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英
- 作品数:17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发病时间在72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发病时间在72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丁苯酞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抗血小板聚集、强化他汀、活血化瘀等常规药物治疗,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丁苯酞治疗组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采用临床疗效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定法)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天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丁苯酞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疗效,安全副作用少,既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又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运动的能力。
- 谢艳李云燕王凤英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疗效观察NIHS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 2015年
-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塞患者30例,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在此基础上予GM1 40mg加入生理盐水150ml内静滴,每日一次,连用10天,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并记录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值分别为5.63、90.33,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GM1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李云燕金华锋谢艳冯小莉单红梅王凤英
- 关键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急性脑梗塞安全性
- 黛力新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药物控制焦虑抑郁状态,观察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紧张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2月~9月我院神经内科紧张性头痛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132例,随机分成2组,即治疗组65例用黛力新+美洛昔康,对照组67例用美洛昔康,进行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同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对其抑郁和/或焦虑状态进行治疗后(第2,4周)疗效的评价。结果:治疗组能显著减轻头痛程度;同时能显著降低HAMD及HAMA。结论:对紧张性头痛,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疗效快,副作用少。
- 李云燕王凤英冯小莉金华锋
- 关键词:紧张性头痛黛力新
- 自拟“平眩汤”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3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平肝熄风、健脾温阳、活血利水类中药配伍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手法复位结合平眩汤治疗;对照组以手法复位结合口服倍他司汀,30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BPPV的总有效率为95.53%,对照组为76.74%,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5)。需要手法复位次数减少明显(P<0.001)。结论:平眩汤配合手法复位是治疗BPPV的有效方法。
- 金华锋董卫华李云燕王凤英
- 关键词:手法复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患者,病情控制后均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焦虑评分(SAs)、抑郁情绪评分(HAMD)、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以及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P物质(S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神经肽Y(NPY)以及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差异显著,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SAS评分差异显著,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5-HT、NE、NPY、CRF、SP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能够提高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能力,这可能与帕罗西汀调节脑卒中患者体内NPY、CRF、SP神经肽水平有关。
- 李云燕金华锋谢艳冯小莉王凤英
-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0
- 2007年
-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对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67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即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组,对照组为单用帕罗西汀组,治疗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周末,研究组SD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治疗第4周末及第8周末,两组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在第2周末及第4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较单用帕罗西汀,具有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 王凤英朱燕燕王旸
- 关键词:躯体形式障碍帕罗西汀奥氮平
- 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10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王凤英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偏侧舞蹈病因CTMRI影像学检查
- 穴位敷贴治疗枕神经痛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枕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采用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美洛昔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5d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VAS评分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可有效缓解枕神经痛,且无不良反应,可达到与美洛昔康相当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谢艳李云燕王凤英
- 关键词:枕神经痛穴位敷贴VAS评分
- 孟河医家治疗偏头痛经验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近年来偏头痛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孟河医派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学科齐全、嫡传后学人数最多的中医流派之一。通过查阅费伯雄、丁甘仁、马培之等16位孟河医家17本医案、医集中偏头痛的病案75篇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孟河医家治疗偏头痛主要从风、从肝论治,善用化瘀祛湿及虫类药,强调分部论治、因人而异等。治疗以息内风、祛外风为主,重视活血化瘀、化痰利湿,使用频次最高的3味药为菊花、白芍、钩藤。孟河医家治疗偏头痛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对当今临证仍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 单红梅金华锋王凤英
- 关键词:医学流派孟河医家偏头痛中医药疗法
- 甲钴胺联合黛力新治疗丘脑痛的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商品名:黛力新)治疗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丘脑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甲钴胺联合黛力新治疗(n=30);对照组单独应用黛力新治疗(n=28)。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临床治愈率作为疗效评估指标。结果甲钴胺联合黛力新治疗组VAS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7.39±1.32,4.28±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P<0.001);黛力新组治疗前后分别为7.21±1.23,6.78±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P>0.05)。联合治疗组临床治愈19例,总有效率63.3%;对照组临床治愈8例,总有效率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2,P<0.01)。结论甲钴胺、黛力新联用治疗丘脑痛的疗效优于黛力新单药治疗。
- 王凤英李云燕冯小莉许佳平金华锋
- 关键词:丘脑痛脑卒中甲钴胺黛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