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欣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电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生菜
  • 3篇污染
  • 3篇颗粒物
  • 2篇多点温度
  • 2篇叶面
  • 2篇叶面吸收
  • 2篇生态风险
  • 2篇塑料
  • 2篇农产
  • 2篇农产品
  • 2篇嵌入式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无线
  • 2篇无线监控
  • 2篇大气颗粒
  • 2篇大气颗粒物
  • 1篇氮代谢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机构

  • 13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3篇刘欣
  • 5篇罗小三
  • 4篇张婷婷
  • 2篇姜苏
  • 2篇杨仲江
  • 1篇周玉淑
  • 1篇胡志群
  • 1篇尹春勇
  • 1篇李平
  • 1篇王咏青

传媒

  • 2篇环境生态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电瓷避雷器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采样点的南京市PM2.5中痕量元素污染研究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造成危害与其含有的痕量元素成分有关。本研究于2016年夏季至2017年春季期间,布设中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对南京市的18个采样点进行PM
刘欣
关键词:大气细颗粒物痕量元素源解析
文献传递
塑胶地面及鞋底磨损微塑料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及环境健康风险
2024年
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导致大量微塑料颗粒(MPs)进入环境,它们不仅分布广泛,还携带重金属等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风险。为探究不同种类塑胶地面、鞋底磨损产生的MPs重金属污染特征,通过模拟塑胶地面和鞋底的物理磨损过程收集实际环境代表性MPs样品,检测了其典型重金属(Cd、Cr、Cu、Mn、Ni、Pb、Zn)的含量。结果表明:MPs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总量排序为鞋类(劳动保护鞋>运动鞋>日常生活用鞋)>塑胶地面类(室内>室外)。其中,Cr(68.7 mg/kg)和Pb(346 mg/kg)含量以运动鞋类MPs最高;Cu(136 mg/kg)和Zn(2407 mg/kg)以劳动保护鞋类最高;Mn(26.8 mg/kg)以室外塑胶地面最高;Ni(1.00 mg/kg)和Cd(22.7 mg/kg)以室内塑胶地面最高。相较于其他重金属元素,Zn在各种MPs中含量占比均最高。分别根据这些MPs在室内和室外环境中的迁移和累积行为,评估了其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环境微塑料污染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范佳毅罗小三姚雪雯张婷婷陈志怀童欣刘欣梁亚迪
关键词:生态风险人体健康风险
一种面向异构计算的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异构计算的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涉及资源调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异构计算环境中不同类型计算资源的性能指标数据和任务需求数据,并对采集的性能指标数据和任务需求数据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性能指标数据...
刘欣尹春勇
高原涡及西南涡对青藏高原东部一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
本文选取了2014年7月30日发生在高原东部的一次高原涡及西南涡共同影响下的暴雨过程以探究二者协同及单独对降水的作用。在降水过程的天气形势、主要影响系统演变、不同降水阶段的天气系统动、热力结构演变及水汽的输送特征分析基础...
刘欣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一次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诊断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利用青藏高原第三次科学实验的C波段双偏振雷达(C-POL)的观测资料、ERA-Interim 0.125°(纬度)×0.125°(经度)气象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探空资料,对2014年7月30日午后发生在西藏那曲地区的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诊断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冰雹强对流过程发生在有切变线伴随的高原低涡东移过程中,低涡尾部前倾的切变线为这次冰雹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水汽条件。2)强对流天气的水汽输送主要来自从孟加拉湾、印度及尼泊尔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的水汽,强对流发生前水汽输送显著增加,低层水汽集中在400 hPa以下,有明显的辐合及垂直输送。3)那曲400 hPa以下为假相当位温随高度递减区,也是水平辐合及垂直上升运动的重合区,有明显的对流不稳定能量集聚及动力抬升条件。4)雷达回波图上可看到,此次强对流天气主要由局地新生的多个中γ尺度孤立对流单体造成,其移动路径与切变线前西南气流一致。大部分单体水平尺度不大,生命史短,但仍有部分单体强度大,生命史较长。局地气流辐合扰动会导致新的单体产生,单体的发生、发展及维持离不开低层气流辐合提供的动力条件。5)在距离高度显示图上表现出了弱单体雹云特征,雹云云顶伸展至16 km,高于夏季平原地区普遍对流云高度,但未突破对流层顶,0℃层远低于平原地区,为深厚强对流降水;强降水中心位于云团下部,即有降雹也有降水,降雹以霰粒为主;垂直方向存在强烈的入流和上升气流,悬挂回波出现在入流上升气流之上,中层辐合区的气流下沉区对应降雹区;中层辐合区与上层的高空辐散区配合导致对流风暴的垂直增长和强烈发展。
刘欣王咏青王咏青周玉淑
关键词:青藏高原雷达回波特征
土壤中不同类型微塑料对生菜氮吸收和代谢的影响
2025年
为揭示不同类型微塑料(粒径<5 mm)对作物氮吸收和代谢的影响差异,选用可降解微塑料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以及难降解微塑料聚乙烯(PE)分别进行3种质量分数处理(0.5%、1%和3%)的蔬菜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生菜(Lactuca sativa L.)系统无机氮含量、作物生长、氮吸收和氮代谢酶活性对土壤微塑料污染的响应.结果表明,微塑料显著限制了土壤有机碳(SOC)分解、生菜硝态氮(NO_(3)^(−)-N)还原和累积,提高了土壤C/N和铵态氮(NH_(4)^(+)-N)含量.PE处理下土壤全氮(TN)含量比PLA和PBAT处理分别低0.25~0.52 g·kg^(−1)和0.33~0.52 g·kg^(−1).PBAT处理时生菜干重和氮累计吸收量显著低于PLA和PE处理(P<0.05).对于微塑料的输入量影响,1%处理时生菜抗氧化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最低且丙二醛(MDA)含量最高,其中NR活性和MDA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5.19%~42.01%和2.68~3.11倍.机制方面,生菜氮吸收与土壤SOC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土壤中的微塑料输入会降低生菜的氮代谢酶活性,可降解的PBAT处理显著降低生菜氮吸收量,中度污染时对生菜的氧化损伤效应更强.
张婷婷罗小三陈志怀童欣刘欣郭豪华范佳毅姚雪雯
关键词:生态风险氮代谢抗氧化酶
嵌入式多点温度无线监控电涌保护器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嵌入式多点温度无线监控电涌保护器系统。该系统具有无线传输,能够多点监测,易于集成,稳定性强且易于操作,价格便宜等优点。该系统包括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包括第一主控模块、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和多个温...
杨仲江楼嘉懿姜苏刘欣
文献传递
南京市雷电活动特征及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本文基于南京市1961-2013年共53年的雷暴日资料、2008-2012年的闪电定位数据及地面观测站的气象资料,运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的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京市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雷电...
刘欣
关键词:雷电活动气候要素地表温度雷电灾害
文献传递
污染农田水苋菜等野生植物镉富集能力和修复潜力调查被引量:4
2023年
为了从自然环境中寻求重金属高富集植物资源,调查了江苏省某镉(Cd)污染农田的野生植物分布,成对采样分析了19种植物根区土壤-整株的Cd含量,比较了各植株不同部位(根、茎、叶、花、果)对Cd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各植物生境土壤Cd含量范围为1.72~16.5 mg·kg^(-1),植株地上部Cd含量为1.20~43.2 mg·kg^(-1),有11种植物的Cd生物富集系数(BCFCd)超过1,8种植物由根向地上部迁移的Cd转运系数(TFCd)超过1,且其中6种植物的BCFCd和TFCd都超过1,具备重金属富集植物的特点。不同植物的各器官BCFCd和TFCd值也呈现较大差异,根部BCFCd最高的是水苋菜(6.50),野胡萝卜最低(0.23);茎中BCFCd和TFCd最高的都是水苋菜,分别为18.7和2.87,BCFCd野胡萝卜最低(0.20),TFCd飞廉最低(0.44);叶中BCFCd翅果菊最高(5.44)、野胡萝卜最低(0.33),TFCd商陆最高(3.03)、一年蓬最低(0.84);花中BCFCd最高的是碎米莎草(5.17),一年蓬最低(0.24),TFCd最高的是野胡萝卜(1.08),飞廉最低(0.26);果中BCFCd和TFCd最高的都是水苋菜(22.6和3.47),最低的都是齿果酸模(2.12和0.56)。整株综合评估比较,水苋菜、碎米莎草、青葙和商陆的地上部Cd富集量较高,分别达到了43.2、28.1、22.7 mg·kg^(-1)和20.7 mg·kg^(-1)。基于BCFCd和TFCd,兼顾各种植物的生物量,水苋菜(首次发现)、齿果酸模、碎米莎草、翅果菊用于Cd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的潜力较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试验。
杨金山罗小三张欣悦陈志怀童欣李平刘欣姜海波邱丹
关键词:植物修复污染农田超富集植物
生菜、小麦对大气颗粒物干沉降的生长响应及其重金属积累机制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燃煤区的重金属污染和农产品超标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但关于各种农作物累积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具体途径还认知甚少。本文比较我国南方、北方的2种代表性燃煤电厂大气颗粒物干沉降对生菜经叶面和根系两种方式累积典...
刘欣
关键词:叶面吸收生育时期光合活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