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坤艳
-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基因芯片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白细胞介素28B基因多态性研究
- 侯伟张世田乔坤艳代庆海陆伟
- 基于基因芯片的酒精性肝病患者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研究
- 乔坤艳代庆海陆伟侯伟
- 天津地区857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标志物模式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模式及其特征。方法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分析法对天津地区8 577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其模式组合方式,并按照年龄、性别进行分层研究。结果血清标志物共有18种不同组合模式,其中模式1(HBsAg+、HBeAb+、HBcAb+)占比例最高,为40.00%;其次为模式2(HBsAg+、HBeAg+、HBcAb+),所占比例为27.14%;特殊血清学模式(HBsAg+、HBsAb+)所占比例为5.50%。男性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模式1、2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P<0.05或<0.01)。20~40<岁年龄组血清标志物模式1、2所占比例分别为49.58%和62.16%,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或<0.01)。结论天津地区慢性HBV感染者以HBsAg+、HBeAb+、HBcAb+和HBsAg+、HBeAg+、HBcAb+为主要血清标志物模式;上述两种血清标志物模式在20~<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在男性感染者中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
- 霍志晓张世田乔坤艳代庆海陆伟侯伟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
- 病毒性肝炎患者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研究
- 目的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可将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转化为可供人体利用的5-甲基四氢叶酸,该酶编码基因的677位点基因多态性可影响其酶活性进而影响叶酸的利用。另外,该酶677位点的多态性还与肝脏脂肪变性及...
- 乔坤艳代庆海张世田陆伟侯伟
-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病毒性肝炎基因多态性
- 淋巴细胞计数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评估肝细胞癌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联合免疫治疗的预后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C)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对中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免疫治疗后的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TACE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32例中晚期原发性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电子病历检索或电话随访评估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进展情况将患者分为进展组和无进展组,比较两组治疗前14 d内和治疗后2个月内的血清学指标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LC和ALT水平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预后评估效能,并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中晚期HC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根据ROC曲线得出治疗前外周血LC与ALT水平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740×10^(9)/L和32.30 U/L,治疗后则为0.805×10^(9)/L和22.95 U/L。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不同LC、ALT水平、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ferase,AST)水平和肝纤维化-4指数是中晚期HCC患者TACE联合免疫治疗后的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LC≤0.740×10^(9)/L(HR=3.896,95%CI:1.244~12.201)和ALT>32.30 U/L(HR=1.015,95%CI:1.000~1.029)是中晚期HCC患者TACE联合免疫治疗后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治疗前后外周血高LC和低ALT水平的患者PFS较长。结论治疗前外周血LC和ALT水平基线值和LC动态变化对接受TACE联合免疫治疗的中晚期HCC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具有临床评估价值。
- 霍志晓闫莉华乔坤艳蒯文涛李娜苏瑞
- 关键词:中晚期肝细胞癌淋巴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预后
- RNA m6A修饰参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相关肝癌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 2021年
- RNA甲基化修饰是近几年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哺乳动物中RNA甲基化的最主要类型。最新研究发现RNA m6A甲基化修饰在肝炎病毒复制及相关肝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该方面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这将有利于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思路。
- 乔坤艳苏瑞蒋贝王凤梅
- 关键词:RNA肝炎病毒肝癌
- 基于基因芯片的病毒性肝炎患者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研究
- 乔坤艳代庆海陆伟侯伟
- Cyclin G1参与肝炎病毒复制及肝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被引量:2
- 2017年
- 细胞周期蛋白G1(Cyclin G1)是近年来发现的周期蛋白G家族成员之一,在功能上并不是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主要分子,最新研究发现Cyclin G1在肝炎病毒复制与肝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将对Cyclin G1蛋白序列特征、其与microRNA的相互作用、以及在HBV、HCV复制及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进行综述,这将有利于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思路.
- 乔坤艳陆伟侯伟
-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G1肝炎病毒丙型肝癌
- DEPDC5 rs599815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疾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DEPDC5 rs599815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相关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HCV感染的患者,分为慢性丙型肝炎组(肝炎组)、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组(肝硬化组)和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癌组(肝癌组)。应用MALDI-TOF MS质谱技术检测样本基因组的DEPDC5 rs599815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同时回顾病历资料。根据正态分布情况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者非参数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疾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共入组147例患者,其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55例、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4例、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48例。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甲胎蛋白、总胆红素水平以及肝性脑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肝炎组(P<0.05),并且肝癌组的总胆红素及甲胎蛋白水平也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5)。3组之间的DEPDC5 rs5998152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和肝癌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肝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携带DEPDC5 rs5998152 C等位基因和TC+CC基因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展为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显著增加,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DEPDC5 rs5998152等位基因频率在肝硬化和肝癌组之间分布无显著差异,其与丙型肝炎肝硬化进展为肝癌的风险无显著相关性。结论DEPDC5 rs5998152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因素之一。
- 乔坤艳张世田苏瑞侯伟王凤梅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
- MicroRNA-122参与HCV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大量研究表明miR-122是参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复制和基因表达极其重要的宿主因子.但miR-122调控HCV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将对这方面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乔坤艳陆伟侯伟
- 关键词:HCV复制基因表达分子机制丙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