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宪梅
-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鞍山市长大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TI技术评价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 高血压病人左室舒张功能(LVDF)不全的发生可早于左室肥厚和收缩功能不全,为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客观评价LVDF,早期防治舒张功能受损和心肌肥厚,是高血压病人有效降压治疗的关键.传统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二尖瓣血流频谱受...
- 孔宪梅
- 关键词:多普勒组织成像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卡维地洛
- 文献传递
- DTI技术评价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 (LVDF)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分析正常人和轻中度高血压左室肥厚组 (LVH组 )和非左室肥厚组 (非LVH组 )患者的二尖瓣环的舒张早期、晚期运动速度(Ea、Aa) ,并与血流多普勒法检测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晚期最大速度 (E、A)比较 ,对E/A和Ea/Aa均 <1者给予卡维地洛 (10~ 2 0mg/日 )治疗 12周 ,观察降压疗效及LVDF的变化。结果 1.高血压组Ea、Ea/Aa ,E、E/A较正常组明显降低 ,A值明显升高 (P <0 0 1) ,而Aa值二组间无差异。Ea、Ea/Aa在LVH组比非LVH组进一步降低 (P <0 0 5 ) ,而E、E/A二组间无差异 (P >0 0 5 )。2 卡维地洛作用 用药 12周后 ,SBP、DBP明显降低 (P <0 0 1) ,心率无明显变化。Ea ,Ea/Aa及E ,E/A升高 ,非LVH组A值降低 (P <0 0 5 ) ,LVH组A值无明显变化。结论 DTI技术可较血流多普勒法更敏感准确地反映严重LVDF受损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 孔宪梅梁晓光于波姜晓红王桂娟
- 关键词:多普勒组织成像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卡维地洛
- 心房颤动的非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1
- 2004年
-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严重并发症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栓塞。对标准药物治疗控制节律和心率无反应、不耐受或禁忌的症状性心房颤动病人可考虑非药物治疗 ,心房颤动的非药物治疗有前景 ,但尚未达到治疗心房颤动的目标。新的治疗方式大多数仍在研究中 ,主要有射频消融治疗、起搏治疗、电复律 /除颤和外科迷宫术。
- 孔宪梅鹿桂林
- 关键词:心房颤动非药物治疗除颤年龄增长症状性节律
- 房颤的治疗策略被引量:1
- 2004年
- 房颤 (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严重并发症包括充血性心衰、心肌梗死和血栓栓塞。AF治疗主要包括心律失常本身的治疗和预防血栓栓塞两大方面。现就其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 孔宪梅郭丽宏穆林于静
- 关键词:房颤抗心律失常药物窦性心律血栓栓塞AF充血性心衰
- 29例急性右室梗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急性右室梗死(ARVI)临床特征。方法:根据有无低血压休克及是否行再灌注治疗分组观察。结果:1周内无低血压组1例死亡(7.7%),有低血压休克组病死率37.5%,其扩容治疗外常须多巴胺升压治疗,一般治疗组存活64.3%,再灌注治疗组存活86.7%。直接PCI无1例死亡。结论:ARVI常以低血压低灌注为主要特征,低血压休克者再灌注治疗特别是直接PCI可能更佳。
- 孔宪梅李红艳
- 关键词:急性右室梗死再灌注治疗
- Brugada综合征1例被引量:1
- 2002年
- 孔宪梅
- 关键词:BRUGADA综合征病例报告
- 静脉注射地尔硫和美托洛尔对快室率房颤治疗的疗效观察
- 2008年
-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地尔硫和美托洛尔对快室率房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入选40例患者随机给予地尔硫或美托洛尔静脉注射,观察20 min。结果:20 min时地尔硫组和美托洛尔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5 min后两组心室率均明显下降,20 min时平均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4.7%和28.6%;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5.3±4.6)min和(9.4±6.4)min(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地尔硫和美托洛尔对快室率房颤治疗安全有效,地尔硫控制心室率下降幅度更大,起效更快。
- 孔宪梅李红艳
- 高血压与不同血脂血糖水平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正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三者常同时存在。本文以健康体检者为调查对象,分析高血压发病与血脂和血糖水平的关系。
- 孔宪梅金湘高瞻李红艳
- 关键词:高血压血脂
- 高血压病人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组分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代谢综合征(MS)的特征。方法:将高血压病人866例分MS组和非MS组,比较两组的代谢指标、MS组分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非MS组比较,MS组TG、FPG、SBP、DBP升高,HDL-C降低(P<0.01),TC、LDL-C及年龄无差异。MS患病率48.0%,单一高TG、低HDL-C和FPG升高MS危险分别增加2.2倍、2.8倍和3.0倍。结论:高血压病人应采取以减轻体重为主的MS综合防治。
- 孔宪梅金湘高瞻李红艳
- 关键词:高血压代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