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昌坤

作品数:21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江油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骨折
  • 9篇内固定
  • 7篇钢板
  • 5篇肱骨
  • 5篇近端
  • 4篇手术
  • 4篇锁定钢板
  • 4篇肱骨近端
  • 4篇疗效
  • 4篇固定术
  • 4篇关节
  • 4篇钢板治疗
  • 3篇锁定钢板治疗
  • 3篇肱骨近端粉碎...
  • 3篇微创
  • 3篇内固定术
  • 3篇内固定治疗
  • 3篇粉碎性
  • 3篇粉碎性骨折
  • 2篇置换术

机构

  • 20篇江油市人民医...
  • 1篇成都市第五人...

作者

  • 20篇李昌坤
  • 18篇张斌
  • 16篇杨先武
  • 5篇梁耘
  • 5篇戴伟
  • 4篇程翔
  • 3篇许涛
  • 2篇高鹏
  • 2篇陈利江
  • 1篇李正疆
  • 1篇高明
  • 1篇周珊
  • 1篇李月霞
  • 1篇代伟

传媒

  • 3篇四川医学
  • 2篇川北医学院学...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4
  • 1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短期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短期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20例使用LPHP治疗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2例,女8例;年龄28~77岁,平均51....
李昌坤张斌杨先武
关键词: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钢板内固定术临床疗效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方式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究中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中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分别对治疗前及后VAS评分、损伤椎体的远期相对前缘高度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VAS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椎体远期丢失高度与对照组比较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有效避免损伤椎体的压缩,缓解椎体疼痛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张斌程翔李昌坤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Kaneda内固定器在脊柱胸腰段结核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李昌坤张斌杨先武许涛高明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内固定
平行克氏针皮肤牵张术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改良皮肤牵张术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2017年5月,我院创伤骨科诊治的36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中,采用简易改良皮肤牵张术式治疗18例(观察组;改良皮肤牵张术式组),采用常规植皮术式治疗18例(对照组;植皮组).对比2组住院时间、再次手术率、手术及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结果:36例均获得1-2个月随访,创口愈合良好32例,创口感染不愈合3例、创口延迟愈合1例,无再次骨外露,局部感觉、功能良好.观察组1例在皮肤牵张术后皮肤撕裂,皮肤牵张失败,局部创面2期行植皮术,创口延迟愈合.对照组3例术后出现感染,1例植皮区愈合<50%,植皮术失败,局部创面行再植皮术后愈合;1例再次植皮术后失败,行局部皮瓣转移术术后愈合;1例创口不愈合.2组术后感染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0).观察组再次手术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观察组手术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观察组术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改良皮肤牵张术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伤治疗中,较常规植皮术式相比,改良皮肤牵张术在皮肤缺损创面修复中,更简单、高效,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瘢痕小,患者满意度更高.
戴伟莫林海张慧张斌李昌坤杨先武程翔王乾坤梁耘古世伟张伟
关键词:皮肤缺损植皮术
不同手术时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加速康复锻炼对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被引量:15
2023年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时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加速康复锻炼治疗对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4例,均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加速康复锻炼治疗,根据手术时点进行分组,创伤至手术时间≤24 h为A组(n=55)、>24 h为B组(n=49),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评估髋关节功能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显性失血量、术后首次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隐性失血量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6个月时,A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B组(P<0.05);术后6个月时,A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B组(P<0.05);术后7 d时,A组IL-6、IL-10及TNF-α水平比较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远期并发症,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至手术时间≤24 h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加速康复锻炼治疗可促进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梁耘张斌李昌坤杨先武戴伟周珊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高龄
有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选择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髋臼骨折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43例不同类型髋臼骨折,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了解术后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7例得到随访5~14月,被随访患者骨折均愈合。关节功能优24例,良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1.1%)。结论适当的手术时期、正确的手术方法,早期功能锻炼对髋臼骨折术后恢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李正疆李昌坤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方法内固定
微创前方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微创前方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作为对象对象,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微创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前方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卧床时间的差异,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10.21±1.28)cm]、术中出血量[(139.4±31.9)mL]、手术时间[(87.73±19.38)min]及卧床时间[(2.5±1.4)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5.33±2.32)cm、(251.2±71.0)mL、(98.26±23.1)min、(4.6±2.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再次意外骨折1例,经治疗后好转,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5%(3/4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前方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创伤小,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戴伟张斌李昌坤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高龄微创
后路双钢板固定治疗累及远端的肱骨中下段骨折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后路双钢板固定治疗累及肱骨远端的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10年11月,8例累及远端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行经后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男7例,女1例;年龄20~51岁,平均32岁;左侧2例、右侧6例,均为肱骨中下段骨折,其中肱骨中下段骨折累及远端5例,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远端骨折3例。肱骨远端骨折根据AO分型:A2型4例,A3型1例,B1型1例,B2型1例,C1型1例。8例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不伴有桡神经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12 d,平均8 d。结果:随访8~18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12~28周,平均16周。无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及内固定失败病例发生。肘关节活动度为120~140°,平均135°。根据Cassebaum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7.5%。结论:后路双钢板技术是治疗累及肱骨远端的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张斌李昌坤杨先武梁耘陈利江
关键词:肱骨骨折钢板
示指背侧带蒂岛状皮瓣治疗拇指Ⅱ度缺损的临床疗效
2014年
目的:探讨示指背侧带蒂岛状皮瓣治疗拇指Ⅱ度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2013年收治拇指Ⅱ度缺损患者47例,运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疗效是满意的。结论:示指背侧带蒂岛状皮瓣治疗拇指Ⅱ度缺损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
杨先武李昌坤张斌代伟
关键词:岛状皮瓣拇指缺损
PHILOS治疗同侧肱骨干骨折合并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采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治疗同侧肱骨干骨折合并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HILOS治疗同侧肱骨干骨折合并肱骨近端骨折骨折15例。结果15例获得随访13~3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侧肩关节上举角度为130~170°,平均156。;以Constant—Murley评分百分比为评分标准:优10例,良3例,满意2例,优良率86.7%。结论采用PHILOS治疗同侧肱骨干骨折合并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损伤小、术后更早功能锻炼,骨愈合率高等优点.
张斌李昌坤杨先武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