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秀群

作品数:35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6篇白血
  • 16篇白血病
  • 11篇急性
  • 10篇骨髓
  • 7篇淋巴
  • 5篇多发
  • 5篇多发性
  • 5篇多发性骨髓瘤
  • 5篇髓细胞
  • 5篇髓细胞白血病
  • 5篇综合征
  • 5篇慢性
  • 5篇急性髓细胞
  • 5篇急性髓细胞白...
  • 4篇地西他滨
  • 4篇贫血
  • 4篇粒细胞
  • 4篇粒细胞白血病
  • 3篇血清

机构

  • 35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35篇张秀群
  • 28篇徐燕丽
  • 26篇张学忠
  • 22篇张磊
  • 19篇苏爱玲
  • 8篇戴丹
  • 6篇李建勇
  • 6篇胡明秋
  • 5篇曹世斌
  • 5篇苏定雷
  • 4篇陆化
  • 4篇盛瑞兰
  • 3篇钱思轩
  • 3篇邓银芬
  • 2篇金娟
  • 2篇葛峥
  • 2篇徐卫
  • 2篇薛军
  • 1篇敖忠芳
  • 1篇于亚平

传媒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临床血液学杂...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2009年华...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江苏省第十七...
  • 1篇第九届全国实...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反式维A酸、三氧化二砷、HA方案联合诱导12例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被引量:1
2009年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血液科2003年9月~2007年9月,使用全反式维A酸(ATRA)、三氧化二砷(As2O3)、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方案联合诱导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张秀群戴丹张学忠曹世斌张磊苏爱玲徐燕丽
关键词:维A酸三氧化二砷
STI571治疗加速期、急变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目的观察STI571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加速期、急粒变患者疗效及副作用,初步探讨CML对STI571的耐药问题。方法确诊CML加速期患者2例及急粒变患者4例,给予STI571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副反...
张秀群陆化李建勇葛峥徐卫钱思轩吴汉新盛瑞兰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STI571加速期
文献传递
FLAG方案再诱导化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氟达拉滨(FDR)、高剂量阿糖胞苷(Ara-C)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即FLAG方案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再诱导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例经标准HA、DA、MA或IA方案化疗1疗程后未达完全缓解(CR)、骨髓原始细胞下降低于60%的AML患者,予FLAG方案再诱导化疗,即FDR30mg.m-2.d-1静脉滴注,d1~5;Ara-C1g/m2,静脉滴注,每12h1次,d1~5;G-CSF300μg/d皮下注射,第0天开始至白细胞恢复正常。结果:9例(75%)患者获得CR,3例(25%)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不明显。结论:FLAG方案再诱导化疗AML耐受性较好,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张秀群张学忠戴丹张磊苏爱玲胡明秋苏定雷徐燕丽
关键词:白血病髓细胞性急性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血管生成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血管生成情况,了解其与急性髓性白血病预后的关系。方法以骨髓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表示骨髓血管生成情况。分别检测20例初诊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患者与20例...
张秀群陆化钱思轩张智弘李百周李建勇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VD
文献传递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IL-2、TNF-α、sF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IL-2、TNF-α、sE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3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后将两组人员的血清IL-2、TNF-α、sF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2、TNF-α、IFN-γ及CD8+高于对照组,sFas、CD3+、CD4+及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且急性患者的变化幅度较慢性患者更大。[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IL-2、TNF-α、sF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且与严重程度相关。
张磊薛军苏爱玲胡明秋张秀群张学忠徐燕丽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TNF-ΑSFASIFN-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改良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Vel/Dex)改良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例MM患者予Vel(1.6mg/m2,第1、8天静脉注射)和Dex(20mg/d,第1天至第4天,第8天至第11天)治疗,疗效评估依据国际2006疗效评价标准,不良反应分级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不良事件通用名(NCICTCAE)(v3.0)判断。结果2—8个疗程后,22例患者对治疗有反应,起效疗程1—3个,中位疗程数为114个。治疗过程中,出现可耐受的神经炎、乏力、腹泻、血细胞减少,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改良的Vel/Dex方案与常规用法疗效相似,且耐受性更好,是老年MM患者较好的选择。
苏爱玲张磊张秀群徐燕丽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药物疗法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中药生血宁加环孢菌素A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6年
张学忠徐燕丽金娟张秀群张磊苏爱玲
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环孢菌素A治疗组生血宁中药
全反式维A酸、三氧化二砷、HA方案联合诱导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本文介绍了本院血液科使用全反式维A酸(ATRA)、三氧化二砷(As2O3) 、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 Ara-c)方案联合诱导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2例的治疗情况,浅谈了取得的较好疗效。
张秀群张学忠曹世彬张磊苏爱玲徐燕丽
关键词:全反式维A酸三氧化二砷高三尖杉酯碱
文献传递
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曲霉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在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出现侵袭性曲霉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液病合并侵袭性曲霉病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和GM试验临床诊断,使用方法为:伏立康唑第1天400mg/次,12h静脉滴注,第2天起200mg/次,12h静脉滴注的方案治疗,并根据病情10~15d后改为口服维持治疗,剂量200mg,每天2次,疗程4~12周,根据临床疗效标准,综合评价该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8例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平均退热时间为4.5d,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伏立康唑口服和静脉给药均有很好的抗真菌活性,在临床上可作为侵袭性曲霉病的一线用药,或用于其他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的补救治疗。
张学忠苏定雷张秀群苏爱玲张磊戴丹徐燕丽
关键词:血液病曲霉伏立康唑
格列卫治疗加速期、急变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例报道被引量:1
2003年
2002年4月~2003年3月我院使用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加速期2例及急变期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张秀群盛瑞兰葛峥徐卫李建勇
关键词:格列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