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振华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肝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癌组织
  • 1篇胆碱
  • 1篇胆碱受体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阳性
  • 1篇移植瘤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乙酰胆碱受体
  • 1篇乙酰胆碱受体...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肿瘤医...

作者

  • 7篇袁振华
  • 6篇张业伟
  • 4篇郑苏文
  • 3篇王轩
  • 3篇李凡
  • 2篇王欣
  • 1篇赵一兵
  • 1篇赵炎斌
  • 1篇张婷
  • 1篇张颖冬
  • 1篇杨扬
  • 1篇孙静峰
  • 1篇蒋腾
  • 1篇赵红东
  • 1篇陆保成
  • 1篇周国仁
  • 1篇张园
  • 1篇尹国文
  • 1篇周俊山
  • 1篇徐健

传媒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17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IGF1R在肝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张业伟季国忠王轩赵一兵尹国文周国仁夏兵祥袁振华杨扬张婷
原发性肝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五,病死率居第三,其中包括肝细胞肝癌(hepatoeellu1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
关键词:
关键词:肝癌肿瘤治疗肿瘤诊断
白细胞介素-3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胃癌患者组织标本及血清中表达,以及二者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98例胃癌患者和36名健康体检者胃黏膜组织标本及血清中IL-33和VEGF-C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IL-33和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5%和74.49%,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47.22%和6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33和VEGF-C表达在不同的肿瘤分化程度、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IL-33和VEGF-C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胃癌患者血清IL-33和VEGF-C水平为(50.24±13.08)pg/mL和(210.73±58.35)pg/mL,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IL-33和VEGF-C水平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高水平IL-33可能诱导VEGF-C分泌,促进胃癌淋巴结转移,可作为评估胃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夏兵祥李凡徐健袁振华郑苏文张业伟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淋巴结转移
长链非编码RNA IRA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IRAIN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 IRAIN在36例肝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及24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lncRNA IRAI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ncRNA IRAIN表达与肝癌患者性别、年龄及有无肝炎病史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以及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ncRNA IRAIN可能抑制肝癌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肝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赵炎斌夏兵祥李凡袁振华陆保成郑苏文张园张业伟
关键词:肝肿瘤实时聚合酶链反应长链非编码RNA
艾加莫德治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单中心临床实践
2025年
目的分析艾加莫德治疗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11-1—2024-5-31作者医院接受艾加莫德治疗的AChR抗体阳性MG患者13例。12例患者为全身型MG,1例为眼肌型MG。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等)、抗体类型、胸腺切除术史、既往用药情况、美国重症肌无力基金会(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MGFA)临床分型等基线资料,并采用定量MG评分(quantitative MG score,QMG)、M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MG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MG-ADL)、MG复合量表(myasthenia gravis composite,MGC)对患者艾加莫德首次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周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艾加莫德首次治疗后的第1~2周即观察到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2、4、8周MG-ADL评分分别为(10.7±4.8)、(5.5±3.8)、(3.3±2.2)、(3.8±2.5)分,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30,P<0.001)。治疗后第2、4、8周MG-ADL评分分别较治疗前下降了44%、62%、56%。治疗第4周,MG-ADL的应答率为84.6%(11/13),有3例(23.1%)达到最小症状表现(minimal symptom expression,MSE),第8周有2例(15.4%)达到MSE。艾加莫德治疗后,患者MG-ADL和QMG评分中各肌群的得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轻度上呼吸道感染,未记录到其他副作用。结论艾加莫德治疗AChR抗体阳性的MG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均较好。对于需快速改善症状(处于急性加重期,甚至肌无力危象前状态/危象)、当前治疗方案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当前治疗副作用的全身型MG患者,可考虑启动艾加莫德治疗。
黄诗祁袁振华赵红东蒋腾周俊山张颖冬时建铨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AFP介导慢病毒载体治疗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2015年
目的构建甲胎蛋白(AFP)介导的以沉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和表达野生型p53(Wtp53)的重组慢病毒,探讨该慢病毒载体对肝癌干细胞CD45^-CD90^+双靶点基因系统(IGF1R和Wtp53)和对体内肝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从肝癌细胞Hep3B系中分离出肝癌干细胞CD45^-CD90^+细胞亚群,用携带AFP-Wtp53-pPRIME-miR30-shRNAIGF1R融合基因的慢病毒进行体外转染。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IGF1R、Wt P53在细胞内的表达,将荷人肝癌的移植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腋下接种未感染任何病毒的CD45^-CD90^+细胞)、空载体对照组(腋下接种感染空载体慢病毒pPRIME的CD45^-CD90^+细胞)和实验组(腋下接种感染空载体慢病毒AFP-Wt P53-pPRIME-miR30-shRNA-IGF1R的CD45^-CD90^+细胞),检测各组的IGF1R表达,微血管密度和细胞凋亡程度。结果成功构建anti-AFP介导的慢病毒;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anti-AFP介导的慢病毒能表达Wtp53并同时干扰IGF1R的表达。体内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肿瘤的潜伏期较长,肿瘤体积较小,瘤组织的IGF1R水平、微血管密度较低,但凋亡指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ti-AFP介导的慢病毒可高效特异性转染肝癌干细胞CD45^-CD90^+双靶点基因系统,起到杀伤肝癌干细胞及抑制肝癌体内生长的作用。
王轩王欣袁振华夏冰祥张业伟
胃癌组织中IL-3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IL-3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98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患者中,早期胃癌16例,进展期胃癌82例;淋巴结转移76例、无淋巴结转移22例;另取同期36例健康体检者胃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IL-33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IL-33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其中位生存时间。结果胃癌组织中IL-33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胃组织(P均<0.05)。早期胃癌以及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IL-33表达阳性率比较,P均>0.05,而进展期胃癌以及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比较,P均<0.05。胃癌组织中IL-33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相比,P<0.05。IL-33表达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及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但与肿瘤分化程度、组织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IL-33表达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0.6个月,IL-33表达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2.7个月,两者比较,P=0.001。结论胃癌组织中IL-33水平升高,其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并提示预后不良。
夏兵祥李凡王轩袁振华郑苏文张业伟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转移预后
IL-16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先探索白介素-16(IL-16)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收集有关IL-16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关系的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软件对各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并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共有6篇文献纳入本研究(肿瘤例数1 678;对照例数2 417),Meta分析结果显示IL-16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rs11556218(G vs.T:OR=1.41,95%CI 1.13~1.77;GG vs.TT:OR=1.21,95%CI 0.89~1.64;GT vs.TT:OR=1.65,95%CI 1.42~1.91;GG/GT vs.TT:OR=1.60,95%CI 1.39~1.85;GG vs.TT/TG:OR=0.93,95%CI 0.70~1.24);rs4072111(T vs.C:OR=1.00,95%CI 0.88~1.13;TT vs.CC:OR=1.04,95%CI0.72~1.49;CT vs.CC:OR=0.97,95%CI 0.84~1.13;TT/TC vs.CC:OR=0.98,95%CI 0.85~1.14;TT vs.CC/CT:OR=1.06,95%CI 0.74~1.51);rs4778889(C vs.T:OR=1.04,95%CI 0.80~1.35;CC vs.TT:OR=0.77,95%CI 0.49~1.22;CT vs.TT:OR=0.95,95%CI 0.77~1.18;CC/CT vs.TT:OR=0.93,95%CI 0.75~1.16;CC vs.CT/TT:OR=0.75,95%CI 0.55~1.02)。通过肿瘤类型的分层分析,在IL-16 rs11556218基因多态性中与TT相比较,GT或GG/GT能增加鼻咽癌(OR=1.74,95%CI 1.28~2.37;OR=1.73,95%CI 1.28~2.34)和结直肠癌(OR=1.86,95%CI 1.49~2.32;OR=1.76,95%CI 1.41~2.18)的风险。结论:IL-16rs11556218基因多态性中GT或GG/GT基因型可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王轩王欣孙静峰夏兵祥袁振华郑苏文张业伟
关键词:IL-16基因多态性肿瘤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