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米晓燕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省档案局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档案
  • 3篇馆藏
  • 2篇档案馆馆藏
  • 2篇宣统
  • 2篇衙门
  • 2篇大臣
  • 1篇档案文献
  • 1篇档案行业
  • 1篇冬奥会
  • 1篇宣统元年
  • 1篇巡警
  • 1篇雅韵
  • 1篇艺术
  • 1篇艺术风格
  • 1篇元年
  • 1篇远方
  • 1篇诗人
  • 1篇诗意
  • 1篇司马相如
  • 1篇踏青

机构

  • 9篇四川省档案局

作者

  • 9篇米晓燕
  • 2篇刘金霞
  • 2篇张晓芳

传媒

  • 8篇四川档案
  • 1篇中国档案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清明,踏青去!
2017年
清明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祭祀祖先、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日子。但它不仅仅是一个沉甸甸的节日,因时值仲春与暮春之交,气温升高、
米晓燕
关键词:清明节踏青传统节日
我所理解的兰台精神
2015年
我是一个刚步入档案行业一年时间的兰台新人,所以现在我想以一个新人的角度结合自身的一些感悟来谈谈我所理解的兰台精神。说起档案,其实我并不陌生,在读研究牛期间,为撰写毕业论文曾在成都市档案馆连续枯坐过炳三个月,查阅了大量的民国档案。那发黄的纸张,那特殊的气味,还有那温馨的服务,都让我至今难忘。
米晓燕
关键词:兰台档案行业毕业论文民国档案
档案中的“小金莲”
2017年
小金莲,指中国古代缠足妇女的小脚。在当时社会,盈盈一握的三寸“小金莲”,是男人审美的主流,如果汉族女子没有一双这样的“小金莲”,就很难找到婆家。为此很多汉族女性从几岁开始就要受到缠足的摧残,终身行动不便。林语堂先生曾描述过女子缠足后的步态:
米晓燕
关键词:汉族女性宣统元年不缠足运动清太宗
五环荣光——四川与奥运
2022年
在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举办之际,让我们从档案文献和馆藏文物视角,进行一次别样的奥运之旅,重温奥运的起源与发展,回望中国奥运的曲折历程,助力四川的冬奥梦想,感受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新奥运精神。
米晓燕张飞杨书懿
关键词:馆藏文物档案文献奥运曲折历程
诗意四川:诗和远方的栖居地
2018年
诗歌悠悠,传唱千年。在四川这块秀美神奇的土地上,滋养了无数文人骚客,成就了千年不化的爱诗写诗传统,经过岁月的洗礼和积淀,诗歌已融入这块土地的血脉和基因,也让四川成为名副其实的诗人故里、诗歌之乡。在这里,诗歌没有渐行渐远;在这里,处处诗意盎然……群星璀璨的四川诗坛巴蜀之地,山雄水奇,人杰地灵,诗意优美的山水、源远流长的文脉,孕育出群星璀璨的四川诗坛,本土诗人星光熠熠,流寓诗人独领风骚。古代蜀学,以文史见长,名家辈出。西汉,蜀地就出现了享誉全国的辞赋家司马相如和扬雄。诗歌兴盛的唐宋,唐诗“双子星”中,李白是蜀人,杜甫也在蜀中草堂写下了传世名篇。
刘金霞米晓燕
关键词:诗意栖居本土诗人司马相如辞赋家
威远煤矿点燃抗战烈火
2022年
始建于1940年的威远煤矿位于四川省威远县东北部的黄荆沟,是抗战时期中福公司内迁四川合作组建的四大煤矿之一。它曾为“川盐济楚”提供了大量燃料,为抗战节约献金捐献了大量资金,还为抗战大后方工业发展提供了原动力。煤矿的成立四川省威远县东北部的黄荆沟煤炭资源储备丰富、煤质甚佳。前清时期就有人在此挖草皮炭,至宣统二年(1910年),开始有炭商在此凿井,后因排水问题无法解决于1914年停办。
米晓燕
关键词:抗战大后方排水问题煤炭资源黄荆
蜀风雅韵聊川剧被引量:1
2018年
一方水土一方人,巴山蜀水深厚的文脉培植孕育了历史悠久、风格典雅的川剧艺术.唐朝有“蜀戏冠天下”的俗语,现代川剧的始祖是清代的“川戏”.川剧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声腔优雅婉转,表演细腻精妙,绝活难险奇巧,在我国传统戏曲百花园中独树一帜.2006年,川剧被列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金霞米晓燕
关键词:川剧艺术雅韵艺术风格传统戏曲川戏
“巾帼达人”——川滇边务大臣衙门档案中的一抹时尚色彩
2023年
现代人对于古代官方档案的一贯印象都是严肃的、古板的、庄重的,一如正襟危坐的沧桑老人,可是没想到这几年的媒体热词“达人”,居然出现在四川省档案馆馆藏川滇边务大臣衙门档案的故纸堆中,让我们在一本正经的官方历史记录中看到了一抹时尚色彩。
张晓芳米晓燕
关键词:档案馆馆藏达人衙门
档册司事——清末川滇边务大臣衙门中的基层档案员
2022年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保存记忆、传承历史的档案工作,亦不例外。在无数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中,基层档案工作人员无疑是数量最大、工作最辛苦的群体。四川省档案馆馆藏清代川滇边务大臣衙门档案(以下简称“边务档案”)中,就有一批特殊的基层档案员,名叫档册司事。
张晓芳米晓燕张飞
关键词:基层档案档案馆馆藏传承历史衙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