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婴儿
  • 1篇婴儿期
  • 1篇孕母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神经发育
  • 1篇疼痛
  • 1篇疼痛管理
  • 1篇外周
  • 1篇外周静脉
  • 1篇外周静脉穿刺
  • 1篇静脉
  • 1篇静脉穿刺
  • 1篇患儿
  • 1篇产儿
  • 1篇穿刺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合肥市妇幼保...

作者

  • 2篇陈智
  • 1篇李明
  • 1篇宇丽
  • 1篇栾贝贝
  • 1篇吴德
  • 1篇汤玉霞

传媒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当代护士(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证据的Buzzy■装置在4~11岁患儿外周静脉穿刺疼痛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Buzzy■装置对4~11岁患儿外周静脉穿刺的疼痛及医疗恐惧的缓解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12月入院的84例患儿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月—2月入院的84例患儿为观察组。通过检索国外指南及国内相关文献,获取证据并汇总。观察组应用Buzzy■装置减轻外周静脉穿刺疼痛;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差值、哭闹时间、患儿外周静脉穿刺的依从性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FPS-R疼痛评分、儿童医疗恐惧评分及家属对外周静脉穿刺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的FPS-R疼痛评分、穿刺依从性、哭闹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医疗恐惧评分及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证据的Buzzy■装置在4~11岁儿童外周静脉穿刺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陈智栾贝贝汤玉霞宇丽
关键词:患儿外周静脉穿刺疼痛
孕母使用产前糖皮质激素对极早产儿结局及婴儿期神经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索孕母产前糖皮质激素(antenatal corticosteroid,ACS)的使用对极早产儿(very premature infant,VPI)结局及婴儿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90例VPI为研究对象,按照孕母是否使用ACS及使用剂量分为未使用组(n=18)、单疗程组(n=88)、多疗程组(n=40)和部分疗程组(n=44)。比较4组VPI临床结局、矫正胎龄40周时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矫正年龄1岁时格塞尔发育量表评分的差异,分析特定胎龄VPI的ACS不同使用时机对矫正年龄1岁时婴幼儿格塞尔发育量表评分的影响。结果临床结局方面,部分疗程组、单疗程组及多疗程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湿肺的发生率低于未使用组(P<0.008),而部分疗程组、单疗程组及多疗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未使用组、部分疗程组、单疗程组矫正胎龄40周时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一般评估)、矫正年龄1岁时神经发育正常比例高于多疗程组(P<0.008)。不同ACS使用时机对不同胎龄VPI矫正年龄1岁时神经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ACS对VPI的呼吸系统发育具有重要价值,但多疗程ACS可能会造成VPI出现一定程度的神经发育异常,而对神经发育的影响与胎龄及ACS的使用时机无关。
陈智李明张丽丽吴德
关键词:神经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