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霞
- 作品数:40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省档案局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 以档补档以档证档--人事档案的补救措施探讨
- 人事档案记录着个人成长、工作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工作业绩等方面的信息,是一个人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轨迹,是人事管理部门全面了解和把握个人基本情况的可靠保障,也为组织、人事工作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客观真实、齐...
- 刘金霞
- 关键词:人事档案审核管理
- 文献传递
- 从“以档养档”到“取消利用档案收费”的思考
- 2014年
- 根据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取消和免征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精神,全国各级档案部门自2013年8月1日起取消利用档案收费。至此,执行了27年的有偿服务“以档养档”政策画上了句号。这项政策一出台,档案界众说纷纭、各持己见、褒贬不一。笔者认为,取消利用档案收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是档案部门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契机。从“以档养档”到“取消利用档案收费”,档案部门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脚步迈出了一大步。
- 刘金霞周亚
- 关键词:行政事业性收费档案部门档案事业发展有偿服务发展改革委群众路线
- 国际档案日:档案馆可以做些什么——黄存勋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
- 2016年
- 刘金霞:为庆祝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60周年,2007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从此,"国际档案日"作为世界档案界的一个盛大节日登上历史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2013年开始,将每年的6月9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自2013年起,
- 黄存勋刘金霞
- 关键词:国际档案理事会社会记忆馆藏特色复制件
- 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困境与出路——从档案利用工作的视角
- <正>开放是利用的前提条件,也是档案实现价值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建设'五位一体'公共档案馆的理念已深人人心,档案的开放已经成为衡量公共档案馆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特别是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
- 刘金霞
- 关键词:档案开放鉴定《档案法》档案利用工作档案馆工作
- 文献传递
- 锦绣四川:传承千年的丝线交织艺术被引量:3
- 2018年
- 蜀锦和蜀绣是丝绸王国里两朵古老、绚丽的奇葩,在绵延数千年的锦绣史中,书写了传奇……
历史悠久的"蚕丛之国"
四川古称"蜀""蜀国"和"蚕丛之国",这里水土丰美,气候宜人,温湿度适宜栽桑养蚕,丝绸业起源早,是我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蜀锦兴于春秋战国,盛于汉唐,繁于明清。战国时期,成都夷里桥南岸设"锦官城",置"锦官"管理织锦刺绣。
- 刘金霞任梓熙
- 关键词:艺术丝线传承栽桑养蚕丝绸文化春秋战国
-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编写“四川省档案干部教育培训读本”的心路历程被引量:1
- 2017年
- 办公桌上,整整齐齐、端端正正地摆放着一套"四川省档案干部教育培训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纸张还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这套书,于我是至宝,也是珍藏,因为,我是"读本"的编者之一。摩挲着纸张,心中无比自豪和骄傲,不禁让我回想起了那段编写"读本"的日子。路是这样短,又是这样长。从"读本"纳入编写计划到今日问世,历经两年多,这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我想用几个关键词来表达,那就是:挑战、艰辛、严谨、团结和收获。
- 刘金霞
- 关键词:心路历程读本档案奇崛
- 四川省档案馆利用馆藏为利用者解忧
- 2010年
- 千里查档案 悠悠思亲情
2010年4月17日,台北卢淑媛女士离开四川省档案馆前,给档案馆留下一面锦旗和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信中写道:“深深地感激您们亲切、热情的接待以及不厌其烦、任劳任怨的极其认真负责的帮助。
- 刘金霞龚崇华
- 关键词:档案馆利用利用者馆藏感谢信
- 架起“一站式”档案服务的桥梁
- 2014年
- 2006年硕士毕业后,我来到四川省档案馆工作,做的是查档接待。第一次走进四川省档案馆查阅大厅,一股淡淡的书卷气扑鼻而来,查档目录在柜架内整齐排列,阅读器、电脑摆放在桌面上,盆盆绿色植物环绕大厅。好一个宽敞、静谧、舒适、便捷的查档环境!四川省档案馆馆藏资源丰富,珍藏着130余万卷档案史料,
- 刘金霞
- 关键词:档案服务桥梁档案馆工作绿色植物档案史料
- 全省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发挥与拓展的调研报告(摘要)被引量:1
- 2018年
-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下简称“档案馆爱教基地”)建设,更好地发挥和拓展档案馆爱教基地功能,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我们通过座谈交流、实地查看、问卷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等多种形式,对成都、绵阳、乐山、雅安、眉山等地档案馆爱教基地功能发挥与拓展进行了专题调研。
- 刘金霞
-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问卷调查爱教
- 诗意四川:诗和远方的栖居地
- 2018年
- 诗歌悠悠,传唱千年。在四川这块秀美神奇的土地上,滋养了无数文人骚客,成就了千年不化的爱诗写诗传统,经过岁月的洗礼和积淀,诗歌已融入这块土地的血脉和基因,也让四川成为名副其实的诗人故里、诗歌之乡。在这里,诗歌没有渐行渐远;在这里,处处诗意盎然……群星璀璨的四川诗坛巴蜀之地,山雄水奇,人杰地灵,诗意优美的山水、源远流长的文脉,孕育出群星璀璨的四川诗坛,本土诗人星光熠熠,流寓诗人独领风骚。古代蜀学,以文史见长,名家辈出。西汉,蜀地就出现了享誉全国的辞赋家司马相如和扬雄。诗歌兴盛的唐宋,唐诗“双子星”中,李白是蜀人,杜甫也在蜀中草堂写下了传世名篇。
- 刘金霞米晓燕
- 关键词:诗意栖居本土诗人司马相如辞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