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冬 作品数:8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泰州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改良Karydakis皮瓣转移术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与传统一期中线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近期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改良Karydakis皮瓣转移术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与传统一期中线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8—2022-08泰州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54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改良Karydakis皮瓣转移术联合VSD治疗27例(观察组),行传统一期中线缝合术27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效果。结果2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检查均提示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伴肉芽组织形成,符合藏毛窦改变。其中5例送检组织内见有毛发。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6个月随访,其间观察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复发1例,经再次手术后痊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Karydakis皮瓣转移术联合VSD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疗效确切,可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韩宁 王小冬 周海华 潘琳琳 于晨 孙司正关键词:藏毛窦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MSCTA在保留LCA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行保留LCA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130例,根据术前是否利用MSCTA技术进行IMA成像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评价MSCTA技术在保留LCA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LCA保留成功率观察组83.3%,对照组14.3%;平均手术时间观察组为109.2±13.24 min,对照组为141.5±17.56 min;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为10.5±8.67 ml,对照组为24.3±15.21 ml;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平均为33.8±9.95 h,对照组平均为41.0±17.14 h;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平均为9.3±1.42 d,对照组平均为13.2±4.38 d;观察组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7%,对照组为5.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6.5±3.79枚,对照组为17.1±4.86枚;观察组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6.7%(4/60),对照组为8.6%(6/70);观察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16.7%(10/60),对照组为21.4%(15/70);术后随访25个月(6~42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肿瘤转移发生率为1.7%(1/60),对照组为2.9%(2/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前应用MSCTA技术进行IMA三维成像,便于术前准确评估IMA的分型及解剖定位,减少术中LCA损伤及出血,提高LCA保留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且降低了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周海华 李迎春 王小冬 韩宁 潘琳琳 于晨关键词:直肠癌 肠系膜下动脉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分析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以期为改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泰州人民医院进行Lap-ISR手术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127例,术后对病人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用Wexner评分评估病人术后肛门功能,根据肛门失禁评分(Wexner)分为肛门功能良好组(106例)与肛门功能不良组(21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并分析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Nomogram列线图模型预测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发生风险,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用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模型对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发生率为16.54%(21/127)。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临床分期、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方式、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功能不良组肿瘤直径≥5 cm占比、新辅助化疗占比、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 cm、吻合口漏占比均高于肛门功能良好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OR=5.124)、新辅助化疗(OR=5.761)、吻合口漏(OR=6.881)是病人术后肛门功能的危险因素(P<0.05)。肿瘤直径≥5 cm病人Wexner评分高于肿瘤直径<5 cm病人,合并新辅助化疗Wexner评分高于无新辅助化疗病人,合并吻合口漏Wexner评分高于无吻合口漏病人(P<0.05)。Bootstrap法内部验证显示,C-index指数为0.785(95%CI:0.692~0.851)。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灵敏度为85.70%、特异性为88.70%,AUC为0.895(95%CI:0.795~0.984)。结论肿瘤直径、新辅助化疗、吻合口漏是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 韩宁 王小冬 李迎春 周海华 潘琳琳 于晨关键词:肛门功能 影响因素 列线图 浅谈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肛瘘切除术治疗经括约肌间肛瘘临床疗效对比 2019年 比较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the in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 ,LIFT)与传统肛瘘切除术对经括约肌间肛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肛肠外科治疗的经括约肌间肛瘘100例,按手术方式随机分为LIFT术的治疗组及传统肛瘘切除术的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节点的疼痛指数、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一次性治愈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一次性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术后早期疼痛指数、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失禁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LIFT手术治疗经括约肌间肛瘘疗效确切,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肛门功能,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愈合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经括约肌间肛瘘的有效方法。 王小冬 周海华 李迎春 韩宁 潘琳琳关键词:疗效 肛门功能 直肠癌伴胰腺转移一例 2017年 患者男,46岁,因大便带血4个月入院。查体:左锁骨上未及肿大淋巴结。(肛门指检)直肠距肛缘3cm可及肿块占肠管一圈,肿块表面不规则,质硬,活动差。肿瘤标志物:CEA6.53ng/ml、CA1258.46IU/ml、CA19-98.53IU/ml。腹部及盆腔CT:胰腺体尾部异常信号灶,直肠下段癌伴直肠周围多发淋巴结肿大(图1,2)。结肠镜:直肠腺癌。临床诊断:直肠癌,胰腺体尾部占位。剖腹探查见腹盆腔无腹水及种植结节,肝脾未及占位,胃十二指肠小肠无异常,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不肿大,经腹腔不能触及直肠肿瘤;胰腺体尾部可及一肿块。 陈曦 李立军 王小冬 李迎春关键词:胰腺体尾部 直肠癌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肿大淋巴结 直肠下段癌 激光痔疮消融术联合围扎悬吊法治疗Ⅱ~Ⅳ期内痔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观察激光痔疮消融术(LHP)联合围扎悬吊法治疗Ⅱ~Ⅳ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Ⅱ~Ⅳ期内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LHP联合围扎悬吊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内痔结扎术治疗。结果2组总体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患者愈合时间、疼痛、术后并发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LHP联合围扎悬吊法治疗Ⅱ~Ⅳ期内痔疗效确切,可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韩宁 周海华 王小冬 李迎春关键词:内痔 PEG纳米载药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EG纳米载药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PEG纳米载药胶束是由甲氧基聚乙二醇胺、2‑甲酰基苯硼酸、管花苷A三种成分在PBS缓冲溶液中自组装制备而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甲... 袁寅 曹雯 倪清涛 王小冬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中行保留盆腔植物神经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成为国际公认直肠癌根治术的金标准,但术后并发症如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国内外学者在TME基础上开展保留盆腔植物神经(PANP)的直肠癌根治术,可最大限度保留患者排尿功能及性功能,没有明显增加局部复发率及降低5年生存率[1,2]。 李迎春 王小冬关键词:盆腔植物神经 直肠癌根治术 射精功能障碍 生殖系统功能 肠系膜下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