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国栋

作品数:25 被引量:243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死亡率
  • 8篇死因
  • 4篇肿瘤
  • 4篇恶性
  • 4篇恶性肿瘤
  • 4篇标化
  • 4篇标化死亡率
  • 3篇主要死因
  • 3篇疾病
  • 3篇儿童
  • 2篇心脑
  • 2篇心脑血管
  • 2篇心脑血管疾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疾病
  • 2篇知晓
  • 2篇知晓率
  • 2篇治疗率
  • 2篇少年
  • 2篇寿命损失年

机构

  • 25篇西安市疾病预...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5篇赵国栋
  • 17篇侯斌
  • 14篇张晓宇
  • 7篇毋丹丹
  • 5篇杜晓婷
  • 5篇黄春红
  • 4篇秦莎莎
  • 3篇胡美琴
  • 3篇代涛
  • 2篇张松杰
  • 2篇陈保忠
  • 1篇秦国富
  • 1篇李恒新
  • 1篇卫晓丽
  • 1篇张扬
  • 1篇史刘辉
  • 1篇崔彩岩

传媒

  • 5篇中国慢性病预...
  • 5篇中国卫生统计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安市学龄期青少年伤害死亡特点及趋势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分析西安市5~19岁学龄期青少年伤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西安市2008-2014年伤害死亡资料,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计算伤害死亡率、死因构成、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安市2008-2014年5~19岁青少年伤害平均死亡率为14.01/105,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APC=-3.23%,t=-2.78,P〈0.05);男性青少年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χ^2=111.72,P〈0.01),男童伤害死亡率随年份的增长呈下降趋势(APC=-5.58%,t=-4.04,P〈0.05)。前5位伤害死亡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溺水、意外事故、自杀和意外中毒,占该年龄伤害死亡的87.92%。结论 西安市青少年伤害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交通事故和溺水是主要死亡原因,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加强伤害防控,以有效降低青少年伤害死亡率。
张晓宇侯斌赵国栋
关键词:青少年死亡率
2010-2014年西安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主要死因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本研究中,我们对2010-2014年西安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个案数据进行分析,了解65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病例全死因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为今后西安市制定更适宜的老年人防病策略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10-2014年老年人死亡资料来源于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辖区户籍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覆盖全市13个区县和1个新城,
杜晓婷张晓宇侯斌赵国栋
关键词:老年人死亡率死因
2010-2014年西安市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利用西安市居民死因登记报告资料,分析2010-2014年西安市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死亡情况,为开展和完善儿童青少年伤害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因资料来自西安市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资料,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和根本死因编码,根本死因ICD-10编码为V01-Y98的死亡为伤害死亡。结果 2010~2014年西安市0~19岁儿童青少年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9.63%,儿童青少年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1.92%,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死亡占该年龄死亡数的27.52%;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死亡率为16.16/10万,男孩死亡率均高于女孩,总差异有显著性(χ^2=84.03,P〈0.01),0~19岁伤害死亡率随年龄增大逐步下降;交通事故、溺水、意外事故、意外跌落、自杀为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前5位死因,占伤害死亡总数的80.03%。结论交通事故、溺水、意外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是西安市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主要死因。
张晓宇赵国栋侯斌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死亡率
西安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趋势和潜在寿命损失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了解2010-2015年西安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因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5年西安市居民死因监测系统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数据,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3.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亡构成比、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及减寿率等指标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趋势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西安市居民2010-2015年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为310.36/10万,标化死亡率为243.84/10万;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脑血管病死亡率呈升高趋势(P<0.05);心脏病中,急性心梗死亡率呈升高趋势(P<0.05),高心病、肺心病和其他心脏病死亡率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均P<0.05)。35岁以下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几乎为0,≥35岁居民死亡率随年龄增高呈上升趋势,75岁以后上升速度陡增。西安市居民1~69岁死亡者中,心脑血管病造成的减寿年数PYLL为420 107人年,平均减寿年数AYLL是3.97人年,PYLL率是12.24‰。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西安市居民的首位死因,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应列为今后的防控重点。
张晓宇侯斌赵国栋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2014-2021年西安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及减寿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2014—2021年西安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及由于伤害死亡所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为进一步开展伤害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西安市“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2014—2021年全人口死因监测数据和人口资料。采用Excel 2010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潜在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等指标。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14—2021年西安市居民伤害平均死亡率为29.08/10万,标化死亡率为27.16/10万。男性伤害死亡率为37.29/10万,女性伤害死亡率为20.41/10万,男性是女性的1.83倍;郊县伤害死亡率为35.33/10万,城区伤害死亡率为22.26/10万,郊县是城区的1.5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07.990、1141.569,P<0.05)。2014—2021年西安市居民伤害死亡前5位原因分别为道路交通伤害、意外跌落、自杀、意外中毒、其他意外伤害,占全部伤害死亡人数的89.08%。不同年龄别人群中,导致伤害的主要死因差别较大,0~14岁人群伤害前5位死因分别为道路交通伤害、意外窒息、意外跌落、溺水、自杀;15~44岁组人群伤害前5位死因分别为道路交通伤害、自杀、意外跌落、意外中毒、其他意外伤害;45~64岁组人群伤害前5位死因分别为道路交通伤害、意外跌落、自杀、其他意外伤害、意外中毒;≥65岁人群伤害前5位死因分别为意外跌落、道路交通伤害、自杀、其他意外伤害、意外中毒。2014—2021年西安市居民伤害造成的PYLLR为4.82‰,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道路交通伤害、意外跌落、自杀;伤害造成的AYLL为16.56年,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他杀、溺水、触电。结论2014—2021年西安市居民伤害死亡率较高,已成为威胁西安市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
毋丹丹卫晓丽赵国栋黄春红李文静王太君
关键词: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
西安市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现状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了解西安市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情况,为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1月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调查西安市14个区县18岁及以上在该地居住6个月以上的居民共8 193人。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获取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身高和体重等。结果西安市成年人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21.2%,男性为22.4%,女性为19.9%,城区和郊县分别为20.4%和22.0%。高血压知晓率为63.8%(男性为58.3%,女性为69.5%,城区为65.6%,郊县为62.0%),治疗率为47.5%(男性为42.8%,女性为52.4%,城区为52.5%,郊县为42.7%),控制率为17.8%(男性为15.4%,女性为20.3%,城区为23.8%,郊县为12.1%),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控制率为37.6%。在高血压知晓者中,仅73.5%按医嘱服药,23.8%为有症状时服药;采取控制饮食、运动和血压监测者分别占26.9%、26.8%和29.5%。结论西安市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比较高,而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偏低,尤其是在郊县和男性中,需进一步加强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特别是非药物治疗。
胡美琴侯斌张晓宇杜晓婷秦莎莎代涛赵国栋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西安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及趋势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了解西安市2002-2014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西安市2002-2014年死因监测点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登记资料,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计算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亡构成比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等描述恶性肿瘤死亡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的指标。结果 西安市2002-2014年死因监测点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29.10/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0.19/10万,在全死因中居第3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3086.45,P〈0.01);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后显示,全人群、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APC分别为-3.732%、-4.094%和-3.153%;恶性肿瘤死因前5位的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肠癌,其中肝癌(APC为-3.369%)粗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胃癌在2006-2014年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2.32%);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5),APC分别为3.652%、-6.750%、-5.665%、-5.916%。结论 西安市居民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粗死亡率未表现出下降趋势,仍需加强监测和防治,特别是肺癌、肝癌、胃癌等主要恶性肿瘤的防控。
张晓宇李恒新陈保忠侯斌赵国栋黄春红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
2004-2013年西安市居民伤害死亡分析被引量:44
2015年
目的分析西安市2004-2013年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伤害干预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方法伤害死因分类按ICD-10编码进行。计算伤害死亡率、伤害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来描述伤害死亡状况。结果 2004-2013年西安市居民伤害总死亡率为41.45/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14/10万,伤害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11%。男女伤害死亡比例为2.353:1,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居民伤害前5位死因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其他意外事故和意外中毒,占伤害总死亡的88.16%。伤害死亡在全死因中位居第5位,在全死因减寿顺位中处于第2位。结论伤害死亡是西安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针对主要死亡原因,全面系统实施人群干预措施,预防控制伤害的发生。
张晓宇赵国栋侯斌杜晓婷
关键词:死亡率流行病学死因顺位
西安市0~14岁儿童青少年死亡状况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了解西安市0~14岁儿童各年龄组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西安市2005—2014年死因监测系统数据,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疾病分类编码。结果西安市2005—2014年0~14岁儿童平均死亡率为80.15/10万,年均下降4.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61,P〉0.05)。儿童死亡数占全人群死亡数比例呈下降趋势。男孩死亡率(93.58/10万)高于女孩(64.99/10万)(χ~2=168.90,P〈0.05);0岁~婴儿死亡率最高(666.84/10万),以后随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10~14岁儿童死亡率最低(25.13/10万)。围生期有关疾病、损伤中毒和先天性疾病是引起儿童死亡的前3位死因,死亡率分别为18.26/10万,15.60/10万和14.65/10万。机动车交通事故、机动车外意外事故和溺水位居损伤中毒原因的前3位,死亡率分别为3.13/10万,3.07/10万,2.53/10万。结论围生期有关疾病、损伤中毒和先天性疾病是西安市儿童的主要死因。加强孕产妇保健和新生儿围生期护理,预防儿童伤害,可有效降低0~14岁儿童死亡率。
张晓宇陈保忠侯斌赵国栋黄春红
关键词:疾病青少年儿童
西安市成年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特征调查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了解西安市成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情况,为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于2013年11月调查西安市全市14个区县18岁及以上在该地居住6个月以上的居民共8 196人。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获取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体格检查包括测量空腹血糖和身高、体重等指标。结果西安市成年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7.8%(男性7.9%,女性7.6%;城区7.6%,郊县7.9%)。糖尿病患者知晓率为49.8%(男性52.5%,女性47.3%;城区58.1%高于郊县41.6%,P<0.05),治疗率为41.8%(男性43.0%,女性40.5%;城区47.5%高于郊县的36.0%,P<0.05),控制率为14.3%(男性11.4%低于女性17.1%,P<0.05);城区17.7%高于郊县10.9%,P<0.05)),经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控制率为28.7%。结论西安市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比较高,而糖尿病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偏低,尤其是郊县,需进一步加强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
胡美琴侯斌张晓宇杜晓婷秦莎莎赵国栋代涛
关键词: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