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斐 作品数:17 被引量:76 H指数:6 供职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更多>>
针刺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58例 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选用风池、完骨、天柱、内关、三阴交、神庭、本神等穴治疗,对照组选用口服西药尼莫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观察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逻辑记忆II子量表(延迟记忆,DSR-onWMS),画钟试验(CDT),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组治疗后MOCA、DSR-on WMS、CDT得分较前明显改变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以显著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和记忆能力。 蔡斐从接经法论治偏头痛 被引量:2 2017年 偏头痛,在中医学中属病证名,又称头偏痛、偏头风等,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具有发作性、单侧性、中重度性、搏动样等特征,症见一侧头痛,其痛多在颞部或头角,可伴有恶心呕吐、痛连及目,呈反复周期性发作,给现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偏头痛在我国的发病率女性为3.3%32.6%,男性为0.7%16.1%[1],近几年呈上升趋势。目前在临床中,针灸诊治偏头痛的方案在不断优化, 李兴山 韩宝杰 蔡斐 王辉关键词:偏头痛 浅析肺经是动病病证与临床证治 著名针灸专家石学敏教授潜心钻研《灵枢经》30余年,对古医籍的译释有独特的见解。有幸多次聆听石学敏教授讲座,受益非浅。现将聆听专家讲座的心得浅析如下:1 肺经是动病病证的症候分析 《灵枢·经脉篇》曰:“手太阴肺经……是动则... 李军 蔡斐关键词:临床证治 文献传递 远端配合局部压痛点取穴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远端配合局部取穴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纳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循经远端取穴加局部压痛点针刺,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取穴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式麦-吉疼痛问卷(PPI)等观察指标进行科学评价,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远端取穴配合局部压痛点针刺与传统针刺取穴治疗对偏头痛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前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本研究结果对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齐建华 韩宝杰 蔡斐关键词:偏头痛 远端取穴 压痛点 “通络理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通络理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所属医院收治的13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通过中央随机法分为通络理筋组、通络组、推拿组,其中通络理筋组45例,通络组42例,推拿组45例,三组患者年龄的中位数分别为48.0岁、52.5岁和53.0岁。通络理筋组采用针刺与推拿并用的治疗方法,通络组采用针刺方法治疗,推拿组采用推拿方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三组的疼痛评分和中医症状改善有效率。多组间疼痛评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中医症状改善有效率比较使用χ2检验。结果通络理筋组、通络组和推拿组治疗前组间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7,P>0.05)。治疗后3组疼痛评分分别为(5.15±0.88)、(5.19±1.46)、(5.90±1.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43,P<0.05);疼痛改善值分别为(5.98±1.87)、(5.85±1.52)、(4.97±1.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20,P<0.05)。通络组与推拿组比较,治疗后疼痛评分、疼痛改善差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6,6.938;P<0.05);通络理筋组与推拿组比较,治疗后疼痛评分、疼痛改善差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4,4.435;P<0.05);而通络理筋组与通络组的治疗后疼痛评分、疼痛改善差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症状改善方面,通络理筋组总有效率为91.1%(41/45),通络组为71.4%(30/42),推拿组为68.9%(31/45),通络理筋组与通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3,P<0.05);与推拿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0.05);而推拿组与通络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7,P>0.05)。各组均无 张丽丽 郭治波 杜宇征 张震宇 蔡斐 李琛 张坤 郑万鹏 陈国华 吕树刚关键词:推拿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治疗桡神经麻痹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桡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桡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穴取百会、头针运动区、颈椎夹脊、极泉、曲池、手三里、合谷、阳池)和药物对照组(使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强的松片口服)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70.0%和93.33%,对照组为43.3%和73.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桡神经麻痹,具有疗效显著、疗程短、经济实用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蔡斐关键词:针刺疗法 桡神经麻痹 调神导气针刺法治疗吉兰-巴雷综合症1例 本文报道了应用调神导气针刺法治疗吉兰-巴雷综合症1例的临床疗效。 韩宝杰 蔡斐 李兰媛 刘强关键词:醒脑开窍 耳背刺络放血治疗慢性咽炎30例 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观察耳背刺络放血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耳背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予以药物(口服慢严舒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耳背刺络放血治疗慢性咽炎可以达到调和气血、通经活络、散瘀、消肿、定痛的目的。 蔡斐关键词:放血疗法 基于CiteSpace分析针灸治疗耳鸣的研究现状 2025年 目的:应用CiteSpace软件分析针灸治疗耳鸣的研究现状、热点及未来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自1995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30日收录的针灸治疗耳鸣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分别对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文献767篇,研究机构主要包括成都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以电针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等针灸方式治疗神经性耳鸣、特发性耳鸣、颈源性耳鸣、主观性耳鸣等是当前国内研究的热点。结论:针灸治疗耳鸣的研究重点逐渐从理论探索和初步观察转向机制解析、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应用,但现有研究缺乏统一的疗效评定指标,具体的治疗机制研究较少,缺少各针灸疗法的横向比较,难以筛选出对于不同类型的耳鸣患者的最佳治疗手段。针灸刺激量、补泻手法、留针时间、具体疗程等不一,大部分试验随访时间较短,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开展前瞻性、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 刘传强 田瑞华 崔玮铭 贾广奇 蔡斐关键词:耳鸣 针灸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学 阳明经筋排刺治疗桡神经麻痹1例 2015年 目的:观察阳明经筋排刺治疗桡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经络学说理论,取曲池与阳溪之间阳明经筋排刺为主穴,配以极泉、臂臑、合谷、八邪之经验效穴,加之特色的针刺得气感,对1例桡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患者针刺2月后,垂腕消失,右腕活动自如,手背第1、2掌指间感觉正常存在,右手功能恢复正常。结论:阳明经筋排刺可使气血精微充沛,输布四肢百骸,疏调气血,濡养筋脉,故治疗桡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并且此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少、经济实用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赵奕暄 蔡斐 庞莹 赵琦 李兰媛 韩宝杰关键词:桡神经麻痹 排刺 痿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