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磊

作品数:75 被引量:414H指数:10
供职机构:长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6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9篇挥发性
  • 16篇风味
  • 15篇色谱
  • 14篇挥发性风味
  • 13篇相色谱
  • 11篇挥发性风味物...
  • 11篇活性
  • 11篇风味物质
  • 10篇抗氧化
  • 9篇有机酸
  • 9篇抗氧化活性
  • 8篇淀粉
  • 8篇异黄酮
  • 8篇气相色谱
  • 8篇黄酮
  • 7篇小麦
  • 7篇固相微萃取
  • 6篇质谱联用
  • 6篇食品
  • 6篇主成分

机构

  • 72篇长春大学
  • 7篇吉林农业大学
  • 7篇国家大豆深加...
  • 3篇吉林大学
  • 3篇江南大学
  • 2篇吉林建筑大学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塔里木大学

作者

  • 75篇李晓磊
  • 67篇李丹
  • 11篇马福敏
  • 7篇高长城
  • 7篇李荣和
  • 4篇赵珺
  • 4篇陈星
  • 4篇谭克
  • 3篇李煜馨
  • 3篇丁霄霖
  • 3篇雷海容
  • 3篇刘博
  • 3篇王玉娟
  • 3篇李鹏
  • 2篇殷涌光
  • 2篇邹险峰
  • 2篇梁洪祥
  • 2篇刘辉
  • 2篇周书华
  • 2篇胡才龙

传媒

  • 1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0篇中国调味品
  • 9篇食品工业科技
  • 7篇长春大学学报
  • 6篇食品科技
  • 6篇食品安全质量...
  • 4篇农业与技术
  • 3篇中国酿造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粮食与油脂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粮油加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食品界
  • 1篇现代食品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7篇2023
  • 11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酶法制备直链麦芽寡糖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获得单一聚合度的麦芽寡糖,以环糊精为原料,利用环葡聚糖水解酶的单点水解开环反应活性,在95℃、pH5.5、30min的条件下,生产出高纯度的直链麦芽寡糖;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以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和环葡聚糖水解酶先后降解淀粉,生产直链麦芽寡糖的新方法。
李晓磊李丹殷涌光
关键词:食品加工技术淀粉环糊精
黑曲霉纤维素酶对蓝靛果酵素中挥发性化合物和有机酸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为开发不同风味的蓝靛果酵素,对黑曲霉纤维素酶在蓝靛果酵素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在蓝靛果中接种0.5%的乳酸片球菌,添加或不添加黑曲霉纤维素酶进行发酵并用气质联用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黑曲霉纤维素酶后蓝靛果酵素(fermented blue honeysuckle berry cellulase,FBHB-C)的挥发性化合物共有44种,不添加黑曲霉纤维素酶的蓝靛果酵素(fermented blue honeysuckle berry,FBHB)有42种,两个样品的醇类化合物含量分别占各总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的75.95%和24.77%、酯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的4.38%和53.00%、酮类化合物占3.17%和11.38%、醛类化合物占14.06%和6.33%、其他化合物占2.44%和4.51%,FBHB-C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为顺式-4-己烯-1-醇、正己醇、1-辛醇、苯甲醛、仲辛酮、苯甲酸乙酯。在两种蓝靛果酵素中检出有机酸7种,柠檬酸含量最多,FBHB-C中草酸、酒石酸、苹果酸、富马酸、马来酸的含量比FBHB中相应有机酸分别提高130.38%、88.03%、196.55%、1509.52%、156.27%,其中草酸、酒石酸、柠檬酸呈香贡献最大。
于思文王玉超黄一承李晓磊李丹
关键词:有机酸香气化合物主成分分析
芭蕉芋淀粉热力学特性和体外消化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研究芭蕉芋淀粉的加工与营养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Brabender糊化仪(BV)和Brookfield R/S Plus流变仪测定了芭蕉芋淀粉的热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普鲁兰酶水解,进一步研究了酶解淀粉的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5 g芭蕉芋淀粉溶于100 m L蒸馏水得到淀粉乳,其糊化温度是65℃~67℃,黏度急剧升高时的温度为75℃,峰值黏度为429.3 BU。经100 U/g普鲁兰酶水解后的淀粉,快速消化淀粉的含量由88.2%减少到59.0%,缓慢消化淀粉的含量由8.5%增加到16.9%;酶解淀粉直链淀粉的含量由12.8%增加到18.1%、支链淀粉含量由86.8%下降到79.9%,可能是其具有较低的消化率的部分原因。
付婧超李晓磊王玉娟李丹
关键词:芭蕉芋淀粉糊化温度体外消化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测定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的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建立离子色谱法检测蜜蜂中糖分的分析方法。用CarboPacTMPAl0(4mm×250mm)阴离子交换分离柱和脉冲安培检测器,对淋洗分离条件进行优化。选择18mmol/LNaOH为淋洗液,淋洗液流速1.0mL/min,总时间20min。该方法能较好地分离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天然蜂蜜中蔗糖含量非常少,利用此方法可以鉴别天然蜂蜜的真伪。
胡才龙李丹李晓磊
关键词: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蜂蜜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梨中单双糖含量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定量测定梨果实中单双糖含量,本文以黄金梨、黄冠梨和雪花梨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对梨样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进行了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条件:ZORBAX Carbohydrate(4.6 mm×150 mm 5μm)色谱柱,30℃柱温,流动相乙腈水(80:20v/v)溶液,流速1.0mL/min;蒸发光散射器条件:氮气流速1.8L/min,漂移管温度100℃。结果表明:在15min内,测得黄金梨、黄冠梨和雪花梨果实中总糖含量分别为:15.12%、15.05%和13.78%;其中,黄冠梨、雪花梨果糖含量最高,分别占梨果实的6.52%、6.82%;其次为葡萄糖,分别占梨果实的5.08%、4.16%;蔗糖含量最少,分别占梨果实的3.44%、2.80%。而在黄金梨中葡萄糖含量最多,占梨果实的6.67%;果糖次之,占梨果实的6.32%;蔗糖含量最少,占梨果实的2.13%。
王勇戴丽媛费腾赵亚坤李晓磊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果糖葡萄糖蔗糖
玉米和大豆短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与还原力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为了比较高纯度大豆短肽和玉米短肽的体外生物活性,本研究在分析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分布等理化性质的基础上,测定了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结果表明:玉米短肽和大豆短肽的蛋白质含量高达90%以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411.33和423.57左右,含量最多的必须氨基酸亮氨酸在10%以上;玉米短肽和大豆短肽使0.2mmol/L的DPPH·减少50%时的浓度SC50分别是29.48mg/mL和52.59mg/mL,小于抗坏血酸的1/2500;在2.73-27.3mg/mL浓度范围内,玉米短肽的还原能力略高于大豆短肽。结论:玉米短肽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大豆短肽。
李丹李晓磊李荣和
关键词:大豆玉米短肽抗氧化活性
不同乳酸菌发酵豆乳风味的差异分析
2025年
该研究使用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BC)、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royale,LRL)、鼠李糖乳酪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S)和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LP)发酵豆乳,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电子鼻、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色差仪等技术分析不同乳酸菌发酵豆乳理化性质、挥发性风味物质及颜色参数,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四株乳酸菌均能显著降低豆乳中总糖含量,同时显著提升总酸及有机酸含量,其中LP组产酸能力和发酵能力最优。采用GC-MS共检出3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LP组最多(24种),其中1-辛烯-3-醇、壬醛、1-壬醇等物质是酸豆乳共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模型对各组样品区分效果良好,基于变量重要性投影(VIP>1)共筛选出14种差异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6-甲基-5-庚烯基-2-醇、正辛醇、2-正戊基呋喃等是区分不同酸豆乳的关键物质。电子鼻分析进一步验证酸豆乳对氮氧化合物和甲基类化合物传感器响应值较高;感官评价结果显示,LP组在口感、风味及总体接受度方面得分最高。综上所述,菌株LP发酵豆乳效果最佳。
王琪武雪段翠翠马福敏李丹李晓磊
关键词:乳酸菌发酵豆乳有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辅酶Q10被引量:1
2011年
本实验应用色谱技术,建立了辅酶Q10的检测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无水乙醇-甲醇(1:1)为流动相;柱温35℃,检测波长275nm。结果表明:辅酶Q10的含量为6mg/g。
党伟李丹李晓磊
关键词:辅酶Q10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苦荞小麦混和粉面团的粉质和拉伸特性被引量:1
2007年
用粉质仪和拉伸仪测定了苦荞小麦混和粉面团的流变学性质。结果表明:含有天然苦荞混和粉(30∶70)的面团,稳定时间下降4.1min,最大拉伸阻力增加239BU,延伸性下降20mm;含有处理苦荞小麦混和粉(30∶70)的面团,稳定时间增加0.9min,最大拉伸阻力和延伸性分别下降190.5BU和30.1mm;0.01%的转谷氨酰胺酶、葡萄糖氧化酶或脂肪酶均能提高混和粉的最大拉伸阻力,降低其延伸性;0.002%戊聚糖淀粉酶减少面团的最大抗拉伸阻力,增加面团的延伸性;葡萄糖氧化酶与戊聚糖酶淀粉酶合用,处理苦荞小麦(30:70)混和粉面团的最大抗拉伸阻力增加148.5BU,延伸性不降低。
李丹李晓磊丁霄霖
关键词:苦荞小麦面团粉质特性
纤维素酶对黑大豆和葛根异黄酮糖苷不同组分的水解活性被引量:2
2008年
异黄酮主要以糖苷的分子形式存在于黑大豆和葛根中,但是其具有生物活性的部分主要是苷元。为了建立一种体外生物转化异黄酮糖苷为异黄酮苷元的新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黑大豆和葛根异黄酮,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纤维素酶水解前后两粗提物的异黄酮组成。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对于不同种类的异黄酮糖苷具有不同的水解专一性、基团专一性和键专一性,能完全水解大豆苷和染料木苷为大豆素和染料木素,而不能水解丙二酰基染料木苷、丙二酰基大豆苷和葛根素。
李丹李晓磊谭克
关键词:异黄酮黑大豆纤维素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