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萍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元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成像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成像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性病
  • 1篇预后
  • 1篇占位
  • 1篇占位性
  • 1篇占位性病变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性
  • 1篇肿瘤性肠梗阻
  • 1篇疗效
  • 1篇化疗

机构

  • 4篇广元市中心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白萍
  • 2篇王汉
  • 1篇陈艳

传媒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国外医药(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在肿瘤性肠梗阻中诊断价值
2013年
目的探讨肿瘤性肠梗阻多层螺旋CT的特征,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6例肿瘤性肠梗阻患者的CT资料,结果梗阻部位肠壁局限性增厚或软组织肿块,大部分为环形增厚,肠腔变窄,近段肠管扩张、积液,内见液气平面,远段肠管萎陷。46例患者手术证实完全性肠梗阻28例,CT均正确诊断;手术证实不完全性梗阻18例,CT正确诊断率83.33%。CT诊断梗阻部位与手术均相符。结论多层螺旋CT能更清晰和丰富地显示肿瘤性肠梗阻的影像学表现,为其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白萍
关键词:肿瘤性肠梗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癌化疗效果的临床评价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前后灌注参数值的改变,评估CT灌注成像在肺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30例,分析其化疗效果和化疗前后CT灌注成像参数值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PR 2例、CR 10例、SD 13例和PD 5例。化疗前有效组患者BF值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BV、MTT及P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者化疗后BF值下降、MTT值升高,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V和PS值治疗前后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患者化疗前后BF、BV、MTT和PS值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反映非小细胞肺癌的血供情况,化疗前高血流量状态及化疗后平均通过时间升高提示其对化疗反应相对敏感,近期疗效好,缓解率高。
白萍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灌注成像肺癌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LAVA增强扫描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性质效能分析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与高场强磁共振肝脏三维容积快速扫描(LAVA)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性质的效能。方法2020年5月~2023年4月我院诊治的160例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和LAVA增强扫描,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在本组160例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组织病理学诊断恶性病灶87例,包括肝细胞癌(HCC)79例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8例,和良性病变73例,包括肝硬化结节46例、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NRHL)20例和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7例;CT扫描诊断恶性病灶77例和良性病灶83例,其中将5例良性肿瘤诊断为恶性肿瘤,将15例恶性肿瘤诊断为良性肿瘤,LAVA增强扫描诊断恶性病灶86例和良性病变74例,其中将3例良性肿瘤诊断为恶性肿瘤,将4例恶性肿瘤诊断为良性肿瘤;CT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7.5%、灵敏度为82.8%,特异度为93.2%,阳性预测值为93.5%和阴性预测值为81.9%,而LAVA增强扫描诊断则分别为95.6%、95.4%、95.9%、96.5%和94.6%,显著优于CT诊断(P<0.05)。结论相较于多层螺旋CT扫描,磁共振LAVA增强可更为准确地判断肝内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白萍王汉刘芮曾智萍
关键词:肝内占位性病变多层螺旋CT
CTA和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状态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2024年
目的 探讨CT动脉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CT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06广元市中心医院96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CTA及CTP检查,基于CTA图像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和不良组,比较2组CTP参数值[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对比剂峰值时间(r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侧支循环评分与CTP参数值的相关性。随访3个月,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96例患者CTA评估侧支循环良好组63例(65.63%),侧支循环不良组33例(34.37%)。侧支循环良好组rCBF、rCBV较侧支循环不良组高(P<0.05),rTTP、rMTT较侧支循环不良组低(P<0.05)。rCBF、rCBV均与CTA侧支循环评分呈正相关(r=0.472、0.518,P<0.01),rTTP、rMTT均与CTA侧支循环评分呈负相关(r=-0.502、-0.496,P<0.01)。预后良好组60例(62.50%),预后不良组36例(37.50%)。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合并冠心病比例、合并房颤比例、核心梗死体积、侧支循环不良比例、rTTP及rMTT值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CBF、rCBV值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合并房颤、核心梗死体积、侧支循环不良、rTTP及rMTT值均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CBF、rCBV值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CTA能直观显示AIS患者侧支循环状态,CTP参数与侧支循环评分表现出相关性,能间接反映患者侧支循环状态,CTA、CTP检查均可为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刘芮王汉陈艳李毅白萍
关键词:CT灌注成像侧支循环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