的高质量样本占93.8%(90/96),乳腺癌组高质量样本占89.6%(43/48),食管癌组高质量样本占97.9%(47/48)。乳腺癌组与食管癌组样本RIN值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8.050 vs.8.600,P=0.009)。在食管癌组样本中,RIN值与RNA产量显著负相关(P<0.001),且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RIN值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7.550 vs.9.000,P<0.001),而乳腺癌组样本中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RIN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00 vs.7.700,P=0.348)。RIN值与28S/18S显著正相关(P<0.001),其与肿瘤细胞百分比(P=0.676)和坏死细胞百分比(P=0.055)不相关。离体时间(<15 min和15~30 min:8.200 vs.8.300,P=0.932)和冻存时间(T_(1)~T_(4):8.400、7.700、8.450和8.600,P=0.163)均不会对组织样本RIN值产生影响。结论不同器官来源和不同组织类型的冰冻组织样本RNA质量存在差异性,有限的离体时间(≤30 min)和中长期冻存(38~40个月)对乳腺癌和食管癌冰冻组织样本RNA质量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郑仰思林旋豪李帆肖坤胜陈锡丰刘春鹏姚佩秀王少洪
关键词:生物样本库离体时间乳腺癌食管癌
Van-clear环保透明脱蜡剂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HE染色、蛋白及基因表达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比环保透明脱蜡剂Van-clear与传统透明脱蜡剂二甲苯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HE染色、P16及Ki67蛋白表达、hTERC基因表达检测效果的差异,探讨Van-clear的实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病理送检的宫颈炎标本4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标本53例、CINⅡ标本61例、CINⅢ标本56例、宫颈癌标本48例,每例标本同一病变区域切取2块样本,随机分为A、B组。A组使用二甲苯制作石蜡切片260张;B组使用Van-clear制作石蜡切片260张。两组切片分别进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P16和Ki67蛋白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人端粒酶核糖核酸组分(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基因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分析两组切片HE染色优良率、P16及Ki67蛋白、hTERC基因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结果:① A、B组切片HE染色、IHC染色均达到行业质控标准;②A、B组切片HE染色优良率分别为98.08%、99.23%,两组间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P=0.25);③IHC染色阳性率比较:A、B组切片相对应的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P16、Ki67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hTERC基因阳性率比较:A、B组切片相对应的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hTERC基因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荧光显微镜下图像无明显差异。结论:Van-clear作为一种新型环保透明脱蜡剂,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HE染色、P16及Ki67蛋白表达、hTERC基因表达检测效果与传统透明脱蜡剂二甲苯相当,且绿色环保,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詹晓芬王少洪王媛媛吴璇肖坤胜
关键词:P16蛋白KI67蛋白HTERC
潮汕沿海地区食管癌样本库的建立及其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全球常见八大恶性肿瘤之一,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六位[1-2]。依据组织病理类型分类,食管癌主要包括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食管鳞癌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中东部和非洲等地区,而食管腺癌则在欧美等国家地区多发[3]。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食管鳞癌高发国,食管鳞癌病例占全部食管癌病例的90%以上,并呈现明显的地理性分布差异,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和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闽粤交界的潮汕沿海地区,鄂皖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四川北部地区,新疆哈萨克族居民居住地区和苏北地区等[4-5]。肿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潮汕地区是我国唯一的沿海食管癌高发区,与我国其他内陆型食管癌高发区相比,其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以及当地居民饮食生活习俗等均明显不同。1995–2004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食管癌的标化发病率为74.47/105[6-7]。在潮汕当地,食管鳞癌的发病率一直高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在此背景之下,毋庸置疑,建立潮汕沿海地区食管癌样本库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对揭示食管癌,尤其是食管鳞癌的病因,阐明这种特殊恶性肿瘤发病的分子机制,寻找其早期癌变特异性分子标志物,以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及监测治疗后患者病情发展转归、预警预后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林旋豪王少洪吴智勇蓝斌李帆肖坤胜许秀娥吴健谊傅俊惠傅俊惠章克毅姚晓冬范扬航郑海波郑春鹏李锐雄黄建豪张仕义陈捷鑫李卓毅朱天翔杨彦龙张泽淳杜泽森黄崇植许小超许小超赵麟李恩民
关键词:食管癌高发区肿瘤流行病学标化发病率食管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