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旭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药房
  • 1篇药房管理
  • 1篇药品
  • 1篇药学
  • 1篇药学服务
  • 1篇医院门诊
  • 1篇医院门诊药房
  • 1篇医院药房
  • 1篇质量风险管理
  • 1篇上尿路
  • 1篇上尿路结石
  • 1篇肾上腺素
  • 1篇肾上腺素能
  • 1篇肾上腺素能Α
  • 1篇受体
  • 1篇受体阻滞剂
  • 1篇碎石
  • 1篇碎石后
  • 1篇碎石术
  • 1篇损耗率

机构

  • 5篇安徽省宣城市...

作者

  • 5篇倪旭
  • 1篇李海霞
  • 1篇孙婷婷
  • 1篇郑润
  • 1篇刘小芳
  • 1篇张年宝
  • 1篇陈铭

传媒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健康之路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质量风险管理在医院药房退药环节的应用
2018年
目的:探究质量风险管理在医院药房退药环节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于我院实行药物治疗的86例患者视为研究主体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参照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退药管理,观察组患者实行质量风险退药管理,对比2组特殊退药事件发生率及退药再利用率。结果:从特殊退药事件发生率指标来看,观察组为2.33%与对照组20.93%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退药再利用率指标来看,观察组为97.67%与对照组76.74%相比二者较为明显,2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药房退药实行质量风险管理的效果良好,能大大降低特殊退药事件发生率提高退回药品可再回收利用率。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及推广。
倪旭
关键词:质量风险管理医院药房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2018年
探究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门诊药房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起,医院门诊药房实施精细化管理,以2016年1月至12月为对照阶段,2017年1月至12月为观察阶段,对比两个阶段门诊药房的工作质量。结果:观察阶段的人均日调剂量大于对照阶段,而单方调剂时间及取药等待时间短于对照阶段,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8.80%,对照组为80.40%,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药房实施精细化管理,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值得采纳应用。
倪旭
浅谈药品损耗情况及管理措施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进一步提高该院药品管理水平,降低药品报损率。方法对该院2006~2010年药品损耗状况和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降低药品报损率的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该院通过对药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药品损耗率由2006年的0.21%降至2010年的0.03%,但是关于药品超过有效期的损耗仍在70%左右,药品的破损和患者退药两方面的损耗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4.3%升至24.72%,这方面的损耗是以后需加强管理的重点。结论该院的药品耗损率逐年呈下降趋势,但是还有进一步降低损耗的空间,只要对药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药品损耗率能降低到最有效程度。
祝子明李海霞倪旭孙婷婷
关键词:损耗率
运用品管圈缩短药房的取药时间
2016年
缩短药房高峰时段取药时间,提高护患满意度。方法 运用品管圈手法,对我院药房高峰段取药时间、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要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分阶段进行实施与检讨,比较、分析活动前后药房的平均取药时间。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药房高峰期护患人员的平均取药时间由活动前的12.32分钟缩短到活动后的6.10分钟,目标达标率为103.67%,进步率达50.49%,药师在品管手法、团队凝聚力、责任感等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等方面值得推广应用。
季茜之倪旭刘小芳祝子明陈铭郑润
关键词:品管圈药学服务
α1受体阻滞剂用于上尿路结石体外碎石后石街排石治疗的临床药学评价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对比坦索罗辛及特拉唑嗪用于上尿路结石体外碎石后石街保守排石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尿路结石行体外碎石治疗后发生输尿管下段石街患者共77例,依所服用α1受体阻滞剂种类分为坦索罗辛组42例及特拉唑嗪组35例,对比分析两组排石疗效以及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坦索罗辛组结石排出率为80.95%(34/42),显著高于特拉唑嗪组的60.00%(21/35)(P<0.05);坦索罗辛组平均肾绞痛发作频次为0.50次,显著低于特拉唑嗪组为2.11次(P<0.05);坦索罗辛组平均肾绞痛最长持续时间为0.71 h,显著低于特拉唑嗪组的1.78 h(P<0.05);坦索罗辛组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9.52%(4/42)、心悸发生率为11.90%(5/42)、晕厥发生率为0.00%,均显著低于特拉唑嗪组的31.43%(11/35)、34.29%(12/35)、11.43%(4/35)(P<0.05)。结论坦索罗辛用于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石街的保守排石疗效显著优于特拉唑嗪,同时具有较低的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倪旭张年宝
关键词:尿路结石碎石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