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眩晕
  • 3篇疗效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急性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低通气
  • 2篇低通气综合征
  • 2篇穴位
  • 2篇穴位敷贴
  • 2篇血性
  • 2篇睡眠
  • 2篇睡眠呼吸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通气
  • 2篇缺血
  • 2篇综合征

机构

  • 12篇常州市武进中...

作者

  • 12篇许佳平
  • 7篇李锐朋
  • 5篇金华锋
  • 3篇冯小莉
  • 3篇王凤英
  • 1篇单红梅
  • 1篇李云燕

传媒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山西中医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熄风活血化湿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探究熄风活血化湿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效果。方法:选取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18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BPPV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熄风活血化湿汤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眩晕及呕吐的发作频次,比较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分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评分,出现眩晕、呕吐的发作频率,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降低(P<0.0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熄风活血化湿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BPPV,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眩晕发生频率,改善负面情绪,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李锐朋许佳平杨志锋
关键词:眩晕手法复位中医证候负面情绪
熄风活血汤治疗眩晕肝阳上亢证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熄风活血汤治疗眩晕肝阳上亢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眩晕肝阳上亢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给予乐萌治疗)和试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熄风活血汤治疗),每组41例。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对比两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主证、次证及总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2.68%,38/41)高于常规组(73.17%,30/41)(P<0.05)。结论:熄风活血汤治疗眩晕肝阳上亢证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李锐朋卞科宇许佳平
关键词:临床疗效
加巴喷丁联合穴位敷贴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穴位敷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观察两组三叉神经痛发作的频率、程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观察两组三叉神经痛发作的频率、程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肯定,缓解疼痛症状起效快,安全性好。
许佳平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加巴喷丁穴位敷贴
熄风化痰活血方穴位敷贴联合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证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熄风化痰活血方穴位敷贴与西药联合治疗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7月我院接受诊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96例,按照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B组(n=48)与A组(n=48),A组采用西药治疗,B组采用熄风化痰活血方穴位敷贴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DHI评分、血流速度[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及右椎动脉(RVA)]、血清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中医证候积分、DHI评分、ET水平均低于A组,BA、LVA、RVA、NO水平均高于A组(P<0.05);两组副作用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熄风化痰活血方穴位敷贴与西药联合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证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增加血流速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用药安全,值得遴选应用。
李锐朋卞科宇杨志锋许佳平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穴位敷贴
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许佳平
关键词:依达拉奉丹参脑梗死神经保护
甲钴胺联合黛力新治疗丘脑痛的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商品名:黛力新)治疗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丘脑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甲钴胺联合黛力新治疗(n=30);对照组单独应用黛力新治疗(n=28)。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临床治愈率作为疗效评估指标。结果甲钴胺联合黛力新治疗组VAS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7.39±1.32,4.28±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P<0.001);黛力新组治疗前后分别为7.21±1.23,6.78±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P>0.05)。联合治疗组临床治愈19例,总有效率63.3%;对照组临床治愈8例,总有效率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2,P<0.01)。结论甲钴胺、黛力新联用治疗丘脑痛的疗效优于黛力新单药治疗。
王凤英李云燕冯小莉许佳平金华锋
关键词:丘脑痛脑卒中甲钴胺黛力新
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王凤英金华锋冯小莉许佳平李锐朋
关键词:脑梗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持续正压通气
急性脑梗死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初步筛查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患病情况。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进行初步筛查,对配合的40例经知情同意后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检查,并随机抽取40例同期收治的EWW嗜睡自评不符合SAHS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做对照,比较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睡眠打鼾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AH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梗死部位与症状。结果急性脑梗死合并SAHS者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20%,其中以阻塞型及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居多;45~60岁组患病率最高,占60%;AHI>20者占70%,病变累及脑干或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球麻痹症状者SASH较严重。结论急性脑梗死出现球麻痹者常合并较严重的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BMI及上气道周围组织功能异常是引起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因素。
王凤英金华锋冯小莉许佳平李锐朋
关键词:脑梗死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浅析马培之治疗不寐的医案和经验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引用马培之治疗不寐的医案,浅析其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李锐朋金华锋单红梅许佳平
关键词:马培之不寐病案
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奥氮平组(对照组)和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组(研究组),共观察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疗效显著,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5.7%和64.3%,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在1周末起效,对照组在2周末起效;治疗后1、2、4、6、8周末两组间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各周末TES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克服了抗抑郁药本身起效慢的缺点,且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许佳平
关键词:氟西汀奥氮平抑郁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