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霞
-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浆Hcy、LP(a)水平检测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对血浆Hcy、LP(a)水平检测对患有下肢骨折同时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鉴别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患有下肢骨折与同时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各33例,将其定义为A、B组;再抽取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接受健康身体检查的健康人资料33例,将其定义为C组。结果 A组患者的血浆Hcy、LP(a)水平明显高于C组;B组患者的血浆Hcy、LP(a)水平明显高于A组患者。结论下肢骨折和同时并发深静脉血栓会导致患者血浆Hcy、LP(a)水平显著提高。
- 王利霞
- 关键词:血浆HCY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
- 血清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意义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血清脂蛋白[Lp(a)]、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LP-PLA_2)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其中急性心肌梗(AMI)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2例;选取同期1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Lp(a)、Hcy、LP-PLA_2水平,比较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效果。结果冠心病组中,SAP、UAP及AMI患者血清Lp(a)、Hcy、LP-PLA_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特异度、误诊率与各项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敏感度高于各项单独检测,漏诊率低于各项单独检测,符合率高于血清Lp(a)、Hcy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p(a)、Hcy、LP-PLA_2在冠心病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可用于病情评估,3项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及符合率,在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 王利霞
- 关键词:冠心病血清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对AECOPD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n=33)与非VTE组(n=87)。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淋巴细胞水平,并计算MPVL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MPVLR对AECOPD患者发生VTE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ECOPD患者发生VTE的相关因素。结果 VTE组有静脉血栓史比例、D-二聚体、MPV、MPVLR高于非VTE组,淋巴细胞低于非V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静脉血栓史(OR=1.921,95%CI:1.253~2.946),D-二聚体≥2.39 mg/L(OR=2.366,95%CI:1.383~4.047),MPVLR≥5.93(OR=3.056,95%CI:1.861~5.017)是AECOPD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P<0.05)。MPV、淋巴细胞预测AECOPD患者发生VTE的AUC分别为0.769(95%CI:0.724~0.814)、0.845(95%CI:0.795~0.890),MPVLR预测的AUC为0.937(95%CI:0.892~0.987)。结论 高MPVLR是AECOPD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之一,有望作为预测AECOPD患者是否发生VTE的重要指标,且预测效能极佳。
- 张其燕王利霞李素彦王飞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静脉血栓栓塞症
- miR-671-5p、miR-424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 探究循环微小RNA-671-5p(miR-671-5p)、微小RNA-424(miR-424)预测多发性骨髓瘤(MM)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病例为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6例MM患者。根据入院收治起12个月的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57例)、预后不良组(19例)。比较两组血清miR-671-5p、miR-424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iR-671-5p、miR-424对近期预后的影响,ROC曲线评估miR-671-5p、miR-424预测近期预后的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高于预后良好组,miR-424水平(3.13±0.81)高于预后良好组(2.53±0.69),miR-671-5p水平(0.52±0.16)低于预后良好组(0.70±0.2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ISS分期Ⅲ期(OR=8.575,95%CI=1.047~70.248)、miR-671-5p(OR=0.021,95%CI=0.001~0.627)、miR-424(OR=4.812,95%CI=1.775~13.041)是MM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miR-671-5p、miR-424预测MM近期预后的AUC为0.742(95%CI=0.621~0.863)、0.723(95%CI=0.573~0.873),敏感度71.9%、78.9%,特异度73.7%、68.4%。结论 miR-671-5p、miR-424与ISS分期均是MM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miR-671-5p、miR-424对MM近期预后具有中等预测价值。
- 李素颜王利霞任小晶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近期预后
- 肥厚型心肌病血浆BNP测定意义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对血浆BNP水平测定对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44例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定义为A组;在抽取同期在我院接收健康身体检查的健康人资料44例,将其定义为B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糖BN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B组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A组患者。结论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使患有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一个重要表现,该项指标对于临床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鉴别又十分重要的意义。
- 王利霞
- 关键词:血浆BNP肥厚型心肌病
- miRNA-326及N-ras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中miRNA-32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N-ras基因在儿童ALL微小残留病(MRD)中的表达,以期为儿童ALL的复发提供生物学检测标志。方法本研究选取35例儿童ALL和35例非白血病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miRNA-326在儿童ALL中相对表达量,使用单链构象多态性PCR(PCR-SSCP)检测N-ras基因在治疗1年后的微小残留病(MRD)中的变化。结果miRNA-326在儿童ALL中的相对表达量(2.22±0.72)较对照组(6.35±1.23)明显下降;SSCP的电泳结果显示MRD组患者N-ras基因的电泳速度较对照组快,基因突变率为44.44%。结论miRNA-326和N-ras基因的检测可作为儿童ALL的诊断及复发生物学标志,也可为白血病的耐药性监测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王利霞李素颜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RAS基因
- 氨甲蝶呤联合R-CHOP化疗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观察氨甲蝶呤联合R-CHOP化疗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R-CHO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甲蝶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β2-微球蛋白(β2-MG)、T细胞亚群指标(CD8^(+)、CD4^(+)、CD3^(+)、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FP、CEA、CA125、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EGF、β2-M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3^(+)、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蝶呤联合R-CHOP化疗方案治疗DLBCL患者可降低肿瘤标志物、VEGF、β2-MG水平,效果优于单纯R-CHOP化疗方案治疗。
- 李素颜王利霞任小晶
- 关键词:氨甲蝶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T细胞亚群
- 400例患者高血压三项检查结果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三项检查结果,分析高血压三项指标水平与患者年龄、体质量、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400例原发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纳入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高血压三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素(PRA)、醛固酮(ALD)],分析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情严重程度与高血压三项的关系。结果观察组AngⅡ、PRA、ALD均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65岁高血压患者AngⅡ、PRA、ALD均高于年龄>65岁者(P<0.05);BMI≥28 kg/m2高血压患者AngⅡ、PRA、ALD均高于BMI<28 kg/m2者(P<0.05);轻度高血压患者AngⅡ、PRA、ALD均低于中重度患者(P<0.05)。结论不同年龄、体质量、病情严重程度的高血压患者间,AngⅡ、PRA、ALD指标水平存在差异。
- 吴小莎王利霞张海燕
- 关键词: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
- 血清VEGF、CYFRA21-1水平变化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片段19抗原21-1(CYFRA21-1)水平变化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9月83例不同临床分期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设为恶性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83例膀胱良性肿瘤疾病患者设为良性组、83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组。入院后第2 d晨起时抽取各组空腹静脉血4 ml,以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CYFRA21-1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VEGF水平。统计分析三组血清CYFRA21-1、VEGF水平及恶性组不同远处转移情况患者、不同分化程度患者、不同临床分期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CYFR A21-1及VEGF水平,并统计分析血清CYFRA21-1及VEGF水平与浸润性膀胱癌临床分期间相关性。结果单因素方差检验可知,三组血清CYFRA21-1及VEGF水平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重比较,良性组血清CYFRA21-1及VEGF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恶性组血清CYFRA21-1及VEGF水平高于良性组(P<0.05);发生远处转移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CYFRA21-1及VEGF水平高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P<0.05);低分化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CYFRA21-1及VEGF水平高于高中分化浸润性膀胱癌患者(P<0.05);不同临床分期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CYFRA21-1及VEGF水平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重比较,Ⅳ期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CYFRA21-1及VEGF水平高于Ⅲ期患者(P<0.05),Ⅲ期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CYFRA21-1及VEGF水平高于Ⅰ+Ⅱ期者(P<0.05);Pearson检验可知,血清CYFRA21-1及VEGF水平与浸润性膀胱癌临床分期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浸润性膀胱癌患者VEGF及CYFRA21-1血清含量显著增高,于发生远处转移及低分化者中增高幅度更加显著,且其表达水平随浸润性膀胱癌临床分期增高而增高,两者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 王利霞
- 关键词:CYFRA21-1浸润性膀胱癌远处转移
- 乙肝两对半联合乙肝病毒DNA检测在HB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乙肝两对半联合乙肝病毒DNA检测在HBV感染诊断中作用。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29例乙肝患者,应用乙肝两对半检测和乙肝病毒DNA检测,分析乙肝患者应用乙肝两对半联合乙肝病毒DNA检测意义。结果乙肝两对半检查主要是大三阳HBsAg、HBeAg、HBcAb阳性和小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为主,共占67.44%,HBeAg阳性占72.87%;HBeAg阳性患者中HBV-DNA阳性占91.49%,HBeAg阴性患者中HBV-DNA阳性占25.71%。结论针对HBV感染患者应用乙肝两对半联合乙肝病毒DNA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王利霞
- 关键词:乙肝两对半检测乙肝病毒DNAHBV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