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永涛 作品数:9 被引量:12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鼻窦CT在内镜鼻窦手术前前颅底解剖变异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鼻窦CT在内镜鼻窦手术前前颅底解剖变异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2019年8月~2022年8月间收治的鼻内镜手术患者150例(300侧)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均行鼻窦CT扫描,测量筛板和筛孔中心之间外侧板的长度(LLCP长度)并进行Keros分型,测量筛前动脉(anterior ethmoidal artery,AEA)至颅底的距离并进行分型,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EA悬空与Keros分型的相关性,测量LLCP与筛板向外侧的延长线所形成的夹角(LLCP-CP角),根据LLCP-CP角进行医源性损伤风险分型(Gera分型),观察钩突上附着点(superior attachment of uncinate process,SAUP)的解剖位置并进行分型,分析SAUP分型与钩突内引流、外引流以及额窦炎发生率的关系。结果150例患者嗅凹深度(5.82±1.16)mm,AEA至颅底距离(3.78±1.09)mm,AEA至额嘴长度(13.97±2.45)mm,LLCP长度0.5~13(5.60±1.24)mm,LLCP-CP角69.22°±12.85°;AEA位置I型64例(42.67%),Ⅱ型28例(18.67%),Ⅲ型58例(38.67%),AEA悬空率38.67%,AEA悬空与AEA非悬空患者AEA至额嘴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Keros分型的AEA悬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EA悬空率与Keros分型呈正相关(r=0.613,P<0.001);Gera分型Ⅰ型35例(23.33%),Ⅱ型108例(72.00%),Ⅲ型7例(4.67%),Gera分型与Keros分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150例患者(300侧)中,SAUP分型Ⅰ型164侧(54.67%),Ⅱ型16侧(5.33%),Ⅲ型12侧(4.00%),Ⅳ型60侧(20.00%),Ⅴ型48侧(16.00%),钩突内引流162侧,钩突外引流138侧,钩突内引流额窦炎发生率高于钩突外引流(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前行鼻窦CT检查,可明确AEA位置、LLCP-CP角、SAUP位置等的解剖变异情况,有助于识别颅底损伤高风险患者。 车福盈 王昭迪 贾德进 臧志敏 章永涛 孙书连 王恒成人胸部结核的CT诊断 2016年 探究成人肺结核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以提高在临床上肺结核的确诊。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在我院自2014年12月-2015年1月确诊为肺结核的病人60例,这60例病人均采用我院的GE16排螺旋CT扫描机进行全肺自肺尖到肺底扫描和X线正、侧位胸片影像学检查方法。结果:对着60例病例的胸部肺结核的各自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学检查下的各自特点。结论:成人胸部结核的CT影像学检查对于临床上确诊结核病有很大的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 杨凯钧 唐洪渠 章永涛关键词:成人 肺结核 CT诊断 鼻窦CT在降低鼻窦炎手术患者术中筛前动脉损伤风险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鼻窦CT扫描及重建在明确筛前动脉与颅底位置关系和降低鼻窦炎手术患者术中筛前动脉损伤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0例(120侧),均行鼻窦CT扫描及重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annoy分型法并依据筛前动脉与颅底的位置关系分为Ⅰ~Ⅲ型筛前动脉,计算筛前动脉悬空率(Ⅲ型筛前动脉发生率);依据筛板外侧板相对于筛顶的深度进行分型(Keros分型)并判断颅底情况,采用鼻窦三维CT识别眶上筛房(SOEC),分析筛前动脉与Keros分型、SOEC的相关性。结果:鼻窦CT扫描及重建结果显示,Ⅰ型筛前动脉占43.33%(52/120),Ⅱ型占18.33%(22/120),Ⅲ型(筛前动脉悬空率)占38.34%(46/120)。Keros分型中Ⅰ型占52.50%(63/120),筛前动脉悬空11侧,悬空率为17.46%(11/63);Ⅱ型占38.33%(46/120),筛前动脉悬空24侧,悬空率为52.17%(24/46);Ⅲ型占9.17%(11/120),筛前动脉悬空11侧,悬空率100.00%(11/11);Keros分型Ⅲ型悬空率显著高于Ⅰ、Ⅱ型,Keros分型Ⅱ型悬空率显著高于Ⅰ型(P<0.01)。S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Keros分型与筛前动脉悬空呈中度正相关(r=0.512,P<0.001)。120侧中含SOEC 21侧,占17.50%(21/120);筛前动脉悬空14侧,占66.67%(14/21);不含SOEC 99侧,占82.50%(99/120);筛前动脉悬空32侧,占32.32%(32/99)。含SOEC组筛前动脉悬空率显著高于不含SOEC组(P<0.01)。结论:筛前动脉悬空与Keros分型升高、存在SOEC密切相关,术前行鼻窦CT可了解筛前动脉与颅底位置关系,进而减少术中筛前动脉损伤。 车福盈 章永涛 李妍 王恒 王腾 王佳雪关键词: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临床观察 2016年 对在肺穿刺活检术中不同CT窗引导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所收治的在我院进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所使用的引导窗有所不同,把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单窗CT引导的组别定义为A组,把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多窗CT引导的组别定义为B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产生情况以及结果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肺穿刺活检术后,A组患者检测出阳性的患者人数有40例,是总研究人数的80%,B组患者检测出阳性的患者人数有47例,是总研究人数的94%。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肺出血的患者人数有10例,是总研究人数的20%,产生气胸的患者人数有8例,是总研究人数的16%,A组的综合产生并发症的几率为36%。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肺出血的患者人数有5例,是总研究人数的10%,出现气胸的患者人数有4例,是总研究人数的8%,B组总的并发症产生几率为18%。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时,多窗CT引导效果明显,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 章永涛 唐洪渠关键词:CT 肺穿刺活检术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意大利普利塞18G、20G软组织切割活检针,在美国GE公司Birght Speed 16排螺旋CT机及西门子炫速双源CT机引导下穿刺92例周围病变患者。结果 90例获得细胞学标本,85例确诊,确诊率90%;并发症:16例气胸及5例咯血。结论该方法对肺周围性肿块性质的诊断率高,并发症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章永涛 唐洪渠关键词:X线计算机 肺活检术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致周围性面瘫1例报告 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男,68岁,因"耳闷、听力下降反复发作2年,行鼓膜穿刺抽液3次"于2015年3月5日入院。术前耳内镜检查:鼓膜暗黄色,光锥消失。声导抗检查鼓室呈负压"B"型曲线,纯音测听检查为传导性聋,气导平均听阈40 db。左耳耳廓、外耳道及鼓膜酒精消毒,1%丁卡因0.5 ml滴于外耳道及鼓膜表面,5~10 min后吸除。在硬性耳内镜下,于鼓膜前下象限穿刺, 王昭迪 刘津 章永涛 李金海 李勇关键词:耳内镜 周围性面瘫 声导抗检查 穿刺抽液 耳闷 传导性聋 CT影像学在尘肺病合并肺结核诊断中的Meta分析 2025年 系统评价CT影像学在尘肺病合并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利用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Proquest和中国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对2005年1月—2024年10月有关尘肺病合并肺结核CT影像诊断的研究成果进行Meta分析,计算其合并灵敏度、合并特异性,并绘制敏感性特异度森林图及SROC曲线,利用漏斗图评价其发表偏倚。收集了4篇文献,共4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CT影像学诊断尘肺病合并肺结核的合并灵敏度及其95%CI为0.800(0.662~0.891),合并特异度及其95%CI为0.874(0.773~0.934),合并AUC及其95%CI为0.908(0.853~0.936)。不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P>0.0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不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P>0.05)。研究发现,CT影像学在尘肺病合并肺结核诊断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刘津 陈小春 章永涛 唐鸿渠关键词:CT影像学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