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
- 作品数:15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西门子MR Space3D成像测量正视及近视眼球的形态
- 目的 了解磁共振西门子Space3D成像测量的近视眼求形态学的特点为眼科的临床工作,特别是对眼科手术提供参考图像。方法 研究对象为50例(100只眼),包括正视眼10例(20只眼)、低度近视10例(20只眼)、高度近视3...
- 张中窦社伟
- FOLFOX和XELOX治疗方案对转移性肠癌骨骼肌放射密度影响的研究对比
- 2018年
- 目的比较FOLFOX和XELOX方案治疗前后转移性肠癌患者骨骼肌放射密度,以评价两种方案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搜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135例晚期转移性肠癌患者,其中75例接受了FOLFOX化疗方案,称为FOLFOX组,60例接受了XELOX化疗方案,称为XELOX组,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的骨骼肌放射密度,并利用SPSS 17.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性别=0. 931,P性别=0. 335; t年龄=1. 586,P年龄=0. 115)。两组治疗前后骨骼肌放射密度(SMD)比较,化疗前XELOX组平均SMD(42. 90±15. 60) HU,FOLFOX组平均SMD(46. 79±14,61) HU,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490,P=0. 139);化疗后XELOX组平均SMD(40. 93±14. 92) HU,FOLFOX组平均SMD(40. 75±11. 67) HU,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079,P=0. 937)。XELOX组化疗前、后SMD差值(2. 01±5. 21) HU,FOLFOX组化疗前、后SMD差值(6. 03±9. 51) HU,两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171,P=0. 002)。结论 XELOX方案治疗前后患者的骨骼肌放射密度减少值低于FOLFOX方案,即XELOX方案对化疗患者骨骼肌质量影响小,该方案患者营养状况优于FOLFOX方案。
- 樊素锋张中郭濴王文慧
- 关键词:FOLFOXXELOX
- 2D MRCP与3D 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的质量控制
- 目的:探讨2D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Thick slab 2DSSPSE)与3D快速自旋回波容积扫描(3D FSE)两种MRCP扫描技术对胰胆管成像的质量控制。方法:对40例疑有胰胆疾病的患者(20例可闭气且均匀呼吸,2...
- 张中窦社伟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胰胆管表面线圈
- CT低剂量扫描联合SAFIRE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效能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CT低剂量扫描联合SAFIRE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CT低剂量扫描检查的66例门诊初诊疑似LDH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低剂量组,选择同期接受CT常规剂量扫描检查的66例门诊初诊疑似LDH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常规剂量组,所有患者均接受SAFIRE检查,比较不同CT剂量扫描联合SAFIRE技术的图像质量,将临床诊断结果作为对照,分析比较不同剂量CT扫描联合SAFIRE技术诊断LDH的价值。结果CT低剂量扫描、常规剂量扫描联合SAFIRE技术下图像中的椎间盘和黄韧带噪声、SNR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T低剂量扫描联合SAFIRE技术诊断LDH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80,CT常规剂量扫描联合SAFIRE技术诊断LDH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38,二者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均较好。结论CT低剂量扫描联合SAFIRE技术在LDH检查中的影像质量不亚于常规剂量,且相较于常规剂量扫描低剂量并不会影响诊断效果,与临床诊断结果也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样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
- 马千里张中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CT扫描低剂量影像质量
- 肺动脉、左心房、肺静脉与主动脉联合CTA造影检查技术探讨
- 刘红明郭濴乔阿明张中万冬勤
- DSA检查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疗中的应用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DSA检查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疗中对确定AD破裂口位置、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病变累计范围及支架型号的选择等问题是否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为"外科手术+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EVAR)"提供技术保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3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住院的150名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本组150例主动脉夹层病例DSA诊断率为100%,手术成功率98%,术中死亡率为0,术后死亡2例(占1.3%,低于3%的国际水平);术中3例(2%)导管进入假腔、147(98%)例在真腔内;术后86例(占55%)有内漏现象、12例(占8%)肺功能不全、7例(占4.7%)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占0.6%)截瘫、1例(占0.6%)支架移位、4例(占2.7%)迟发造影剂过敏。结论 DSA检查技术能为顺利实施"外科手术+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 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提供影像学保障。
- 陈顺强郭濴史大鹏张中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
- 胸腺鳞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
- 2015年
- 胸腺癌是少见肿瘤,在所有的纵隔肿瘤中约占2.7%。胸腺鳞癌更为少见,笔者搜集4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鉴别能力。
- 张中阚晓婧龚智泉葛英辉张继良
- 关键词:CT
- 高低浓度对比剂在64排VCT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 郭濴刘红明乔阿明张中万冬勤
- 胃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DECT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胃癌(GC)伴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DECT)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GC患者,所有患者均行DECT影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ECT诊断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比较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的一般参数与DECT定量参数,评估DECT在GC伴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以病理结果为标准,DECT对GC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7.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厚度、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λHU)、静脉期nIC及静脉期λHU均为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病灶厚度、动脉期nIC、静脉期nIC、动脉期λHU及静脉期λHU对判断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8、0.731、0.810、0.737、0.730。结论:DECT中病灶厚度、动静脉期的nIC、λHU参数对预测GC患者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陈嘉琦娄江华肖伟张益杰张中张昊宇
- 关键词: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
- 新发右束支阻滞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
- 2017年
- 目的探讨新发右束支阻滞(RBBB)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MI)中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院内预后价值。方法收集863例前壁及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别将其分为RBBB组及无RBBB组;比较两组间的基线资料,临床特征及院内预后。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下壁A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RBBB在下壁AMI中发生率为11.7%,与其在前壁AMI中的发生率(13.3%)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下壁AMI中RBBB组与非RBBB组相比,RBBB组患者年龄较大、CK-MB峰值较高、肺淤血发生率、院内死亡率及MACE发生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新发持续RBBB为下壁A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RR=5.79(95%CI:1.15-29.13),P<0.05]。结论新发RBBB在下壁AMI患者中发生率与前壁AMI并无明显差异,新发持续的RBBB的意义与前壁AMI患者一样,预示院内预后较差。
- 李晓栋张中李静超余海佳陈顺强
- 关键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