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乔
-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房穿刺、可拆除缝线联合透明质酸钠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可拆除缝线联合透明质酸钠对减少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作用。方法对51例(6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观察组27例(35眼)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前房穿刺和可拆除缝线技术,对照组24例(31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对术后主要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浅前房:观察组5眼(14.28%),对照组14眼(45.1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效滤过泡形成:观察组30眼(85.71%),对照组22眼(70.9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虹膜睫状体炎、前房积血、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分别为8眼(22.86%)、2眼(5.71%)、0眼,对照组分别为13眼(41.94%)、8眼(25.81%)、4眼(12.9%),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前房穿刺和可拆除缝线技术可减少术后浅前房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 谢连永王明利杨乔赵蕴南
-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前房穿刺可拆除缝线透明质酸钠
- 使用抗氧化剂加接触镜的方法治疗圆锥角膜
- 2007年
- 圆锥角膜以角膜的锥形扩张及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为特点,晚期出现后弹力层急性破裂致角膜水肿,严重影响视力。笔者搜集了1998—2006年的圆锥角膜急性水肿期(圆锥角膜病情最重期)病例16例(总计18只眼),现将其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 杨乔
- 关键词:圆锥角膜抗氧化剂接触镜近视散光后弹力层
- 半导体532激光联合钇铝石榴石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被引量:1
- 2010年
- 对29例(35只眼)闭角型青光眼行半导体532激光联合钇铝石榴石(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其中预防性治疗26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6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缓解期3只眼。结果示激光通畅率100%(35/35)。术后1周眼压6.99~20.08mmHg(0.93~2.67kPa)。所有病例周边前房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宽,晶体未见混浊加重。半导体532激光联合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操作简便、安全、效果确切,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 杨乔
- 关键词:青光眼闭角型激光手术
-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6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1.1 一般资料 患者6例6眼,男4例、女2例。年龄54至77岁,均为老年性白内障。其中,有2例合并糖尿病。6例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例后囊膜破裂。人工晶体材料为stoze后房型晶体,发生眼内炎的时间为术后4至9天。
- 杨乔
-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人工晶体材料后囊膜破裂后房型
- 角膜侧切口联合可调节缝线在抗青光眼手术应用中的临床观察
- 2008年
- 目的分析角膜侧切口联合可调节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治疗青光眼的作用,探讨其减少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6月住院的22例(28眼)实施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观察眼压、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尤其是浅前房的情况。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28眼中,术后发生浅前房2眼,发生率为7.14%,无脉络膜脱离。出院时滤过泡扁平弥漫者24眼,占85.71%,束状泡者4眼,占14.29%。术后6~18个月,眼压控制稳定。结论在小梁切除术中联合施行透明角膜侧切口及可调节缝线,不仅可以在术中人为形成前房,而且可以减少甚至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眼压。
- 杨乔
- 关键词:可调节缝线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并发症
- 盐酸氨溴索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 2007年
-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并就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干眼症患者112例(224眼),随机分为盐酸氨溴索治疗组60例(120眼)和对照组52例(104眼),治疗组口服盐酸氨溴索,局部点爱丽和抗生素滴眼液,对照组仅点爱丽和抗生素滴眼液,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2、4、6w及3个月时测定BUT和SIt。结果治疗组泪膜破裂时间延长,泪膜分泌试验长度增加,经检验,组间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能有效改善干眼症患者的症状,增加泪膜稳定性及基础泪液分泌。
- 杨乔
-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干眼症
- 眼带状疱疹误诊12例临床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对眼带状疱疹误诊误治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眼带状疱疹患者误诊误治的原因。结果12例患者中,误诊为高血压性头痛3例,血管性头痛1例,偏头痛1例,病毒性脑炎1例,三叉神经痛3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结膜炎2例,单纯疱疹1例。结论提高对早期眼带状疱疹特点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 杨乔
- 关键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