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兆军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浅析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方法被引量:3
- 2010年
- 朱小娟顾兆军
- 关键词:中风肩关节半脱位功能性电刺激康复针刺
- 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8年
- 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和死亡率的逐年V降,更多嘧卒中患者进入后遗症期。随卒中可遗留各种后遗疲,尿失禁是其中之一。国外的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患者易并发尿路感染、肾积水等。排尿障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步行障碍更影响生活自理,加重家庭及护理者的负担,有的一日排尿达25-30次,致使护理者整天忙于患者的排尿,或病人整天穿着尿不湿,痛苦不堪。尿失禁是卒中严重支标记.因为它与死亡和残疾有关。卒中后最初几天有自控能力者死亡率较低,卒中伴尿失禁6个月的死亡率是52%而能控制排尿者是7%。许多研究已显示尿失禁不仅能预测病人的能力也能估计康复。卒中尿失禁转为能自控者预后很好。
- 吕敏华顾兆军王和生
- 关键词:针刺中风尿失禁
- 针刺治疗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及选穴规律研究
- 2025年
-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随机的临床疗效及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Pubmed数据库中针刺治疗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1月。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运用针刺治疗,疗程不限。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利用RevMan5.3系统评价软件对2组患者总有效率、排尿日记、尿动力学、生活质量评分(I-QOL)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收集纳入研究的针刺选穴处方,利用Excel分析针刺治疗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13篇RCTs文献,涉及9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针刺治疗后患者24 h排尿数[MD(95%CI)=-1.93(-3.03~-0.82),Z=3.41,P<0.001]、24 h尿失禁数[MD(95%CI)=-0.96(-1.44~0.47),Z=3.87,P<0.001]均明显更低,单次平均排尿量[MD(95%CI)=35.36(18.48~52.24),Z=4.11,P<0.001]明显更高;与对照组比较,针刺治疗后患者最大膀胱容量[MD(95%CI)=39.70(27.05~52.35),Z=6.15,P<0.001]明显更高,膀胱残余尿量[MD(95%CI)=-28.22(-36.76~-19.69),Z=6.48,P<0.001]明显更低,最大尿流率[MD(95%CI)=3.70(1.73~5.68),Z=3.67,P<0.001]明显更快;与对照组比较,针刺治疗后患者I-QOL评分[SMD(95%CI)=1.73(0.42~3.05),Z=2.58,P=0.01]明显更高,并在提高临床疗效[OR(95%CI)=4.00(2.72~5.88),Z=7.06,P<0.001]方面更有优势。纳入研究的13个腧穴处方共涉及腧穴21个,阿是穴2个,腧穴总使用频次为71次,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次髎,其次为膀胱俞、上髎、肾俞等穴位,主要集中在足太阳膀胱经,其次为任脉、督脉。结论针刺可以有效改善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情况、尿动力学、生活质量等指标,并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选穴以足太阳膀胱经所属腧穴为主,其中八髎穴最多。但部分研究设计不规范,下一步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为针刺治疗卒中后神经源�
- 钱芳芸顾兆军王栋
- 关键词:卒中神经源性膀胱选穴规律次髎穴尿动力学
- 脊柱平衡推拿对老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炎症因子、脊柱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探讨脊柱平衡推拿对老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炎症因子、脊柱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两组入组后均口服钙尔奇碳酸钙D 3片和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脊柱平衡推拿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 w。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脊柱疼痛和晨僵时间、炎症因子水平、脊柱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70.27%,P<0.05)。两组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晨僵时间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20.045、21.774,对照组:t=13.302、9.87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和晨僵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8.804、6.515,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15.148、11.305、11.853,对照组:t=5.587、6.999、6.588,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8.024、5.664、5.980,均P<0.05)。两组治疗后巴氏功能活动指数(BASFI)评分和巴氏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36.361、30.053,对照组:t=25.009、15.49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BASFI评分和BASD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9.939、12.788,均P<0.05)。两组治疗后SF-36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观察组:t=22.742、23.860、12.580、19.159、25.854、12.642、25.359、17.272,对照组:t=11.806、12.678、6.006、11.291、11.547、7.634、13.317、10.504,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976、8.440、8.330、8.196、11.390、8.764、11.410、8.052,均P<0.05)。结论脊柱平衡推拿对老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良好,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脊柱功能和生活质量。
- 李世龙顾兆军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炎症因子脊柱功能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