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欣

作品数:33 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江苏省“333”工程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基因
  • 6篇基因筛查
  • 5篇新生儿
  • 5篇子痫
  • 5篇子痫前期
  • 5篇细胞
  • 4篇肿瘤
  • 4篇子痫前期患者
  • 4篇携带者
  • 3篇蛋白
  • 3篇新生儿筛查
  • 3篇妊娠
  • 3篇妊娠期
  • 3篇手术
  • 3篇胎盘
  • 3篇胎盘组织
  • 3篇细胞肺癌
  • 3篇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机构

  • 31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江苏省肿瘤医...

作者

  • 33篇王欣
  • 9篇孙云
  • 9篇蒋涛
  • 6篇刘晓梅
  • 4篇黄兴
  • 4篇任斌辉
  • 4篇王彦云
  • 4篇陆世民
  • 4篇王小青
  • 3篇许林
  • 3篇范裕如
  • 3篇许争峰
  • 3篇张菁菁
  • 3篇沈波
  • 2篇张业伟
  • 2篇马定远
  • 2篇刘明兮
  • 2篇季勇
  • 2篇邢媛
  • 2篇沙家豪

传媒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3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治疗药物初步筛选的研究
2021年
目的为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患者筛选新的治疗药物。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医学遗传中心应用计算机针对苯丙氨酸羟化酶和药物空间结构结合力特点进行虚拟药物筛选,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药物库(包含2697种原料药)中共筛选出10种候选老药;运用真核表达系统在分子水平上检测药物对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的影响,并筛选药物敏感突变体。结果10种候选老药中,盐酸奈福泮、醋酸氟轻松及利司培酮分别可增加23%[t=18.21,P<0.001,与苯丙氨酸羟化酶非药处理组(即反应体系中只加入溶剂,不加药物)相比]、21%(t=3.44,P<0.05,与苯丙氨酸羟化酶非药处理组相比)、31%(t=19.57,P<0.001,与苯丙氨酸羟化酶非药处理组相比)的苯丙氨酸羟化酶酶活,其余老药对酶活性影响较弱甚至抑制。p.D101N突变体可被利司培酮激活25%(t=15.86,P<0.001,与p.D101N突变体非药处理组相比)。结论盐酸奈福泮、醋酸氟轻松及利司培酮可作为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的潜在治疗药物,且p.D101N突变体可作为药物敏感突变位点。
张志蕾孙云马定远王欣王彦云蒋涛
关键词:盐酸奈福泮醋酸氟轻松利司培酮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基因mRNA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mRNA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检测36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A组)和24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B组)及1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C组)剖宫产前空腹血及新生儿脐血中血糖、胰岛素水平,采用RT-PCR法测定胎盘组织中UC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C组新生儿脐血血糖和胰岛素显著低于A组(P<0.05);B、C组UCP2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942±0.202)、(0.908±0.188),显著低于A组的(1.908±0.283)(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UCP2的低表达在子痫前期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病理生理过程。
王欣王小青刘晓梅
关键词:解偶联蛋白2子痫前期胰岛素抵抗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新生儿基因筛查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新生儿基因筛查结果,了解本地区发病情况和热点变异。方法选择2022年3月18日至2023年10月31日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出生的22813例新生儿(男性12065例,女性10748例),应用芯片捕获二代测序技术检测Dystrophin基因(DMD基因),并对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出致病变异采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及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男性疑似患者同时检测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芯片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在女性新生儿中检出DMD基因携带者14例(0.013%,14/10748),其中9例完成家系验证:1例为新发变异,5例遗传自母亲,3例遗传自父亲;男性新生儿中检出疑似患者9例(0.075%,9/12065),其中8例完成家系验证:3例为新发变异,5例遗传自母亲。检出的DMD基因所有变异类型中,缺失变异最常见,占52.2%(12/23),其中49~51号外显子缺失最多(4例)。结论基于芯片捕获二代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新生儿基因筛查方案有助于早期发现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及DMD基因携带者。初步统计本地区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发病率为1/1341男婴,热点变异为49~51号外显子缺失。
孙云王欣管贤伟张志蕾张菁菁洪冬洋蒋涛
关键词: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YSTROPHIN基因携带者
DKK1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与相关治疗策略的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Dickkop-1作为一种分泌性蛋白质,其在多种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肿瘤中均高表达,并且DKK1对大多数肿瘤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多种研究表明DKK1不仅直接影响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等生物学行为,还可以通过诱导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中和DKK1信号不仅可以逆转肿瘤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对肿瘤远处转移比如脑转移、骨转移等也具有一定的对症缓解作用。DKK1抗体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为肿瘤的综合性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胡博文徐聪王欣温少迪沈波
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
子痫前期孕妇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研究子痫前期孕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单胎妊娠孕妇418例,分为妊娠期高血压无并发症组、子痫前期无并发症组、子痫前期有并发症组和正常妊娠组。采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检测4组孕妇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子痫前期两组孕妇的心率(HR)略低,但4组间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比另3组孕妇平均动脉压(MAP)和外周阻力(SVRI、SVR)明显降低,心脏收缩功能(ACI、VI)明显升高(P<0.05)。子痫前期两组孕妇比正常妊娠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孕妇的胸液水平(TFC)明显升高(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无并发症组与正常妊娠组3组孕妇的心排出量(CI、CO、SI、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有并发症组与子痫前期无并发症组相比,MAP及外周阻力(SVRI、SVR)明显升高(P<0.05),心排出量及心脏收缩功能(CI、CO、SI、SV、ACI、VI)明显降低(P<0.05)。结论:子痫前期时,孕妇的心排出量及心脏收缩功能的降低及外周阻力的明显增高可能是引起妊娠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可用于指导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治疗。
王欣贾瑞喆刘晓梅吴海清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检测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
促甲状腺激素和候选基因联合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和7个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候选致病基因联合筛查CH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6645例新生儿进行TSH筛查,提取干血斑DNA,应用芯片捕获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候选致病基因——双氧化酶2(DUOX2)、双氧化酶成熟因子2(DUOXA2)、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祖先蛋白(PROP1)、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甲状腺球蛋白(TG)和配对盒基因8(PAX8)。进一步分析TSH、候选基因单独和二者联合筛查CH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依据敏感TSH(s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检测结果共筛查出CH患儿13例(其中3例为高TSH血症)。单独TSH筛查出11例患儿,单独候选基因筛查出4例患儿,其中2例由2种筛查方法共同检出。TSH筛查CH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84.62%、99.23%、7.91%和99.97%。候选基因筛查CH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30.77%、99.87%、15.38%和99.87%。TSH和候选基因联合筛查CH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100%、99.09%、7.88%和100%。候选基因筛查阳性样本的变异基因主要为DUOX2(85.71%),以点突变为主,其中以c.1588A>T变异类型最为常见(16.67%)。PAX8基因为第二位常见变异(14.29%),变异类型均为c.280G>A。暂未检测到DUOXA2、TSHR、PROP1、TPO和TG基因致病性变异的阳性样本。结论TSH和候选基因联合筛查有助于提高CH的筛查效能,南京地区CH的遗传学病因以DUOX2和PAX8基因变异为主。
李雅红孙云王欣管贤伟杨佩颖蒋涛许争峰
关键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新生儿筛查基因筛查
二维与三维高清胸腔镜下肺癌手术对比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 评价二维(2D)与三维(3D)高清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60例行2D和57例行3D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 2D与3D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81.7±26.1)、(159.9 ±30.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胸液引流量分别为(357.3±165.1)、(240.9±139.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拔管时间分别为(7.9±3.1)、(5.7±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1±2.9)、(7.3±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除数、术后外科病理分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高清胸腔镜较2D有更好的景深,从而提供了更清晰的解剖结构,使手术操作更加精准,手术时间缩短及术中损伤减少,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陆世民任斌辉张楼乾黄兴王欣许林
关键词: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
南京地区新生儿酸性α-葡萄糖苷酶基因致病性变异的携带情况
2025年
目的评估酸性α-葡萄糖苷酶(acid alpha-glucosidase enzyme,GAA)基因致病性变异在南京新生儿人群的流行情况,为庞贝病的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2022年3月至2024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活产新生儿共30043例,生后48 h内采集足跟血制成干血片,采用芯片捕获二代测序技术检测GAA基因致病性和可能致病性变异位点;对疑似患者采用Sanger测序法进行家系验证,同时检测其干血斑中的GAA活性。总结新生儿GAA基因致病性变异的携带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30043例新生儿中检出232例携带1个GAA致病性/可能致病性变异位点,诊断为携带者;4例携带2个GAA致病性/可能致病性变异位点,为疑似病例。其中疑似病例1和2的GAA活性正常,2个变异位点为顺式变异,临床诊断为携带者;疑似病例3的GAA活性为0.17μmol/(L·h),低于正常范围[2.63~21.69μmol/(L·h)],2个变异位点为反式变异,随访至2岁1个月尚无庞贝病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为潜在患者;疑似病例4的GAA活性为0.36μmol/(L·h),低于正常范围,2个变异位点为顺式变异,同时发现了2个假性缺陷位点[c.1726G>A(p.G576S)和c.2065G>A(p.E689K)],最终临床诊断为携带者。故共检出235例GAA致病性和可能致病性变异位点携带者,携带率为1/128(235/30043);1例潜在患者,患病率为1/30043。GAA基因热点变异位点依次为c.2132_(2)133delinsGG、c.503G>A、c.-32-13T>G、c.2662G>T和c.2238G>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78%(47/60086)、0.038%(23/60086)、0.020%(12/60086)、0.018%(11/60086)、0.017%(10/60086)。蛋白质结构预测结果显示,c.2132_(2)133delinsGG会导致GH31(β/α)8桶催化结构域2个β折叠区域变短,信号肽和前肽发生空间构象变化。c.503G>A会导致N-末端β-折叠结构域其中一个β折叠延长,并多出一个β折叠。结论新生儿基因筛查结合GAA活性测定可以排除假
张志蕾孙云王欣管贤伟蒋涛许争峰
关键词:基因筛查携带者
蛋白质组学法对葡萄胎恶变相关蛋白的筛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良性转归葡萄胎和恶性转变葡萄胎中的差异表达蛋白,筛选葡萄胎恶变相关蛋白。方法:分别提取3例良性转归和3例恶性转变完全性葡萄胎组织,进行双向凝胶电泳,质谱鉴定差异蛋白,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差异蛋白氯离子通道蛋白1(CLIC1)在葡萄胎和绒毛膜癌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通过二维电泳分离蛋白和差异比对,共筛选到34个差异蛋白点,经过质谱技术共鉴定出18个差异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绝大多数差异蛋白参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存活过程。挑选了一个差异蛋白CLIC1蛋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绒癌组织中CLIC1明显高于完全性葡萄胎组织,P<0.01。恶性转变葡萄胎组织中CLIC1表达也明显高于良性转归葡萄胎,P<0.01。结论:通过蛋白质组学CLIC1筛选结果表明,CLIC1蛋白可能成为葡萄胎恶性转变的预测指标。
石中华赵纯吴虹王欣刘晓梅
关键词:葡萄胎蛋白质组学滋养层肿瘤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37
2020年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血脂水平变化规律,并分析血脂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接诊的150例糖尿病孕妇(观察组)和150例健康孕妇(对照组),在孕早、中、晚期分别对两组行血脂指标检测,记录两组妊娠结局并分析观察组孕中期及孕晚期血脂水平对妊娠结局影响。结果:孕早期各项血脂指标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在孕中期和孕晚期,观察组TC、TG、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poA1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孕中期及孕晚期观察组LDL-C水平均较孕早期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早产、剖宫产、胎膜早破、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孕早期血脂异常检出率两组无差异(P>0.05),孕妇孕中期及孕晚期血脂异常检出率观察组(70.7%、80.7%)均高于对照组(53.3%、58.0%),观察组血脂异常孕妇发生早产、剖宫产、胎膜早破、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均高于血脂正常孕妇(均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血脂有明显上升趋势,孕晚期发生高脂血症风险较高,而发生高脂血症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汪琳王欣范裕如邢媛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血脂高脂血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