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志
-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螺带搅拌桨在高粘非牛顿流体中的特性被引量:4
- 1991年
- 本实验在φ175×450有机玻璃罐中,用羧甲基纤维素(CMC)和黄单胞多糖(xanthan)溶液,分别研究了螺带搅拌桨的混合时间、功率消耗和液相体积氧传质系数,并与透平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对高粘非牛顿流体、螺带搅拌桨在混合和传质方面均优于透平桨,是搅拌非牛顿流体较理想的搅拌器。
- 尚长友杨守志
- 关键词:非牛顿流体传质
- 液固搅拌槽中固、液相停留时间分布被引量:6
- 1991年
- 本文以海沙和自来水为介质研究了在标准搅拌槽内影响固液两相停留时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以便比较两相之间的差异,并利用双区模型描述出口流体中固体和液体的停留时间分布。对所建立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值后,建立了模型参数与搅拌雷诺数、固体颗粒浓度及搅拌槽几何参数之间的关联式。
- 郭灵虹杨守志
- 关键词:搅拌槽多相反应器
- 环流反应器和搅拌槽传质特性的分析被引量:3
- 1994年
- 本文测定了提升管为单段和提升管分为三段的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的液相体积氧传质系数,在螺带式搅拌桨区应器中测定了液相体积氧传质系数和功率消耗,实验体系为模拟生物发酵液非牛顿流体特性的核甲基纤维素水溶液,本文还从液相体积氧传质系数及单位液相体积的功耗所产生的氧传质效果方面对提升管不分段和提升管分为三段的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与螺带式搅拌反应器进行了比较。
- 李国庆杨守志蔡昭铃陈家镛
- 关键词:环流反应器搅拌槽传质
- 生物化学反应工程 第二讲 生化反应器理论被引量:1
- 1991年
- 一、引言生化反应器的设计是一个总体优化的问题。因为生物产品的制造包括上、下游等多道工序,发酵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因此,一个工序的优化尚需服从全系统的优化条件。此外,反应器的设计尚需考虑操作方便、易控制、易消毒、易消泡、高传热能力、高供氧能力、不易染菌等因素。
- 杨守志
- 关键词:生物化学反应生化反应器
- 由纤维素制取单细胞蛋白的反应机理模型被引量:3
- 1992年
- 对灰黄链霉菌№.107利用纤维素制取单细胞蛋白的生化过程,提出了一个简化的机理模型、并建立了一个含4个状态变量的状态方程组的数学模型,其中包含9个待优化的参数.根据现有的实验数据,借助VAX-ll/780计算机的STYR/OPT库的优化程序,确定了这9个参数,并对模型内多组分不同的动力学表达式进行了比较.对实验模拟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 周怡杨守志薛茂杰查金荣李佐虎
- 关键词:单细胞蛋白纤维素降解
- 气体提升搅拌反应器中固体粒子浓度分布的研究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对气体提升内环流反应器气液固三相体系中固体粒子浓度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实验体系为空气-水-海砂.用光导纤维传感器测得中心提升管外环形室及顶部鼓泡层内固体粒子浓度的分布曲线.并建立了环形室内固体粒子浓度轴向分布的数学模型及鼓泡层中心喷射区固体浓度分布的经验模型.
- 王玉春杨守志
- 关键词:数学模型
- 高粘度发酵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环流式的高粘度发酵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其主要特点是在反应器的罐体内设有多段提升管。该反应器与传统机构搅拌发酵罐比较,具有投资低,加工容易,节省能耗(节能30%),维修方便,操作稳定,不易染菌,液体混合良好...
- 杨守志蔡昭铃康瑞娟王玉春孙新志刘文发徐承芳邵葵尚长友邱宏伟李国庆郑之明
- 文献传递
- 短梗霉多糖发酵过程特征的研究被引量:5
- 1990年
- 本文针对短梗霉多糖发酵过程,经研究建立了基于逻辑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的动力学模型: dX/dt=px(1-X/X_m) dP/dt=m_1X+m_2(dX/dt) dS/dt=-b_1X—b_2(dX/dt)-b_3(dP/dt) 其流变特性由初始时的牛顿流体转变为典型的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并遵从指数方程,即:τ=γn随发酵过程进行,发酵液的表观粘度增大,体积氧传质系数减小。搅拌转速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体积氧传质系数。流变指数n、稠度系数K、气液传质系数KLa与菌体浓度X、多糖浓度P、搅拌转速N及表观粘度η。间分别有如下经验方程: K=1.2×10^(-20X^(2.43) n=0.461(P/P_m)^(0.07)(X/X_m)^(0.0216) (kLaDi^2)/D=1.48×10~4((D_1N^2)/g)^(0.71)((η_w)/(η_a))^(0.15)
- 邱宏伟杨守志
- 关键词:短梗霉微生物多糖发酵
- 三相流化床中液体返混系数的关联
- 1989年
-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关于三相流化床中液体返混系数的关联式.返混系数的大小可藉流体的湍流性质以及反应器的几何参数予以描述.对国内外近年发表的数据关联的结果可表示为P(?)_L=3.31(Fr~#)^(0.35),与理论式非常接近:其中Fr~#=(1+u_e/(?)_G+(?)_L)~2((?)_L/(?)_G+(?)_L)((?)_L^2)/gd_r上式覆盖了Fr~#的六个数量级的宽广范围,相关系数R=0.98,关联结果相当好.
- 杨守志
- 关键词:流化床
- 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的液相轴向返混被引量:2
- 1994年
- 在55L工作体积的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用羧甲基纤维素(CMC)溶液模拟生物发酵液的粘性非牛顿流体行为,研究了表观气速及流体物性等参数对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液相在上升段及下降段区域中轴向返混系数的影响,并与其他作者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 李国庆杨守志蔡昭铃陈家镛
- 关键词:气升式反应器非牛顿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