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丽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SSP)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我校2016级两个护理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将两个班分别作为试验组(56人)和对照组(57人),试验组采用SSP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干预后对研究对象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并对干预前后护生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外科护理学成绩分别为(76.38±9.95)分和(70.63±8.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所有护生均认为SSP教学法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且所有护生均喜欢此种教学方式,而对照组护生认为传统教学法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者和喜欢此种教学方式者均不足100%;试验组护生在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增强沟通交流能力、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临床决策能力、明确个人职业定位和专业发展趋势方面的护生认可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SSP教学法更能提升高职护生学习成绩,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增强护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临床决策等能力,使护生明确个人职业定位和专业发展趋势。且其在高职护理教学中作为重要辅助教学之一,可有效解决职业标准化病人缺乏窘境。
- 张明月王晓辉许慧红杨晓丽赵岫雯陆欣
- 关键词:学生标准化病人高职教育外科护理学教学教学效果
-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格培育模式
- 2016年
- 人格培育是指对个体的人格按照预设目标进行塑造的教育活动过程。大学时代是学生人格重塑的关键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仅要求专业知识的突出,更需要人格魅力的卓越。作者在十年的高职学生人格培育工作的实践中,进行了方法与路径的探索,反思了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格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试图在新形势下找到基于高职学生人格特征现状和职业定向的人格培育路径,从而论证探索的有效性和方法的可行性,为高职学生人格培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 杨晓丽
-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格培育
- 西部地区职业院校教学保障机制研究
- 2015年
- 十八大以来,国家从政策层面提升了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很大一批职业院校获得了长足发展。由于职业院校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凸显,新一轮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急趋紧迫性。文章深入调查,以教学互补为着眼点、教学回到行业需求为目标,理清症结,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 杨晓丽
-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堂教学
- 西南多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心理困惑的几点思考
- 2015年
-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扎实能干、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人才.然而,由于各种社会因素与高职学生自身原因的交互影响,导致他们出现各种心理困惑.应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对症下药,及时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确保职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 杨晓丽
-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