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春 作品数:7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泰州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MSCTA在保留LCA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行保留LCA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130例,根据术前是否利用MSCTA技术进行IMA成像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评价MSCTA技术在保留LCA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LCA保留成功率观察组83.3%,对照组14.3%;平均手术时间观察组为109.2±13.24 min,对照组为141.5±17.56 min;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为10.5±8.67 ml,对照组为24.3±15.21 ml;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平均为33.8±9.95 h,对照组平均为41.0±17.14 h;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平均为9.3±1.42 d,对照组平均为13.2±4.38 d;观察组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7%,对照组为5.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6.5±3.79枚,对照组为17.1±4.86枚;观察组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6.7%(4/60),对照组为8.6%(6/70);观察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16.7%(10/60),对照组为21.4%(15/70);术后随访25个月(6~42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肿瘤转移发生率为1.7%(1/60),对照组为2.9%(2/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前应用MSCTA技术进行IMA三维成像,便于术前准确评估IMA的分型及解剖定位,减少术中LCA损伤及出血,提高LCA保留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且降低了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周海华 李迎春 王小冬 韩宁 潘琳琳 于晨关键词:直肠癌 肠系膜下动脉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的体会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疝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行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嵌顿31例,股疝嵌顿8例;腹股沟斜疝中7例行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24例行疝环充填式疝无张力修补术;股疝均行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结果39例均获随访3~60个月,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伤口感染,术后无复发。结论疝无张力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的患者。 王林俊 姜建国 李迎春关键词:外科手术 腹股沟 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分析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以期为改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泰州人民医院进行Lap-ISR手术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127例,术后对病人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用Wexner评分评估病人术后肛门功能,根据肛门失禁评分(Wexner)分为肛门功能良好组(106例)与肛门功能不良组(21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并分析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Nomogram列线图模型预测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发生风险,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用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模型对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发生率为16.54%(21/127)。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临床分期、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方式、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功能不良组肿瘤直径≥5 cm占比、新辅助化疗占比、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 cm、吻合口漏占比均高于肛门功能良好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OR=5.124)、新辅助化疗(OR=5.761)、吻合口漏(OR=6.881)是病人术后肛门功能的危险因素(P<0.05)。肿瘤直径≥5 cm病人Wexner评分高于肿瘤直径<5 cm病人,合并新辅助化疗Wexner评分高于无新辅助化疗病人,合并吻合口漏Wexner评分高于无吻合口漏病人(P<0.05)。Bootstrap法内部验证显示,C-index指数为0.785(95%CI:0.692~0.851)。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灵敏度为85.70%、特异性为88.70%,AUC为0.895(95%CI:0.795~0.984)。结论肿瘤直径、新辅助化疗、吻合口漏是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 韩宁 王小冬 李迎春 周海华 潘琳琳 于晨关键词:肛门功能 影响因素 列线图 浅谈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肛瘘切除术治疗经括约肌间肛瘘临床疗效对比 2019年 比较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the in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 ,LIFT)与传统肛瘘切除术对经括约肌间肛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肛肠外科治疗的经括约肌间肛瘘100例,按手术方式随机分为LIFT术的治疗组及传统肛瘘切除术的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节点的疼痛指数、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一次性治愈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一次性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术后早期疼痛指数、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失禁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LIFT手术治疗经括约肌间肛瘘疗效确切,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肛门功能,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愈合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经括约肌间肛瘘的有效方法。 王小冬 周海华 李迎春 韩宁 潘琳琳关键词:疗效 肛门功能 激光痔疮消融术联合围扎悬吊法治疗Ⅱ~Ⅳ期内痔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观察激光痔疮消融术(LHP)联合围扎悬吊法治疗Ⅱ~Ⅳ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Ⅱ~Ⅳ期内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LHP联合围扎悬吊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内痔结扎术治疗。结果2组总体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患者愈合时间、疼痛、术后并发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LHP联合围扎悬吊法治疗Ⅱ~Ⅳ期内痔疗效确切,可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韩宁 周海华 王小冬 李迎春关键词: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