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伟胜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流感病毒性肺炎22例CT影像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分析成人病毒性肺炎CT影像表现,为肺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检查并确诊为流感病毒性肺炎的22例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分析成人病毒性肺炎的医学影像学表现.结果 基于胸部CT检查结果,54.5%的患者被诊断为间质性肺炎,其中8例无胸腔积液,4例有胸腔积液;肺炎病变部位双侧9例,单侧肺炎病变3例.36.37%的患者被诊断为支气管肺炎;9.09%的患者被诊断为隐源性兼机化性肺炎.经支气管镜检查,22例患者肺不张的发生部位:左侧肺病变比例稍高于右侧肺,两侧肺的上叶和下叶病变比例较高,肺下叶比肺上叶严重;在患者出现肺部阴影后,病变在2 ~ 10 d内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主要表现为原始肺叶处的斑片状阴影扩大,同时,其他肺野出现新斑片状阴影,部分相互融合,且积液量随病情进展而增多,90.9%的患者在发病20 d后病情好转,肺部阴影开始逐渐消散、吸收.结论 病毒性肺炎的一般CT影像学表现为患者双侧肺叶有毛玻璃样影出现,这是与典型细菌感染性肺炎的重要区别,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和其他检查方法,则能够进一步提高病毒性肺炎的正确诊断率,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陈恩炎曾伟胜彭晓容
- 关键词:病毒性肺炎成人
- 胆石性肠梗阻CT诊断及临床意义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究分析胆石性肠梗阻CT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 20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采用CT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例患者经CT诊断均确诊为胆石性肠梗阻,其检出率为100.00%;CT诊断不完全性肠梗阻检出率为75.00%,完全性肠梗阻检出率为25.00%,回肠位置结石检出率为55.00%,空肠位置结石检出率为35.00%,十二指肠与胆囊均存在结石检出率为10.00%,与病理诊断的70.00%、30.00%、50.00%、40.00%、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检出率、胆囊-结肠瘘检出率、胆囊-十二指肠-结肠复合瘘检出率与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的结石直径以及瘘口直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胆石性肠梗阻的价值较高,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实施。
- 曾伟胜黄育鑫陈恩炎黄瑞雪
- 关键词:胆石性肠梗阻CT
- 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随后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比较多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斑块定量测量结果。结果 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95例。多层螺旋CT对疾病类型诊断正确率:心绞痛型为97.44%,心肌梗死型为97.62%,无症状心肌缺血型为92.86%。多层螺旋CT对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6.84%、86.67%、3.16%、13.33%。多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定量测量的管腔面积、斑块面积、血管横截面积、血管重塑指数、偏心指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显示心室壁的结构和形态,及时发现病变和评估心功能状态,可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林杰曾伟胜陈奕州
- 关键词:冠心病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