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贇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康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他汀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颈动脉
  • 3篇梗死
  • 3篇伐他汀
  • 3篇阿托
  • 3篇阿托伐他汀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颈动脉粥样硬...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地平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丁苯酞氯化钠...
  • 1篇动脉结构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炎

机构

  • 7篇太康县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7篇张贇
  • 3篇李生俊
  • 1篇郭志松
  • 1篇曾西
  • 1篇段金平
  • 1篇王丹丹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降脂通络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疗效被引量:3
2016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中沉积的脂质逐步形成斑块的发展过程,最易受累的部位是颈动脉[1]。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其引起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斑块脱落形成栓子,造成颅内动脉的栓塞。动脉粥样硬化型(arteriosclerosis,AT)是脑卒中新的病因分型的一种,具有颅内外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表现,
卢仁凯聂方华张贇李生俊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钙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n=73)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n=73)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组均治疗14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估2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并对2组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与ADL评分及ET-1与NO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ADL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张贇卢仁凯聂方华郭志松曾西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内皮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
2017年
目的分析研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字母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43/4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21%(33/4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χ~2=6.8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C反应蛋白以及IL-6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炎症水平,且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张贇聂方华卢仁凯
关键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老年高血压
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非特异性闭塞性脑动脉炎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非特异性闭塞性脑动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非特异性闭塞性脑动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5 a内复发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非特异性闭塞性脑动脉炎有良好疗效,复发率低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张贇聂方华卢仁凯
关键词:脑动脉炎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6年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致的脑梗死患者50%~70%遗留严重的残疾,增加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1]。研究[2]报道,血液黏滞度增高、炎症状态、凝血机制及纤溶系统异常有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关系紧密。纤维蛋白原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炎性因子,且直接参与血栓的形成[3]。
卢仁凯聂方华张贇李生俊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
PSA三联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PSA)三联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SA组、SA组...
张贇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流速度
文献传递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3—2013-12收治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文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0.9%氯化钠250mL静滴,1次/d。2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治疗后14d、28d、90d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智能状况,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MoCA评分、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2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卢仁凯王丹丹张贇聂方华李生俊段金平
关键词:醒脑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