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 作品数:2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面向多目标的无人机动态分配和同步围捕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目标的无人机动态分配和同步围捕方法,基于AP98风致漂移模型,结合目标自身动力,进行无人机围捕中目标位置的预测,再通过改进算法实现精准目标分割与合理资源分配,还通过冲突解决机制及任务分配优化环节,能...
- 刘佳刘云平陈鑫侍经纬顾润卓若水曾凡响臧强龚毅光贾伟力徐梁姜俊张婷婷
- 欧亚大陆阻塞高压及其多模式集成预报
- 本文依据阻高活动的天气学特征给出阻高的定义标准。利用计算机程序对高度场、风场资料进行检索,得到相应时段内欧亚地区阻塞过程的起始时间、持续天数以及阻高中心位置及移动轨迹。从中挑选出1954-2004年梅雨期欧亚大陆阻高过程...
- 张婷婷
- 关键词:欧亚大陆天气学特征梅雨期降水降水量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导流管道的气象测量用防辐射罩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导流管道的气象测量用防辐射罩,包括反光板、若干连接柱、反光罩、若干导流管道和若干温度传感器探头;反光罩为底面不封闭的空心容器;反光板通过连接柱固定在反光罩的上方;若干导流管道均设在反光罩内;导流管...
- 杨杰张婷婷刘清惓陈高颖茆文杰
- 文献传递
- 增温及秸秆施用对豆—麦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为了解全球变暖和秸秆资源浪费背景下农田土壤微生物对温度和秸秆分解的适应性,本文以南京试验田中进行的试验为基础,设置红外增温灯管24小时增温,将上一生长季作物秸秆留作下一生长季的生物质炭。在每一生长季中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
- 张婷婷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秸秆施用
- 文献传递
- 一种多无人机吊挂运输系统有限时间自抗扰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无人机吊挂运输系统有限时间自抗扰控制方法,通过有限时间超螺旋滑模观测器对负载误差及其集总扰动进行观测补偿,构建有限时间滑模控制器,确定控制负载运动的总拉力,求解最优拉力分配方案;引入外部扰动,以负载为虚...
- 臧强侍经纬李瑞刘云平龚毅光范志勇张永宏徐梁张婷婷柏宗春方卫华
- 一种面向多目标的无人机动态分配和同步围捕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目标的无人机动态分配和同步围捕方法,基于AP98风致漂移模型,结合目标自身动力,进行无人机围捕中目标位置的预测,再通过改进算法实现精准目标分割与合理资源分配,还通过冲突解决机制及任务分配优化环节,能...
- 刘佳刘云平陈鑫侍经纬顾润卓若水曾凡响臧强龚毅光贾伟力徐梁姜俊张婷婷
- 适用于低温气象环境的高精度湿度测量系统
- 自动气象站在测量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时一般采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在低温或高湿等恶劣环境中,湿度传感器易产生较显著的测量误差,已成为制约湿度传感器性能提升的瓶颈问题。为提高湿度测量精度,提出一种综合利用气压控制和传感器加热技术...
- 张婷婷
- 关键词:传感器阵列湿度传感器
- 一种多导管式球形防辐射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导管式球形防辐射罩。属于气象仪器的技术领域;包括球形状的导流罩及均布安设在导流罩外壁上的若干根导流管道;本发明可将温度传感器的辐射误差降低至0.05℃量级,而基于传统百叶箱和自然通风防辐射罩的温度传感器...
- 杨杰孙中琳张婷婷平安
- 文献传递
- 塑胶地面及鞋底磨损微塑料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及环境健康风险
- 2024年
- 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导致大量微塑料颗粒(MPs)进入环境,它们不仅分布广泛,还携带重金属等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风险。为探究不同种类塑胶地面、鞋底磨损产生的MPs重金属污染特征,通过模拟塑胶地面和鞋底的物理磨损过程收集实际环境代表性MPs样品,检测了其典型重金属(Cd、Cr、Cu、Mn、Ni、Pb、Zn)的含量。结果表明:MPs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总量排序为鞋类(劳动保护鞋>运动鞋>日常生活用鞋)>塑胶地面类(室内>室外)。其中,Cr(68.7 mg/kg)和Pb(346 mg/kg)含量以运动鞋类MPs最高;Cu(136 mg/kg)和Zn(2407 mg/kg)以劳动保护鞋类最高;Mn(26.8 mg/kg)以室外塑胶地面最高;Ni(1.00 mg/kg)和Cd(22.7 mg/kg)以室内塑胶地面最高。相较于其他重金属元素,Zn在各种MPs中含量占比均最高。分别根据这些MPs在室内和室外环境中的迁移和累积行为,评估了其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环境微塑料污染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 范佳毅罗小三姚雪雯张婷婷陈志怀童欣刘欣梁亚迪
- 关键词:生态风险人体健康风险
- 土壤中不同类型微塑料对生菜氮吸收和代谢的影响
- 2025年
- 为揭示不同类型微塑料(粒径<5 mm)对作物氮吸收和代谢的影响差异,选用可降解微塑料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以及难降解微塑料聚乙烯(PE)分别进行3种质量分数处理(0.5%、1%和3%)的蔬菜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生菜(Lactuca sativa L.)系统无机氮含量、作物生长、氮吸收和氮代谢酶活性对土壤微塑料污染的响应.结果表明,微塑料显著限制了土壤有机碳(SOC)分解、生菜硝态氮(NO_(3)^(−)-N)还原和累积,提高了土壤C/N和铵态氮(NH_(4)^(+)-N)含量.PE处理下土壤全氮(TN)含量比PLA和PBAT处理分别低0.25~0.52 g·kg^(−1)和0.33~0.52 g·kg^(−1).PBAT处理时生菜干重和氮累计吸收量显著低于PLA和PE处理(P<0.05).对于微塑料的输入量影响,1%处理时生菜抗氧化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最低且丙二醛(MDA)含量最高,其中NR活性和MDA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5.19%~42.01%和2.68~3.11倍.机制方面,生菜氮吸收与土壤SOC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土壤中的微塑料输入会降低生菜的氮代谢酶活性,可降解的PBAT处理显著降低生菜氮吸收量,中度污染时对生菜的氧化损伤效应更强.
- 张婷婷罗小三陈志怀童欣刘欣郭豪华范佳毅姚雪雯
- 关键词:生态风险氮代谢抗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