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分裂症
  • 2篇精神病
  • 2篇疾病
  • 2篇氨磺必利
  • 2篇必利
  • 1篇代谢
  • 1篇抑郁
  • 1篇脂代谢
  • 1篇治疗精神分裂...
  • 1篇舍曲林
  • 1篇双相
  • 1篇双相情感障碍
  • 1篇睡眠
  • 1篇睡眠质量
  • 1篇碳酸锂
  • 1篇碳酸锂治疗
  • 1篇糖脂
  • 1篇糖脂代谢
  • 1篇情感障碍

机构

  • 6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北京市房山区...

作者

  • 6篇王永红
  • 1篇葛晓立
  • 1篇张奎
  • 1篇程伟
  • 1篇刘振华
  • 1篇蔡海涛
  • 1篇郭艳梅

传媒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医药前沿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对照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5月北京市房山区精神卫生保健院收治的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氨磺必利治疗)与对照组(52例,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QT间期,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血清泌乳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PAN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PAN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38%)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QT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两组QT间期均长于治疗前,观察组QT间期均短于对照组;重复测量显示,两组QT间期时点、组间及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泌乳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泌乳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泌乳素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氨磺必利在改善症状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对患者心脏电生理过程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较小。
王永红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氨磺必利利培酮QT间期延长
住院精神病人合并躯体疾病的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精神病人伴发躯体疾病的特征,为临床及时处置危重症病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量表收集我院377例住院精神病人人口学资料、精神病学诊断、精神科药物使用情况、躯体疾病的诊断等相关资料。结果:本组诊断的精神分裂症304例(80.64%),精神科药物治疗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主,其中采用利培酮治疗225例(53.82%);无躯体疾病128例(33.95%),合并1种躯体疾病58例(15.38%),合并2种躯体疾病70例(18.57%),合并3种躯体疾病121例(32.10%);累计患病的种类共620例,以心血管疾病为最多,累计309例(49.84%),消化系统累计156例(25.16%),代谢及营养疾病累计77例(12.42%);以40~60岁为高度危险年龄段。结论:我院住院精神病人呈现四大特征:(1)住院周期长,年龄偏大,教育程度偏低;(2)无业者居多,婚姻的社会支持系统差;(3)以重性精神疾病分裂症为主,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4)合并躯体疾病的较多,高危年龄段为40~60岁;因此应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做好危重症的预案处理及做好家属的沟通等对策建议。
王永红王丽娟孔燕刘栋张景杰
关键词:精神病人躯体疾病
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观察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躁狂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98例BPD躁狂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奎硫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6%(48/49),高于对照组的81.63%(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RMS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BPD躁狂急性发作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躁狂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效果优于单用碳酸锂治疗。
王永红
关键词:奎硫平碳酸锂双相情感障碍睡眠质量
氨磺必利联合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联合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在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磺必利-奥氮平组(52例)和氨磺必利-阿立哌唑组(52例)。氨磺必利-奥氮平组采用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治疗,氨磺必利-阿立哌唑组采用氨磺必利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在治疗8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氨磺必利-阿立哌唑组治疗后8周阴性、阳性症状、PANSS总分、TC、TG、LDL-C、HDL-C、FBG、2hPG均低于氨磺必利-奥氮平组(P<0.05),MMSE评分、MoCA评分均高于氨磺必利-奥氮平组(P<0.05)。结论:应用氨磺必利+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患者能获得理想的疗效,可对糖脂代谢起到改善作用,并提高认知功能。
王永红
关键词: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奥氮平精神分裂症糖脂代谢
地质元素与精神疾病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地质元素和精神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地质元素与精神疾病总患病率、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情感性精神障碍患病率、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之间的关联。考虑到地质元素和地域环境有关,又分为平原、丘陵、山区三种地质条件统计分析。结果 (1)精神疾病和镁、锂存在负相关,而和锌、铜存在正相关。(2)镁、锂对精神疾病的负相关,既表现为单独作用,也表现为和锌、铜比值上。(3)镁、锂、锌、铜对精神疾病的影响在山区、丘陵作用小,在平原地区作用大。(4)镁、锂、锌、铜对精神疾病的影响中,未见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可见对总患病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影响。尤其是精神发育迟滞更易受到镁、锂、锌、铜的影响。结论镁、锂、锌、铜在平原地区对精神疾病显示明显作用。精神疾病和锂、镁存在负相关,与锌、铜存在正相关。精神发育迟滞最容易受到元素影响,而精神分裂症不受元素影响。本课题提出高锌可能对精神疾病存在促发作用。
张奎刘振华王永红程伟蔡海涛杜学永王砚英郭艳梅葛晓立
关键词:精神疾病
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应用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ANSS评分及CG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NSS评分及CGI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应用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药物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王永红王海涛赵飞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舍曲林抗精神病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