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伟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汉高华威电子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电子电信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3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苯酚
  • 2篇电子封装
  • 2篇晶体管
  • 2篇基型
  • 2篇固化剂
  • 2篇硅锗
  • 2篇封装
  • 1篇等离子体
  • 1篇引线
  • 1篇引线框
  • 1篇引线框架
  • 1篇引线框架材料
  • 1篇增韧
  • 1篇增韧改性
  • 1篇粘附
  • 1篇粘附性能
  • 1篇三苯
  • 1篇三苯基
  • 1篇三苯基膦
  • 1篇树脂

机构

  • 9篇汉高华威电子...
  • 4篇江苏工业学院
  • 3篇安徽工业大学

作者

  • 9篇谭伟
  • 5篇吴娟
  • 4篇李锦春
  • 4篇杜新宇
  • 3篇朱其仁
  • 3篇王丽娟
  • 2篇裴立宅
  • 2篇赵海生
  • 1篇俞海云
  • 1篇吴晓京
  • 1篇李越生
  • 1篇张昕
  • 1篇刘立龙
  • 1篇丁东
  • 1篇陈海燕
  • 1篇周芳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稀有金属与硬...
  • 1篇电子元件与材...
  • 1篇石油化工
  • 1篇电子与封装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09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及由此制得的产品,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利用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法对待处理件进行表面处理,其中所述等离子体为一氧化碳和/或二氧化碳等离子体,所述的待处理件为金属或镀有该金属的制品。本发明还提供了用所述方法得到的经...
吴晓京刘立龙张昕李越生谭伟
文献传递
核壳橡胶在环氧模塑料中分散及增韧改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应用于环氧模塑料时,核壳橡胶的团聚在正常挤出工艺过程中无法再次分散,它的团聚使得环氧模塑料塑封后的塑封体在CSAM图像中产生黑点。将核壳橡胶与表面活性剂在树脂体系中进行混合预搅拌,能够有效地将已打散的核壳橡胶粒子完全隔离开,从而达到分散核壳橡胶粒子的目的。分散好的核壳橡胶在环氧模塑料中能够提高塑封料的飞边性能,降低塑封料的模量,对应力的吸收有促进作用,从而提高环氧模塑料的可靠性。
周芳谭伟吴娟丁东秦苏琼
关键词:环氧模塑料增韧改性
电子封装固化剂苯酚-芳烷基型树脂的合成被引量:1
2009年
以苯酚和对苯二甲醇为单体、浓盐酸为催化剂,经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合成了苯酚-芳烷基型树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等技术分别对产物的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经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得到的苯酚-芳烷基型树脂为苯酚邻、对位取代的混合物;随苯酚用量的增加,苯酚-芳烷基型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减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逐渐变窄。与线型酚醛树脂相比,苯酚-芳烷基型树脂中的羟基数量较少,与环氧树脂固化后所剩的羟基数量更少,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塑封料具有优良的耐湿性,24h的吸水率小于0.07%。
王丽娟李锦春朱其仁杜新宇谭伟吴娟
关键词:苯酚固化剂
锗纳米针状结构的制备与表征
2009年
以锗、二氧化锗为原料,铜片为沉积衬底,通过水热沉积过程制备出了锗纳米针状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典型的针状特征,其长度大于10μm,由单晶锗和无定形锗氧化物外层所组成。运用金属催化气-液-固和氧化物辅助生长机理,解释了锗纳米针状结构的形成与生长。
裴立宅赵海生谭伟
一维硅锗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
2007年
一维硅锗纳米复合材料,主要包括硅锗纳米线异质结与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等性能,易与现代以硅为基础的微电子工业相兼容,所以在纳米器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重视。总结了一维硅锗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的制备方法,重点评述了在纳米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并对其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裴立宅赵海生谭伟俞海云
关键词:硅锗
三苯基膦催化环氧-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研究
2009年
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在等温和动态条件下,对在三苯基膦催化作用下环氧树脂NC—3000L和酚醛树脂xy—lok体系的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化度低于80%时,体系的固化反应符合Kamal自催化动力学模型;随着反应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固化度高于80%时,固化反应由化学动力学控制转变为以扩散控制为主。分别建立了该固化体系在固化度为80%前后的反应动力学方程。体系在动态固化时的反应活化能为75.04kJ/mol。
陈海燕李锦春谭伟杜新宇吴娟
苯酚-亚联苯型酚醛树脂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7
2009年
以苯酚及4,4′-二(氯甲基)联苯为单体,盐酸作催化剂经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合成了苯酚-亚联苯型酚醛树脂。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与热失重分析(TGA)对产物的结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耐热性进行了表征与测定。结果表明:经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所得到的苯酚-亚联苯型酚醛树脂系邻、对位取代的混合物。随着苯酚用量的增大,苯酚-亚联苯型酚醛树脂的相对分子量逐渐减小,分子量分布逐渐变窄。产物耐热性能优异,起始分解温度能达到340℃。
朱其仁李锦春王丽娟杜新宇谭伟吴娟
关键词:酚醛树脂
低吸湿性电子封装苯酚-芳烷基型固化剂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1
2009年
以苯酚和对苯二甲醇为单体,盐酸为催化剂,经缩合反应,合成了苯酚-芳烷基型固化剂。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分别对固化剂分子结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研究了投料比对固化剂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以及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苯酚与对苯二甲醇的摩尔比(r)的增加,分子量减小、分子量分布变窄、黏度下降。实验结果还发现,当黏度为0.534Pa.s时,产物用作电子封装模塑料(EMC)的固化剂,其固化物具有较低的吸湿率、较短的凝胶时间。
王丽娟李锦春朱其仁杜新宇谭伟吴娟
关键词:固化剂电子封装
一维硅锗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
一维硅锗纳米复合材料,主要包括硅锗纳米线异质结与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等性能,易与现代以硅为基础的微电子工业相兼容,所以在纳米器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重视.总结了一雏硅锗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的制备方法,重点评述...
裴立宅赵海生谭伟俞海云
关键词:硅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