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福敏

作品数:16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挥发性
  • 6篇挥发性风味
  • 6篇风味
  • 4篇挥发性风味物...
  • 4篇风味物质
  • 3篇有机酸
  • 3篇活度
  • 2篇淀粉多糖
  • 2篇多糖
  • 2篇色谱
  • 2篇气味
  • 2篇气相色谱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相色谱
  • 2篇流变特性
  • 2篇非淀粉多糖
  • 2篇阿拉伯木聚糖
  • 1篇单增李斯特菌
  • 1篇蛋白

机构

  • 16篇长春大学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16篇马福敏
  • 11篇李晓磊
  • 10篇李丹
  • 1篇刘博
  • 1篇刘玉玲

传媒

  • 4篇中国调味品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粮食与油脂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现代食品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乳酸菌发酵豆乳风味的差异分析
2025年
该研究使用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BC)、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royale,LRL)、鼠李糖乳酪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S)和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LP)发酵豆乳,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电子鼻、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色差仪等技术分析不同乳酸菌发酵豆乳理化性质、挥发性风味物质及颜色参数,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四株乳酸菌均能显著降低豆乳中总糖含量,同时显著提升总酸及有机酸含量,其中LP组产酸能力和发酵能力最优。采用GC-MS共检出3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LP组最多(24种),其中1-辛烯-3-醇、壬醛、1-壬醇等物质是酸豆乳共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模型对各组样品区分效果良好,基于变量重要性投影(VIP>1)共筛选出14种差异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6-甲基-5-庚烯基-2-醇、正辛醇、2-正戊基呋喃等是区分不同酸豆乳的关键物质。电子鼻分析进一步验证酸豆乳对氮氧化合物和甲基类化合物传感器响应值较高;感官评价结果显示,LP组在口感、风味及总体接受度方面得分最高。综上所述,菌株LP发酵豆乳效果最佳。
王琪武雪段翠翠马福敏李丹李晓磊
关键词:乳酸菌发酵豆乳有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
4种非淀粉多糖对莜麦面团和面条理化性质的影响
2025年
以莜麦粉和小麦粉(质量比4∶1)的混合粉为原料,分别添加黄原胶、魔芋胶、刺槐豆胶和香豆胶制备莜麦面团和面条,并对面团和面条的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非淀粉多糖后,面团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明显升高,断条率降低,弱化度和粉质指数显著降低(P<0.05)。其中香豆胶组表现最优,面条硬度最低,黏聚性和咀嚼性最小,断条率最低,感官评分最高。总体表明添加非淀粉多糖能有效降低莜麦面条的断条率并改善其质构特性,其中香豆胶对品质提升效果最明显。
高旭升孟宇行李晓磊段翠翠马福敏李丹
关键词:非淀粉多糖流变特性质构特性
3个品牌毛豆腐风味成分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毛豆腐的风味决定了消费者的喜好程度。以3个品牌的毛豆腐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它们的非挥发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共检测出7种有机酸,其中琥珀酸含量最高,其次是乳酸,含量范围分别为1.77~7.47 mg/mL,2.46~3.20 mg/mL;共检测出21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分别为谷氨酰胺、苏氨酸和精氨酸,在品牌A、B、C中含量分别为2566.55,1282.69,1465.81 mg/g;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共检测出6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品牌A、B、C中分别检测出41,38,33种;电子鼻分析显示,毛豆腐在气味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硫化物、芳香成分和氮氧化合物方面,能整体显著区分挥发性成分。OAV≥1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15种。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表明,9种VIP>1的挥发性成分为主要差异性成分。结论:3个品牌毛豆腐风味物质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王凤杰吕伟黄一承段翠翠马福敏李晓磊李丹
关键词:毛豆腐游离氨基酸挥发性风味
复合破壁方法对蜂花粉破壁率及其主要功能性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以茶花粉为原料,采用超声-温差、超声-酵母发酵、温差-酵母发酵、超声-温差-酵母发酵法4种复合破壁方法对茶花粉进行破壁,通过显微镜观察计算破壁率,结合化学法测定破壁前后花粉中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确定最佳破壁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超声-酵母发酵复合法对茶花粉破壁率最高,且破壁后茶花粉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最高;采用最佳破壁方法对4种花粉进行处理,测定处理前后花粉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显示超声-酵母发酵法破壁处理对松花粉和梨花粉影响较大。
马福敏刘玉玲
关键词:破壁率总黄酮总多糖
大豆低聚肽对小麦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为改善小麦粉的品质,提升小麦食品的蛋白质含量,将具有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的大豆低聚肽添加到小麦淀粉中,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流变学特性、热力学特性和结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低聚肽的添加(0%~40%)使复合物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和终值黏度降低,糊化温度显著升高(P<0.05)。复合物表现为弱凝胶性质,具有假塑性剪切稀化行为。与对照组相比,大豆低聚肽添加量为40%时,复合物的峰值黏度最小,糊化温度最大,分别为396 cp和77.5℃,焓变下降了79.6%,Zeta-电位的绝对值下降了89.6%,粒径增加至924.1 nm。大豆低聚肽增加了复合物氨基酸含量和热稳定性,降低了复合物的凝胶特性,为功能性谷物食品的开发和加工提供了参考。
孟宇行高旭升段翠翠马福敏李丹李晓磊
关键词:大豆低聚肽小麦淀粉糊化特性流变特性结构特性
功能性植物多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2
2022年
功能性植物多糖是植物细胞代谢产生,由10个以上,或几百甚至几千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的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功能性植物多糖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免疫调节、抗肿瘤及调节肠道微生态等多种生物活性,还具有来源广泛、安全无毒、活性高、环境亲和力高等优点,在食品及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植物多糖的结构解析、提取方法,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及降血脂等生物活性及其作为功能因子的应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学者的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刘思扬陆雅琦海日汉安迪马福敏
关键词:植物多糖生物活性
非淀粉多糖提高高分支麦芽糊精黏弹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非淀粉多糖对酶法制备高分支麦芽糊精黏弹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α-葡萄糖基转移酶(α-glucanotransferase,α-GT)和马铃薯淀粉制备高分支麦芽糊精,并对其分子量、分支度和消化性进行测定。采用动态流变仪分别测试黄原胶、桃胶、香豆胶、刺槐豆胶和魔芋胶5种非淀粉多糖对高分支麦芽糊精的增稠效果。选取增稠效果适中、稳定性高的香豆胶按不同质量比与高分支麦芽糊精混合,进行振荡流变测试。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混合体系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所得高分支麦芽糊精重均分子量为2.78×106 g/mol,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5的超短链含量为52.09%,消化率显著降低。测得的剪切流变曲线均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决定系数R2>0.99),增稠效果魔芋胶>刺槐豆胶>香豆胶>黄原胶>桃胶,体系稳定性香豆胶>桃胶>刺槐豆胶>魔芋胶>黄原胶。振荡流变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香豆胶含量的增加,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角正切tanδ均逐渐减小,混合体系由黏性液体逐渐偏向于弹性固体。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随着香豆胶在体系中的含量增加,指纹区峰值强度下降。结论α-GT改性马铃薯淀粉,可以制备出一种分支度高、分子量低且具有缓慢消化特性的高分支糊精。5种非淀粉多糖均可增加高分支麦芽糊精的黏弹特性,且当高分支糊精与香豆胶的质量比例为5:1时,黏度最大,弹性最小,混合体系具有更好的协同增稠效果。
慕思雨高旭升孟宇行段翠翠马福敏李晓磊李丹
关键词:非淀粉多糖流变学
茶花粉胶原保健型酸奶配方及制备工艺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花粉和乳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胶原蛋白,经发酵制成酸奶,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筛选出花粉胶原保健型酸奶的最佳配方和制作工艺。结果表明,花粉胶原保健型酸奶的最佳配方为花粉添加量0.25%,胶原蛋白添加量2.5%,白砂糖添加量9%,菌粉0.3%;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9 h,冷藏时间17 h,在此条件下发酵制得的酸奶感官评分为93.4分。
马福敏申如冰
关键词:胶原蛋白酸奶
复合酶法提取鲜玉米皮阿拉伯木聚糖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玉米皮作为清洁易得的农产品下脚料,是开发食品组分的丰富资源,其中富含功能性非淀粉多糖--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s,AXs)。以鲜玉米麸皮为主要原料,采用复合酶法提取其中的阿拉伯木聚糖。以提取率和提取物中AXs含量为指标,研究复合酶中的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比例和复合酶的添加量对得率和提取物中AX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聚糖酶与纤维素酶添加量之比为10∶1(酶活比),复合酶的添加量为900 U/g时提取率和提取物中AXs含量最高。
马福敏顾佳
关键词: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提取率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和电子鼻分析橘子醋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2025年
橘子醋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果醋,然而人们对其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和组成的了解非常有限。文章使用理化测定、仪器分析和数据统计对3种品牌的橘子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品牌B的颜色最浅,亮度值L*值为71.95;品牌A的总酸含量最高,为3.15 mg/mL;品牌C的总糖含量最高,为129.33 mg/mL。电子鼻传感器对橘子醋中硫化物的响应值最强,对芳香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响应值较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共检测出46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醛类12种、醇类7种、酯类10种、酮类8种和其他类9种;其中ROAV≥1的挥发性化合物共有40种,结合指纹图谱,确定柠檬醛、羟基丙酮、2-乙酰吡咯、正丁醛(M)是橘子醋的标志性关键风味化合物,分别赋予橘子醋柑橘香、甜味、甘草香味和坚果味。PCA和OPLS-DA能够明显区分3种品牌的橘子醋,筛选出7种VIP值>1的差异挥发性化合物。该研究对进一步改进橘子醋的生产工艺、提升其品质具有实际意义。
邵月萍郭琳琳张馨月段翠翠马福敏李丹李晓磊
关键词:挥发性化合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