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多发良性结节的全切与次全切疗效分析及术后激素评价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多发良性结节全切术与次全切术的治疗效果和术后激素改变情况。方法:收治甲状腺多发良性结节患者3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4例。观察组行甲状腺次全切术,对照组行甲状腺全切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显露情况均无对照组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术作为创伤较小又能保证疗效的一种手术方式,是甲状腺多发良性结节患者的不错选择。
- 祝琴李远平张强张英毅赵雪云黄亮
-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 巨大左室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策略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巨大左室高危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处理及心肌保护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年5月至2006年10月瓣膜置换术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5mm的39例患者病历资料。结果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14例,肾功能衰竭5例,心律紊乱4例,近期死亡12例(30.08%)。结论对巨大左室瓣膜置换术重视对低心排综合征的围术期处理和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措施,对左室特别巨大者的手术选择应谨慎。
- 李远平刘俊成彭华利龙永贵沈回春刘凌曦
- 关键词:巨大左室瓣膜置换术低心排综合征心肌保护
- 应用侧倾型碟瓣施行心瓣膜替换术13例
- 1990年
- 我院于1988年5月至1989年4月,应用国产侧倾型碟瓣施行心瓣膜替换13例。其中单瓣替换11例,双瓣替换2例,无手术死亡。本文主要介绍了手术指征的掌握,围术期处理,及术后并发症防治的体会。
- 谢邦富沈回春姜子非李远平
- 关键词:心瓣膜心脏手术
- 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在甲状腺癌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在甲状腺癌术中对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手术组)和研究组(纳米碳组),每组38例。研究组患者术中暴露患侧甲状腺后注射纳米碳,10 min后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直接行甲状腺癌根治术,不注射纳米碳。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钙和甲状旁腺素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常规石蜡切片检出甲状旁腺组织的病例数。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钙及甲状旁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研究组患者血清钙及甲状旁腺素水平降低幅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石蜡病检报告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标本检出甲状旁腺组织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能明显降低甲状腺癌术中甲状旁腺的损伤和误切率。
- 赵雪云李远平张英毅祝琴
- 关键词:纳米碳甲状旁腺甲状腺癌
- 人工机械瓣栓塞3例报告被引量:1
- 1996年
- 人工机械瓣栓塞3例报告谢邦富沈回春姜子非彭华利李远平刘俊成1临床资料例1,女,34岁,于1990年6月因风心病二尖瓣双病变、房颤、左房大(61mm),在我院行二尖瓣替换(MVR),置入27号碟瓣。手术经过顺利,术后两周为逃避交费,未经医生同意和交待术...
- 谢邦富沈回春姜子非彭华利李远平刘俊成
-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病例报告
- 胸外伤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0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诱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00例胸外伤发生ARDS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所有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小潮气量通气,对照组给予常规潮气量通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气分析。结果年龄≥60岁,呼吸频率≥28次∕min,收缩压≥12kPa,肋骨骨折≥4处,伴有肺挫伤和腹腔内脏器损伤及ISS值≥16与胸外伤发生ARDS密切相关(P<0.01),治疗组VILI、VAP、MODS及死亡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呼吸困难、高血压、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腹腔内脏损伤、是影响胸外伤并发ARDS的高危因素,低潮气量机械通气适合ARDS患者应用。
- 李远平刘俊成沈回春龙永贵刘凌曦邬艺渊胡同晨
- 关键词:胸外伤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机械通气
- 纳米炭与亚甲蓝在早中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技术之一,通过SLNB染料剂可有效检测和追踪患者的淋巴病灶,但不同染料剂间的示踪效果存在差异,故选择合理有效的染料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在SLNB术中给予患者纳米炭与亚甲蓝染色,探讨两者对早中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示踪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祝琴李远平张英毅赵雪云
- 关键词:纳米炭亚甲蓝前哨淋巴结活检
-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三阴乳腺癌4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三阴乳腺癌(TNB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转移性TNB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吉西他滨与卡培他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00%,高于对照组的37.78%(P<0.05);毒性反应发生率为22.22%,低于对照组的42.22%(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TNBC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赵雪云李远平张英毅祝琴黄亮张强
-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吉西他滨卡培他滨
- 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特征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或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病史特点、辅助检查、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及效果。结果 8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全部治愈。伤口一期愈合21例。31例肿块较大者先药物治疗后再手术,其中1例术后1+个月复发,最终行皮下腺体单纯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23个月,均未复发,对患侧乳房外形较满意者占96.25%(77/80)。结论 综合粗针穿刺病理活检、超声、乳腺钼靶X线检查、磁共振(MR)及针吸细胞学等检查,基本能明确是浆细胞性乳腺炎还是肉芽肿性乳腺炎,而手术治疗是其治疗的根本方法。
- 祝琴李远平张英毅赵雪云
-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
- 体外循环术后再次开胸止血27例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出血原因,提出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988年5月至2005年10月45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大量出血27例需再次开胸止血病历进行分析,探讨原因,总结教训。结果:同期450例体循心脏手术,术后因大量出血再次开胸止血27例,占6%,其近期死亡6例,死亡率为22.2%。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术后出血是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正确掌握再次开胸止血手术时机至关重要。
- 李远平刘俊成龙永贵沈回春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再次开胸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