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颜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DF-1a/CXCR4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与体内播散的临床研究
- 刘峥嵘张志彪孙慧李娟王永亮任晓晶李素颜
- 急性白血病是最常见的血液肿瘤,体内播散、浸润是白血病细胞重要的生物学特征,筛选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指标对于预测白血病髓外浸润的特征及预后对于协助临床判断预后,指导临床用药,对于加强缓解期髓外浸润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外...
- 关键词:
- 关键词:CXCR4白血病
- 标本因素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标本因素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225例血液标本,对其进行凝血四项(PT、APTT、TT、FIB)检测。结果1250份标本中,62份标本检测结果出现误差,误差率5.07%。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存在误差者52例;血液标本有小凝块者6例;静脉采血注入到肝素抗凝生化管后倒至血凝专用管送检者3例;自留置针处或静脉输液处采血,标本中存在含肝素及其他液体者1例。结论不合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时间会使得凝血四项测定结果存在误差。
- 李素颜
- 关键词:凝血四项检测标本因素送检
- SDF-1α/CXCR4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与体内播散的临床研究
- 刘峥嵘张志彪孙慧李娟王永亮任小晶李素颜
- 项目主要内容、技术经济指标及应用推广情况: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α,SDF-1α)及其受体CXCR4是近年医学免疫学的研究热点,新的研究发现,SDF-1α及其受...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医学免疫学
- miR-671-5p、miR-424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 探究循环微小RNA-671-5p(miR-671-5p)、微小RNA-424(miR-424)预测多发性骨髓瘤(MM)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病例为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6例MM患者。根据入院收治起12个月的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57例)、预后不良组(19例)。比较两组血清miR-671-5p、miR-424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iR-671-5p、miR-424对近期预后的影响,ROC曲线评估miR-671-5p、miR-424预测近期预后的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高于预后良好组,miR-424水平(3.13±0.81)高于预后良好组(2.53±0.69),miR-671-5p水平(0.52±0.16)低于预后良好组(0.70±0.2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ISS分期Ⅲ期(OR=8.575,95%CI=1.047~70.248)、miR-671-5p(OR=0.021,95%CI=0.001~0.627)、miR-424(OR=4.812,95%CI=1.775~13.041)是MM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miR-671-5p、miR-424预测MM近期预后的AUC为0.742(95%CI=0.621~0.863)、0.723(95%CI=0.573~0.873),敏感度71.9%、78.9%,特异度73.7%、68.4%。结论 miR-671-5p、miR-424与ISS分期均是MM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miR-671-5p、miR-424对MM近期预后具有中等预测价值。
- 李素颜王利霞任小晶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近期预后
- miRNA-326及N-ras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中miRNA-32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N-ras基因在儿童ALL微小残留病(MRD)中的表达,以期为儿童ALL的复发提供生物学检测标志。方法本研究选取35例儿童ALL和35例非白血病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miRNA-326在儿童ALL中相对表达量,使用单链构象多态性PCR(PCR-SSCP)检测N-ras基因在治疗1年后的微小残留病(MRD)中的变化。结果miRNA-326在儿童ALL中的相对表达量(2.22±0.72)较对照组(6.35±1.23)明显下降;SSCP的电泳结果显示MRD组患者N-ras基因的电泳速度较对照组快,基因突变率为44.44%。结论miRNA-326和N-ras基因的检测可作为儿童ALL的诊断及复发生物学标志,也可为白血病的耐药性监测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王利霞李素颜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RAS基因
- 氨甲蝶呤联合R-CHOP化疗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观察氨甲蝶呤联合R-CHOP化疗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R-CHO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甲蝶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β2-微球蛋白(β2-MG)、T细胞亚群指标(CD8^(+)、CD4^(+)、CD3^(+)、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FP、CEA、CA125、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EGF、β2-M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3^(+)、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蝶呤联合R-CHOP化疗方案治疗DLBCL患者可降低肿瘤标志物、VEGF、β2-MG水平,效果优于单纯R-CHOP化疗方案治疗。
- 李素颜王利霞任小晶
- 关键词:氨甲蝶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T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