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红坡

作品数:12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定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胸腔
  • 3篇胸外
  • 3篇胸外伤
  • 3篇切开
  • 3篇切开复位
  • 3篇切开复位内固...
  • 3篇切开复位内固...
  • 3篇重症
  • 3篇重症胸外伤
  • 3篇外伤
  • 3篇疗效
  • 3篇内固定
  • 3篇内固定术
  • 3篇肋骨
  • 3篇肋骨骨折
  • 3篇骨折
  • 3篇固定术
  • 3篇复位
  • 3篇复位内固定
  • 3篇复位内固定术

机构

  • 11篇定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师苹
  • 11篇杨红坡
  • 1篇张海红

传媒

  • 4篇河北医学
  • 3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益寿宝典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奥司明治疗女性特发性水肿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口服微粒化地张韶龙奥司明治疗女性特发性水肿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临床收治的179例女性特发性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n=103例)及地奥司明治疗组(n=76例),地奥司明治疗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微粒化地奥司明片,每次900mg,每日两次。分别在治疗后7d、15d、30d、60d及停药后30d进行小腿周径测量,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常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60d后有57例症状消失或基本恢复正常,37例仍有胀痛不适但较前明显减轻,9例无明显变化。随访30d有31例较停药前有所加重。地奥司明治疗组患者在治疗60d后有49例症状消失或基本恢复正常,23例仍有胀痛不适但较前明显减轻,4例无明显变化。随访30d有17例较停药前有所加重。两组间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差差异(P<0.05)。结论:口服微粒化地奥司明对女性特发性浮肿的近期疗效明确,安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师苹杨红坡张韶龙
关键词:特发性浮肿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莫沙必利、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莫沙必利、甲钴胺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48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B组给予甲钴胺500μg,3次/d,加莫沙必利5mg,3次/d,饭前30min服用。A组在B组基础上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片,2次/d。疗程均为21d。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3.75%(45/48)明显高于B组的77.08%(37/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师苹杨红坡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莫沙必利
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5年
目的提高对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认识。方法通过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果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常伴有大量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一种间叶性肿瘤。结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独特的间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肺部,发生于颈者罕见,需依靠病理组织学确诊,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治疗首选。
师苹杨红坡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头颈部肿瘤病例报告
胸腔镜手术对胸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清扫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患者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7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术后第1天引流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能够在提高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效果的同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且具有手术时间短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杨红坡师苹
关键词:胸段食管癌胸腔镜手术淋巴结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重症胸外伤疗效的研究
杨红坡师苹张海红李哲恒屈银辉
近年来,胸外伤肋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其中主要为重症胸外伤、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极易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循环功能紊乱,病情复杂,易出现病情变化,甚至危及生命。该课题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创伤小,手术...
关键词:
关键词:肋骨骨折胸外伤内固定术治疗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研究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治疗重症胸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入的以多发肋骨骨折为主症的重症胸外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手术组42例,对照组64例。手术组患者接受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资料,诸如,年龄,性别,肋骨骨折数,入院时、治疗后2h、24h、48h、72h的疼痛指数,镇痛药用量,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病例患者性别、年龄、平均肋骨骨折数、入院时疼痛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较对照组治疗后2h疼痛指数(5.45±0.94vs.6.81±0.99,P=0.004)、治疗后24h疼痛指数(4.67±1.03vs.5.94±1.15,P=0.000)、治疗后48h疼痛指数(3.93±0.92vs.5.75±1.29,P=0.000)、治疗后72h疼痛指数(2.83±0.96vs.5.45±1.25,P=0.000)均变小,镇痛药用量(P=0.000)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率(9vs.37,P=0.027)降低,住院天数(11.14±1.84vs.17.41±7.72,P=0.004)缩短。结论:较保守治疗而言,在治疗重症胸外伤时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减少肺部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杨红坡师苹张海红李哲恒屈银辉
关键词: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重症胸外伤
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或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与比较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与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1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控制血糖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36例,B组37例和C组37例。A组予甲钴胺+维生素B1;B组予α-硫辛酸+甲钴胺+维生素B1;C组予依帕司他+甲钴胺+维生素B1。均连续3周给药,对治疗前后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总有效率77.77%,B组有效率94.59%,C组有效率91.89%;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SNCV)3组间进行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维生素B1与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维生素B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功能,且明显优于甲钴胺加维生素B1治疗,但从经济学考虑首选依帕司他。
师苹杨红坡
关键词:依帕司他甲钴胺周围神经病变
双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效果分析
2020年
观察探讨双孔法胸腔镜手术对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集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和对照组,每组各平均分得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双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肠胃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和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使用双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确切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红坡师苹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
开胸术后患者发生胸腔感染的高危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开胸术后并发胸腔感染的高危因素加以分析总结,以期指导临床预防工作,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共90例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记录其年龄、手术时间、术前肺功能、术前抗生素预防应用情况、引流管留置时长、肺部病灶蔓延、术后创口污染,分析记录结果。对全部患者胸腔内液体标本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90例开胸术后患者胸腔感染率为13.3%(12/90),患者是否高龄和术前有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个因素,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肺功能情况、术后原发病灶有无扩散蔓延和术后创口有无污染三个因素与术后胸腔感染相关性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为术后胸腔感染主要病原体。结论:患者术前肺功能情况、术后原发病灶有无扩散蔓延和术后创口有无污染为开胸术后患者胸腔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工作中应对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水平。
杨红坡师苹李哲恒屈银辉
关键词:开胸术胸腔感染高危因素病原分析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开胸肺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杨红坡师苹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疼痛微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