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奎
-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房山区精神卫生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职业技能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分析持续的职业技能训练对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6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持续3年的职业技能训练,训练6、12、24及36个月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量表进行评定。结果:65例患者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在治疗6、12、24及36个月时与治疗前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0.01);SSPI总分及各分量表分、ITAQ评分在治疗6、12、24及36个月时与治疗前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0.01)。结论:职业技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
- 张奎闫佳宁孙爽
- 关键词:职业技能训练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社会功能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及自制问卷对161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SSPI中日常生活能力因子与除心理、精神信仰领域外其他领域存在正相关;动性和交往因子与除生理、心理领域外其他领域存在正相关;社会性活动技能因子与所有领域都存在正相关(P <0. 05或P <0. 01)。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 张奎丁金伯
-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生活质量
- 对接受职业技能训练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宣教的效果探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对接受职业技能训练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北京市房山区精神卫生保健院接受职业技能训练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48)。在对两组患者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宣教,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与ITAQ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ITAQ评分及PANSS评分的总分相比,P>0.05。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其PANSS评分的总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对接受职业技能训练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宣教可显著改善病情,提高其自知力。
- 汤敬伟李春梅张奎
- 关键词:职业技能训练
- 职业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职业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脱落15例。两组患者均开展药物治疗、简单工娱治疗,研究组增加职业康复训练项目。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分别于入组时、中期、结束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疗程6个月。结果研究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减分值均大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MRSS总分、依赖量表分、活动能力量表分、社交量表分、症状量表分减分值均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职业康复训练能更加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减缓精神衰退,进而实现疾病及功能的全面康复。
- 张奎李征丁金伯杜学永闫佳宁
-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职业康复精神症状社会功能
- 初中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初中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青少年行为自评量表(YSR)与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以现况整群抽样方法对49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EMBU中F2、F3、F5、F6、M3、M4因子分高于女生(P<0.05),女生M1高于男生(P<0.05)。EMBU与YSR相关性分析,男生F1、M1与退缩、注意、攻击、内向及外向因子呈负相关,M1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F2、M4与焦虑抑郁、注意、违纪、攻击、内向、外向因子呈正相关;F3、M2与焦虑抑郁、违纪、攻击、内向、外向因子及总分呈正相关;F5与除体诉、思维问题外其他因子呈正相关,M3与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女生F1与总分及各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M1与除思维问题、违纪问题外其他因子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F2与除躯体主诉、思维问题外其他各因子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M2、M3、M4与总分及各因子均呈正相关(P<0.05),F3与退缩、社交问题、违纪、攻击、外向因子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F5与除躯体主诉外其他因子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F6与除躯体主诉、思维问题、注意问题外其他因子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初中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 张奎郑毅郭栋丁金伯
- 关键词: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
- 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行为问题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对比分析寄宿与非寄宿学校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差异。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及自制调查工具,以现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寄宿学校初中生655人和非寄宿学校初中生50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CBCL结果显示,寄宿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15.2%,非寄宿学生检出率10.1%;两组间性别比较,仅女孩在体诉、焦虑强迫(t=3.726,2.963;P<0.01)及抑郁退缩因子(t=2.479;P<0.05)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寄宿环境中的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寄宿环境中的初中生,两组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出现存在性别,年级差异。
- 张奎郑毅郭栋丁金伯
- 关键词:初中生寄宿儿童行为量表
-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研究
- 2019年
- 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首次在北京市房山区精神卫生保健院职康站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职业技能培训。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然后,对比在不同时间内两组患者的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的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病情总估计、物质生活维度、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和社会功能维度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时,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总积极因素、病情总估计、心理功能维度和社会功能维度的评分均较高,其总消极因素的评分较低(P <0.05);两组患者的物质生活维度和躯体功能维度的评分相比,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 汤敬伟李春梅张奎
- 关键词:健康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精神分裂症
- 地质元素与精神疾病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地质元素和精神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地质元素与精神疾病总患病率、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情感性精神障碍患病率、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之间的关联。考虑到地质元素和地域环境有关,又分为平原、丘陵、山区三种地质条件统计分析。结果 (1)精神疾病和镁、锂存在负相关,而和锌、铜存在正相关。(2)镁、锂对精神疾病的负相关,既表现为单独作用,也表现为和锌、铜比值上。(3)镁、锂、锌、铜对精神疾病的影响在山区、丘陵作用小,在平原地区作用大。(4)镁、锂、锌、铜对精神疾病的影响中,未见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可见对总患病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影响。尤其是精神发育迟滞更易受到镁、锂、锌、铜的影响。结论镁、锂、锌、铜在平原地区对精神疾病显示明显作用。精神疾病和锂、镁存在负相关,与锌、铜存在正相关。精神发育迟滞最容易受到元素影响,而精神分裂症不受元素影响。本课题提出高锌可能对精神疾病存在促发作用。
- 张奎刘振华王永红程伟蔡海涛杜学永王砚英郭艳梅葛晓立
- 关键词:精神疾病
- 职业劳动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职业劳动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42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1例,共脱落15例。两组患者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参加简单工娱治疗,研究组增加职业劳动技能训练项目。实验前后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I-74)评估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入组时NOSIE、PANSS、GQOLI-74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时NOSIE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及病情总估计分值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QOLI评分中心理功能、社会功能2个功能维度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职业劳动技能训练可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张奎李征杜学永闫佳宁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