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林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元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引导下肺穿刺对肺外周占位75例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在肺外周占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诊断不明肺外周病变75例,CT机引导下,活检针穿刺抽取病变组织固定后送病理检验。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病变定性诊断准确率98.6%(74/75),气胸发生率4%(3/75),出血发生率4%(3/75),均治愈。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能帮助不明肺外周占位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何兴明王思林
- 关键词:CT引导肺穿刺
- 常规胸部X线片和CT扫描对驾驶员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总结常规胸部X线片和CT扫描对驾驶员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寻找伤情轻重的直接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5例因车祸至胸部外伤的驾驶员的临床资料,均采用X线片和CT扫描进行检查,并研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85例患者中,均有皮肤软组织挫伤,不同程度肋骨骨折65例,肺损伤并血气胸48例,皮下气肿42例,胸膜伤24例,创伤湿肺22例,纵隔外伤18例,肺不张15例;伴发脑损伤32例,椎体骨折23例。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上,X线片可较好地反映肋骨骨折数目及错位情况,与CT扫描比较,检出率高;另一方面,CT扫描对肺损伤的诊断较X线片具有较大优势。结论 X线片与CT扫描在胸部外伤的检查中可以取长补短,二者结合诊断能有效地降低疾病漏诊率。
- 王汉孙兴龙何兴明王思林
- 关键词:X线片CT扫描胸部外伤驾驶员
- 32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MSCTA特征探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32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IAD)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表现与分型,以增加对该病的诊断正确率,有效降低该病误诊及漏诊率。方法:总结讨论我院32例SISMIAD的MSCTA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采用Sakamoto分型:Ⅰ型13例、Ⅱ型9例、Ⅲ型7例、Ⅳ型3例。32例肠系膜上动脉管径均增粗并见真假腔,内膜钙化斑内移6例,管腔内密度增高28例,血管周脂肪密度模糊、增高8例,破口距离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21.6±5.4)mm,破口大小(3.2±0.3)mm。结论:MSCTA能够清楚显示SISMIAD的表现和分型,利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有效降低该疾病的误诊及漏诊率,有利于该疾病的临床管理,MSCTA是诊断和鉴别诊断SISMIAD首选影像学检查,值得临床采用。
- 陶中宁陈艳王思林
-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动脉瘤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 假性肠梗阻的影像诊断及价值分析(附11例报告)
- 2011年
- 目的探讨假性肠梗阻的影像诊断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假性肠梗阻11例,采用腹部X线摄片、CT及造影等检查。结果 1例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施行剖腹探查未见有阳性征象,10例诊断为假性肠梗阻,均行保守治疗好转出院。结论早期及动态影像检查对假性肠梗阻的诊断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 何兴明王思林邝鱼
- 关键词:假性肠梗阻影像诊断机械性肠梗阻X线摄片剖腹探查保守治疗
- Revolution CT血管成像DSCTA对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研究分析Revolution CT血管成像DSCTA对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为诊断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自2023年1月1日—2023年11月1日在某院接受诊治的冠状动脉瘘患者11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诊断方式进行分组,所有实施冠脉造影诊断患者为对照组,Revolution CT血管成像DSCTA诊断为观察组,有57人均做了这2项检查且间隔5天或以上,将所有患者均以微创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瘘结扎手术的临床最终治疗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2组诊断结果,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病理诊断关系,采用χ^(2)比较2组2种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2组对冠脉的侧别及病变区域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漏诊率为1.75%(1/57),较对照组的12.28%(7/57)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冠脉造影的真阳性41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7例,真阴性6例。观察组冠脉造影的真阳性46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5例,真阴性5例。观察组的灵敏度为90.20%,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89.47%,分别较对照组的85.42%、66.67%及82.46%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evolution CT血管成像DSCTA对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漏诊率更低,值得在临床应用。
- 陶中宁陈艳王思林
- 关键词:冠状动脉瘘临床诊断价值
- MRI在听神经瘤检查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研究听神经瘤的MRI表现与特征,探讨MRI在听神经瘤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5例听神经瘤的MRI征象,采用T1WI、T2WI平扫及横断面、冠状面T1WI检查,全部病例均进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单侧肿瘤24例,双侧1例。肿瘤直径2-4cm18例,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出血或坏死可呈低高混杂信号。结论 MRI是检查听神经瘤的有效方法,Gd-DTPA对微小听神经瘤的诊断很有价值,可作为听神经瘤术前首选检查方法。
- 王曼玲孙兴龙王汉王思林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听神经瘤
- 多层螺旋CT诊断对胃癌和肿瘤血供的应用价值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胃癌和肿瘤血供实施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最后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将其与术后病理进行比对。结果:40例胃癌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后,比对CT和术后病理的胃壁厚度、胃壁外软组织肿块大小和胃壁溃疡大小,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呈P<0.05。比对低分化腺癌和中分化腺癌的胃壁厚度、胃壁外软组织肿块大小、胃壁溃疡大小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率,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呈P<0.05。结论:胃癌和肿瘤血供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和普及。
- 王思林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胃癌肿瘤血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