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_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红树植物白骨壤的育苗技术被引量:7
- 2006年
- 当前我国东南沿海兴起营造红树林的高潮,培育优质苗木供应造林需要是当务之急。根据经验对白骨壤育苗采种、催芽、播种、营养土的配制、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作了详细的概述。
- 陈伟钟才荣
- 关键词:白骨壤育苗基质育苗技术
-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滩涂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7
- 1999年
- 记录到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滩涂大型底栖动物68种,其中软体动物39种,占记录到物种数的57.4%;甲壳动物19种,占记录到物种数的27.9%。冬季优势种是珠带拟蟹手螺(Cerithideacingulata)、古氏滩栖螺(Batilariacumingi)和环肋樱蛤(Cyclotelinaremies);夏季优势种是珠带拟蟹手螺、环肋樱蛤和红肉河蓝蛤(Potamocorbularubromuscula)。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夏季平均为133.0g/m2,冬季平均为63.0g/m2;栖息密度夏季平均为106.4个/m2,冬季平均为103.5个/m2。以密度为计量单位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夏季为1.841,冬季为0.380,均匀度指数夏季为0.514,冬季为0.112;以生物量为计量单位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夏季为1.994,冬季为1.751,均匀度指数夏季为0.556,冬季为0.520。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栖息密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大都有季节变化及底质差异,基本趋势是夏季明显高于冬季,沙泥底的滩涂高于泥底质的滩涂。
- 邹发生宋晓军陈伟郑馨仁陈伟
- 关键词: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多样性
- 一种红树林修复区固滩消浪辅助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树林修复区固滩消浪辅助装置,包括笼体、固定桩。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桩、限位环以及绳索对笼体形成上下双层固定,配合碎石层增加笼体自重,笼体在滩涂上形成稳固的防护结构;利用牡蛎壳本身具有孔隙以及凹凸不平的...
- 冯尔辉李华亮陈伟 李诗川林雪云 张熙斌
- 超强台风“摩羯”登陆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受损状况研究
- 2025年
- 2024年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正面登陆海南文昌、海口,对登陆区域的海南东寨港红树林造成严重破坏。该研究在台风袭击后一周后,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的4个代表性地点的9个红树植物群落进行受损程度调查。结果表明:1)与台风路径相距约4.5 km的演丰红树林和6.5 km的三江红树林受损严重,其中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群落和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群落受损极严重;距台风路径2 km的塔市鸟岛红树林中度受损;距台风路径0.3 km的博度红树林轻度受损,结合无人机影像发现在潮沟边缘的群落受损程度大于连片分布区中心。2)在踏查的6个物种中,海莲(Burguiera sexangula)、秋茄(Kandelia obovat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角果木(Ceriops tagal)植株的机械性损伤多表现为分枝折断和部分叶片脱落;外来物种无瓣海桑和拉关木比乡土物种受损程度更高,表现为冠层叶片几乎全部脱落,群落中96.62%–99.70%的个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9.64%个体的主干被折断,甚至整株被连根拔起;3)除了博度低矮的角果木群落外,同一群落不同地点距台风路径直线距离越近群落受损程度越高;树高、胸径、冠幅与受损程度显著正相关,树木越高大受损程度越高。根据受损程度预测,未来乡土植物群落将比外来物种群落恢复得更快。台风灾害往往在短时间内对红树植物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在红树林修复工程中要重点考虑其抗风能力,可采取多物种混合种植,以提高红树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防风能力。
- 乔沛阳顾肖璇刘昌鑫曹泽宇张婷婷林晨陈钦常彭修凡陈菲菲李华亮陈伟陈鹭真
- 关键词:台风极端气候灾害红树植物
- 一种用于红树林修复区的滩涂幼苗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红树林修复区的滩涂幼苗固定装置,包括筒体、弧形座、底脚、第一固定桩、第二固定桩。本实用新型筒体采用可拆除结构,在实现垫高、防护以及固定红树幼苗的同时,不影响幼苗正常生长发育,拆除过程简单、便捷,无...
- 冯尔辉李华亮陈伟 李诗川林雪云 张熙斌
- 一种红树林修复区昆虫调查取样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树林修复区昆虫调查取样装置,包括电动伸缩平台、保护壳、第一电机、第一转动立杆、第一横架、第二横架、电动推杆、支座、第二电机、限位套、第二转动立杆、捕虫网。本实用新型可灵活调节捕虫网的位置,便于将捕虫...
- 冯尔辉李华亮陈伟李诗川林雪云张熙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