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峰
- 作品数:13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射阳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液病患者念珠菌/细菌混合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意义
- 2025年
- 目的探究血液病患者念珠菌/细菌混合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念珠菌血流感染的血液病患者资料实施回顾性研究,按患者是否合并细菌血流感染分为念珠菌/细菌混合血流感染组14例、单一念珠菌血流感染组36例。分析念珠菌/细菌混合血流感染影响因素、菌株种类与30d生存状况。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器质性损伤、感染性休克、住院超过4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测试阳性均为念珠菌/细菌混合血流感染影响因素(P<0.05)。50例念珠菌感染的患者中白念珠菌38株(76.00%)、热带念珠菌6株(12.00%)、其他6株(12.00%);14例念珠菌/细菌混合血流感染患者中革兰阴性菌12株(85.71%),其中肺炎克雷伯菌5株(35.7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4株(28.57%)、铜绿假单胞菌2株(14.29%)、其他1株(7.14%);革兰阳性菌2例(14.29%)。念珠菌/细菌混合血流感染组30d内死亡6例,占比42.86%,单一念珠菌血流感染组30d内死亡5例,占比13.89%,念珠菌/细菌混合血流感染组30d内死亡率高于单一念珠菌血流感染组(χ^(2)=4.929,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单一念珠菌血流感染组总生存情况优于念珠菌/细菌混合血流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念珠菌/细菌混合血流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30d致死率明显升高,器质性损伤、感染性休克、住院超过4周、PCT测试阳性均为念珠菌/细菌混合血流感染影响因素。
- 邵钰仇正锋傅庆萍徐良峰唐云龙吴蕾蕾
- 关键词:血液病念珠菌细菌
- 县域医共体模式下无症状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结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初筛高风险人员肠镜检查阳性结果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本县参加结直肠癌初筛15 000人次中粪便DNA甲基化检查为高风险的人员,进行无痛肠镜检查。利用结直肠癌筛查问卷调查,收集肠镜检查阳性人员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BMI)、职业、婚姻状况、家族史、消化道疾病史、恶性肿瘤史、精神刺激史、嗜好、饮食习惯、阿司匹林应用史,有无慢性腹泻、便秘、血便,有无慢性阑尾炎、胆囊炎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初筛高风险人员肠镜检查阳性结果危险因素。结果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年龄、BMI、消化道疾病史、恶性肿瘤史、阿司匹林应用史,有无慢性腹泻、便秘、血便、有无慢性阑尾炎、胆囊炎与结直肠癌初筛高风险人员肠镜检查阳性结果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表明,年龄、BMI、消化道疾病史、恶性肿瘤史、饮食习惯、血便、有无慢性阑尾炎、胆囊炎与结直肠癌初筛高风险人员肠镜检查阳性结果存在显著相关性,指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BMI、消化道疾病史、恶性肿瘤史、饮食习惯、血便、有无慢性阑尾炎、胆囊炎与结直肠癌初筛高风险人员肠镜检查阳性结果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需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干预。
- 王小明徐良峰尤丽丽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肠镜检查
- 生大黄与芒硝内服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生大黄与芒硝内服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的形式分为对照组(n=37例)和研究组(n=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运用生大黄+芒硝内服外敷治疗。对两组疗效、指标以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具有较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TNF-α和CRP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指标均比对照组低,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率明显比研究组高,数据之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生大黄+芒硝内服外敷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指标,降低并发症,对于疾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 徐良峰汪海李万海
- 关键词:生大黄芒硝重症急性胰腺炎
- 低分子肝素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探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重症胰腺炎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后其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的情况。方法:抽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施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等指标以及NK细胞、B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患者的手术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手术率、死亡率,但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 徐良峰王志军李万海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重症胰腺炎免疫功能
- 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奥曲肽,观察组则给予奥曲肽与加贝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更优,治疗有效率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治疗用药中,奥曲肽与加贝酯联合方案疗效确切,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提高治疗有效率,应予以推广使用。
- 徐良峰李万海郭万越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奥曲肽加贝酯
- 自体血定位在腹腔镜结直肠早期癌中的临床应用
- 2025年
- 自体血定位在腹腔镜结直肠早期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2年03月-2023年12月期间,选取40例结直肠早期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自体血定位辅助下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腔镜结直肠早期癌治疗中,予以自体血定位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顾学洲王军徐良峰
- 关键词:腹腔镜
-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控制性液体复苏对其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控制性液体复苏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6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1)和试验组(n=32)。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早期控制性液体复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试验组患者的兰森(Ranson)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的评分、CT严重度指数(CTSI)的评分及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急性肾损伤(AK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中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控制性液体复苏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改善其预后。
- 徐良峰徐鹏李万海
-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
- ERCP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 2023年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随机把2022年2月~2023年3月在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诊治的53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n=26),观察组(n=27),对比常规治疗和ERCP方案治疗的不同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相关临床指标均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效果十分满意,预后好,值得在消化科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 凌筱琴徐良峰王小明
-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 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2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分析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在内镜下对其注射国产聚氧乙烯月桂醇醚(商品名聚桂醇),针对急诊患者,选取环绕出血点+出血点处进行直接注射;择期患者则以静脉内注射为主,静脉旁注射为辅。结果:2例患者经急诊硬化治疗均成功;18例经择期硬化治疗均成功;1例注射后感胸骨后不适,发热,体温38℃左右,对症处理2d后症状消失,无严重并发症产生。在随访6个月期间,所有病例没有再次出血。结论:通过采用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食管静脉曲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破裂出血现象得到有效预防。
- 徐良峰李万海郭万越
- 关键词:内镜聚桂醇硬化剂食管静脉曲张
-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 2022年
-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采用美沙拉嗪治疗)与观察组(33例,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统计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 王小明徐良峰乔肖伟
- 关键词:美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