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娜
- 作品数:13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综合治疗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UACE)+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综合治疗的CSP患者共22例,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下降情况及恢复正常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月经复潮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手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手术成功率高,只有1例术中发生大出血改为开腹手术,但均治愈并成功保留子宫。手术以后监测患者血β-hCG数值均下降至正常。除出现下腹部疼痛、臀部疼痛、发热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UACE联合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CSP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是治疗CSP的理想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塔娜宋建东
-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
- 原发性子宫体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 2024年
- 1 病例资料患者72岁,既往月经规律,绝经20^(+)年,否认绝经后出血。G_(2)P_(2),阴道分娩2子。无恶性肿瘤疾病史及血液病既往史。近半年体重减轻5 kg。患者发病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前2个月,首发症状为无诱因出现间歇性右下腹疼痛,未引起重视。就诊前3天疼痛突然加重,呈持续性绞痛,并且伴随恶心、呕吐症状。
- 塔娜任晓玉索静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
- COX-2与miR-202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 塔娜
- 抗凋亡蛋白Livin和促凋亡蛋白Smac在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稽留流产的关系
- 2017年
- 目的探讨抗凋亡蛋白Livin和促凋亡蛋白Smac在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30例为稽留流产组,同期选取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30例作为正常早孕组。于人工流产术后取新鲜绒毛组织,通过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酶法检测Livin和Smac蛋白在2组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JD801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仪检测阳性表达量。结果稽留流产组Livin蛋白阳性平均吸光度值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0.286±0.027)比(0.328±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稽留流产组Smac蛋白阳性平均吸光度值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组[(0.373±0.038)比(0.303±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检验结果显示,Livin与Smae蛋白在正常早孕组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0.25,P〉0.05),二者在稽留流产组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82,P〈0.01)。结论稽留流产绒毛组织中Livin低表达而Smac高表达,可能诱发绒毛细胞凋亡导致绒毛发育不良和退化,进而发生稽留流产。
- 张儒英张林燕乔峤苏日娜塔娜郭丽
- 关键词:稽留LIVINSMAC
- 阴道微生态在宫颈HPV感染患者中的变化分析及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在宫颈HPV感染患者中的变化分析及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宫颈HPV感染患者65例为观察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宫颈病变分为发生组(n=24)和未发生组(n=41),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女性52例为对照组。采用阴道微生态检测试剂盒对各组阴道微生态功能学指标进行检测,采用16sRNA技术鉴定细菌菌种,比较两组阴道微生态变化情况;对宫颈HPV感染患者宫颈病变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阴道阿托波氏菌、BVAB2、巨型球菌Ⅰ、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卷曲乳酸杆菌及加氏乳酸杆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及唾液酸苷酶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组与未发生组过氧化氢浓度、白细胞酯酶、β-葡萄糖醛酸酶及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及唾液酸苷酶异常率高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宫颈HPV感染、唾液酸苷酶、菌群密集度及菌群多样性是宫颈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HPV感染患者尤其是宫颈病变患者,常伴有阴道微生态变化,且宫颈病变的发生多与唾液酸苷酶、菌群密集度及菌群多样性有关,应加强患者阴道微生态监测,尽可能降低宫颈病变发生率。
- 塔娜任晓玉索静
-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宫颈HPV感染宫颈病变
- ERCC3、ERCC8与宫颈癌发生的探讨
- 2020年
- 目的研究探讨ERCC3(Rs180561)和ERCC8(Rs4647088)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集90名经病理科确诊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实验组,采集同期90名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健康体检的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ERCC3(Rs180561)和ERCC8(Rs4647088)的碱基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宫颈癌和癌旁组织中检测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携带有ERCC3 Rs180561 CC基因的个体发生宫颈癌的机率更高(OR=3.50,95%CI=0.94~14.38),但是没有发现ERCC8 Rs4647088基因型能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ERCC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且高表达ERCC3的宫颈癌患者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高。ERCC8在宫颈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实验提示ERCC3 Rs180561 CC基因型能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但是未发现ERCC8 Rs4647088基因型能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ERCC3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中起到抑癌因子的作用。
- 张龙宋建东塔娜托娅
- 关键词:宫颈癌
- 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CSP)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宫腔镜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CSP患者7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实施肌肉注射氨甲蝶呤(MTX),在B超检测情况下实施清宫术。观察组实施UAE,并在宫腔镜下进行清宫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对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包含腹痛、发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以及白细胞下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及血β-HCG转阴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痛及发热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异常及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P运用UAE联合宫腔镜治疗,创伤小、出血少,更加安全,术后恢复更快,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丽学王菲塔娜
-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动脉栓塞术宫腔镜
- 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治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疑为子宫内膜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病人的宫内病变检出情况与年龄的关系,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1)170例中检出129例宫腔内病变,检出率75.9%,宫内病变前三位为:子宫内膜息肉56例,子宫内膜炎21例,子宫内膜增生症17例;(2)宫内病变的前三位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症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绝经期妇女;(3)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达92.3%。结论:子宫内膜病变采用宫腔镜检查作为首选诊断方法,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塔娜索静
-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病变病理诊断
- COX-2在子痫前期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约5%-12%[1]。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围产医学的研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机制的研究历来都是占绝大多数。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一种,主要症状包括:高血压、蛋白尿以及水肿,
- 塔娜其木格
- 关键词:子痫前期COX-2滋养细胞
- 血清ApoE、CRABP2及S100A2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E(ApoE)、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2(CRABP2)、S100钙结合蛋白A2(S100A2)对子宫内膜癌(E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EC患者作为EC组,另选取108例同期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ApoE、CRABP2、S100A2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将出现复发转移及癌因死亡的EC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纳入预后良好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poE、CRABP2、S100A2单独及联合检测对EC的诊断价值及EC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EC组血清ApoE、CRABP2、S100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程度、病灶类型为弥漫型、肌层浸润深度≥1/2的EC患者血清ApoE、CRABP2、S100A2水平均升高(P<0.05)。纳入患者中随访率为100%,其中27例EC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及癌因死亡,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81纳入预后良好组。预后良好组血清ApoE、CRABP2、S100A2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poE、CRABP2、S100A2单独诊断E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0(95%CI:0.644~0.769)、0.793(95%CI:0.733~0.845)、0.768(95%CI:0.706~0.823),联合诊断EC的AUC为0.854(95%CI:0.800~0.898),三者联合诊断EC的AUC大于单独诊断的AUC(Z_(三者联合-ApoE)=4.082、Z_(三者联合-CRABP2)=2.049、Z_(三者联合-S100A2)=2.901,P<0.05)。血清ApoE、CRABP2、S100A2单独检测预测EC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62(95%CI:0.783~0.921)、0.875(95%CI:0.798~0.931)、0.839(95%CI:0.756~0.903),三者联合检测预测EC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63(95%CI:0.908~0.990),三者联合检测预测EC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大于单独预测(Z_(三者联合-ApoE)=2.042、Z_(三者联合-CRABP2)=2.448、Z_(三者联合-S100A2)=2.413,P
- 塔娜任晓玉于聪祥索静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载脂蛋白E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