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万海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射阳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重症
  • 3篇腺炎
  • 2篇重症胰腺炎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溃疡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药物治疗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依从性影响
  • 1篇胰腺炎患者
  • 1篇用药
  • 1篇预防措施
  • 1篇预后
  • 1篇源性

机构

  • 8篇射阳县人民医...

作者

  • 8篇李万海
  • 4篇徐良峰
  • 1篇张洪奎
  • 1篇陈之云

传媒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药业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生大黄与芒硝内服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生大黄与芒硝内服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的形式分为对照组(n=37例)和研究组(n=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运用生大黄+芒硝内服外敷治疗。对两组疗效、指标以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具有较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TNF-α和CRP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指标均比对照组低,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率明显比研究组高,数据之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生大黄+芒硝内服外敷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指标,降低并发症,对于疾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徐良峰汪海李万海
关键词:生大黄芒硝重症急性胰腺炎
低分子肝素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探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重症胰腺炎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后其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的情况。方法:抽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施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等指标以及NK细胞、B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患者的手术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手术率、死亡率,但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徐良峰王志军李万海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重症胰腺炎免疫功能
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结果。结果:160例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39例,发生率24.4%,丙肝肝硬化发生率最高57.7%;典型的糖尿病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症状发生率为15.4%;12例入院时空腹血糖≥7.0 mmol/L,27例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2 h血糖均≥11.1 mmol/L;总胆红素水平高,血清白蛋白、胆碱脂酶、总胆固醇低;肝功能C级肝源性糖尿病达52.3%。给予糖尿病饮食及小剂量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治疗9例,短效胰岛素治疗30例,26例血糖恢复正常,8例好转,死亡5例,病死率12.82%。结论:肝硬化患者易发生糖代谢紊乱,治疗须要兼顾肝损害及糖尿病2个方面,以应用胰岛素为主。
李万海
关键词:肝硬化肝源性糖尿病
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2005年
将410例门诊胃镜检查者,随机分为丙泊酚靶控输注组(T组)、人工输注组(M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丙泊酚总的用量、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等指标。结果显示,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T组显著短于M组(P<0.05),苏醒时间T组较M组缩短(P<0.05),整个检查过程丙泊酚总的用量T组少于M组。T组与M组在各观察点的MAP、HR、SpO2无显著性差异,而T组、M组与C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明显优于常规检查,丙泊酚靶控输注与人工输注相比,诱导迅速、苏醒快,麻醉维持更加平稳。
郭万越李万海陈之云张洪奎
关键词:胃镜检查丙泊酚靶控输注
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8月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诊治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道出血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立即停用非甾体抗炎药,口服胃黏膜保护剂;应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对出血量较大、血压下降者抗休克治疗;病情允许者可急诊内镜下对出血灶喷洒治疗药物,有条件者可进行电凝止血。结果本组病例经上述治疗后出血均很快停止,32例(84.21%)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出血停止时间2~14(7.22±2.28)d,6例(15.79%)患者在内镜治疗下出血停止,出血停止时间3~12(8.14±2.03)d,38例患者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其止血率高达100.00%。结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使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必要时加服胃肠道黏膜保护药物,定期进行大便潜血、血常规等检查,以早期发现,并注意调整用药。
费宏艳李万海郭万越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预防措施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控制性液体复苏对其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控制性液体复苏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6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1)和试验组(n=32)。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早期控制性液体复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试验组患者的兰森(Ranson)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的评分、CT严重度指数(CTSI)的评分及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急性肾损伤(AK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中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控制性液体复苏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改善其预后。
徐良峰徐鹏李万海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
溃疡性结肠炎口服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影响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口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参照Mofisky依从性评价表对102例UC患者加以评估,比较不同依从性UC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居住地、经济收入、心理状态、家庭支持程度、医患关系、UC知识、UC病程、UC严重程度及类型、药品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 102例患者治疗依从性好60例,占58.82%(60/102),依从性差42例,占41.18%(42/102)。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UC患者治疗依从性低的相关因素有患者月收入低(OR=4.45,95%CI:2.09-27.25)、缺乏UC知识(OR=4.02,95%CI:1.94-24.37)、药品不良反应(OR=3.56,95%CI:2.11-19.98)、存在不良情绪(OR=3.22,95%CI:1.32-22.25)。结论影响UC患者口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多种多样,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不断地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合理按时用药,提升服药依从性。
费宏艳李万海郭万越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口服依从性合理用药
雷贝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对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15年
将2013年9月~2014年9月所收治的100例胃溃疡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用药方案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观察组用药方案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治疗总有效率以及Hp转阴率,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更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Hp阴转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贝拉唑与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胃溃疡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临床可予以推广使用。
徐良峰李万海郭万越
关键词:胃溃疡三联疗法抗生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