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艳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鞍山市长大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梗死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血压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高血压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2篇综合征
  • 2篇疗效
  • 2篇病死率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冻干重组人脑...
  • 1篇新活素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梗
  • 1篇心梗患者

机构

  • 10篇鞍山市长大医...

作者

  • 10篇李红艳
  • 4篇孔宪梅
  • 2篇金湘
  • 2篇高瞻

传媒

  • 5篇中国冶金工业...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梗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临床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危急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本文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全部AMI278例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李红艳
关键词:急性心梗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绝大多数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结果,其导致血小板活化、聚集,形成血栓,引起冠脉完全或不完全的阻塞,因此抗血小板聚集是ACS治疗的主要方面。本文分别使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ACS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李红艳
关键词:ACS血小板氯吡格雷急性冠脉综合征
29例急性右室梗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急性右室梗死(ARVI)临床特征。方法:根据有无低血压休克及是否行再灌注治疗分组观察。结果:1周内无低血压组1例死亡(7.7%),有低血压休克组病死率37.5%,其扩容治疗外常须多巴胺升压治疗,一般治疗组存活64.3%,再灌注治疗组存活86.7%。直接PCI无1例死亡。结论:ARVI常以低血压低灌注为主要特征,低血压休克者再灌注治疗特别是直接PCI可能更佳。
孔宪梅李红艳
关键词:急性右室梗死再灌注治疗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探讨被引量:4
2019年
H型高血压是临床上一类较为特殊的高血压疾病,不仅有血压增高,同时还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上升。高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均已被证实为冠心病、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导致心脑血管事件上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1],使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成倍增加。
李红艳
关键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SBPDBP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疗效探讨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9年
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并发急性心力衰竭,一旦出现,死亡率很高。本文对我院部分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取得不错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出现心力衰竭(Killip分级Ⅲ~Ⅳ级)。
李红艳
关键词: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新活素
高血压病人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组分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代谢综合征(MS)的特征。方法:将高血压病人866例分MS组和非MS组,比较两组的代谢指标、MS组分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非MS组比较,MS组TG、FPG、SBP、DBP升高,HDL-C降低(P<0.01),TC、LDL-C及年龄无差异。MS患病率48.0%,单一高TG、低HDL-C和FPG升高MS危险分别增加2.2倍、2.8倍和3.0倍。结论:高血压病人应采取以减轻体重为主的MS综合防治。
孔宪梅金湘高瞻李红艳
关键词:高血压代谢综合征
静脉注射地尔硫和美托洛尔对快室率房颤治疗的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地尔硫和美托洛尔对快室率房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入选40例患者随机给予地尔硫或美托洛尔静脉注射,观察20 min。结果:20 min时地尔硫组和美托洛尔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5 min后两组心室率均明显下降,20 min时平均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4.7%和28.6%;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5.3±4.6)min和(9.4±6.4)min(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地尔硫和美托洛尔对快室率房颤治疗安全有效,地尔硫控制心室率下降幅度更大,起效更快。
孔宪梅李红艳
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脑梗死5例临床分析
2013年
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脑梗死(ACI)在短时间内相继发生时,其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本文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例AMI并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李红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病死率ACIAMI
高血压与不同血脂血糖水平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正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三者常同时存在。本文以健康体检者为调查对象,分析高血压发病与血脂和血糖水平的关系。
孔宪梅金湘高瞻李红艳
关键词:高血压血脂
血清胱抑素C与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在不同心功能分级水平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无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脑钠肽前体(BNP)、心脏超声测定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清Cys C、BNP、LAD、LVDd较无心力衰竭的冠心病组明显增高,而LVEF明显降低(P<0.01)。且随着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的增高血清Ccys C、BNP水平逐渐增加,LVEF逐渐降低(P<0.01),LAD、LVDd无差异(P>0.05)。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组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血清Cys C、BNP水平逐渐增高(P<0.05),LAD、LVDd逐渐增加,LVEF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ys C与BNP呈正相关,血清Cys C、BNP与LVDd呈正相关,Cys C、BNP与LVEF呈负相关,Cys C、BNP与LAD无相关性。结论 1慢性心力衰竭组(CHF)组患者Cys C水平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Cys C有可能成为诊断HF的标志物。2 CHF患者的血清Cys C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及病程的延长逐渐增高,血清Cys C可作为判断CHF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李红艳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血清胱抑素C脑钠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