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分析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中采取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不孕症患者中抽选1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采取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和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本次研究所选的1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中,输卵管正常但子宫发育不良或子宫发育畸形的患者有1例,占8.33%;存在输卵管问题的患者11例,占91.67%,其中单侧输卵管堵塞7例,占63.64%,双侧输卵管堵塞4例,占36.36%。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准确例数12例,诊断准确率100%;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诊断准确例数8例,占66.67%,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结论: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中采取3.0 T MR子宫输卵管造影准确率比较高,能够很好地诊断女性不孕症,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目的探讨孕期维生素D(VD)摄入剂量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射阳县人民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1000例孕早期VD缺乏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0例。对照组孕妇每日摄入400 IU维生素D滴剂,观察组孕妇每2周摄入50000 IU维生素D滴剂,直至分娩。比较两组孕妇的25(OH)D3水平及妊娠结局;比较两组的新生儿结局;比较两组孕妇的用药安全性。结果入院时,两组的血清25(OH)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观察组的血清25(OH)D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早产、流产、剖宫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5 min Apag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2周摄入50000 IU VD能够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