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 作品数:14 被引量:54 H指数:5 供职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科学 政治法律 经济管理 更多>>
有轨电车与快速公交BRT适用性比较分析——以曲靖市为例 被引量:5 2015年 大力提倡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交通方式的良好适应性是保障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现代有轨电车和快速交通系统(BRT)因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应用前景备受规划者们的关注,同时在选用上因二者相近的功能而存在争议。以曲靖市为例,首先对其公交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有轨电车和BRT的观念,采用SWOT分析法进一步从城市规模、交通需求、投资额度、系统能力等视角就曲靖建设有轨电车和BRT系统适用性做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有轨电车不仅能满足市民中长距离出行需求,而且其优良的服务品质、"绿色环保"的运营系统,更适合曲靖市未来的发展。该提法打破在提升交通系统能力和城市形象时,唯"地铁/轨道"和"BRT"不可他选的思维惯式,用实证依据为相关规划者提供参考。 刘阳 张玲 沈小静 陶勤勤关键词:公共交通 现代有轨电车 快速公交系统 SWOT分析法 城市家庭日常活动—出行交互制约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家庭内部的交互制约机制是解读个体活动—出行决策行为的重要视角.本文关注城市家庭多个成员间活动出行的互动关系,引入时间地理学制约观,认为家庭活动决策是'多人、多活动'交互制约下的决策行为,提出个人'活动制约度'和家庭'活动制约位'概念来描述家庭活动决策,并基于出行日志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侧重分析家庭成员间活动出行互动机理.结果表明,成员间的交互制约不仅影响个体活动出行选择,还会在个体之间相互传递并扩散到家庭活动模式上.家庭内部通过替代、互助等协作形式动态地平衡成员间的制约程度,最终确定出总体制约度最小的家庭活动出行模式. 何保红 刘阳 高良鹏 徐伟关键词:城市交通 家庭活动 交互机制 交通需求管理 基于地铁刷卡数据的通学模式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7 2019年 长距离的通学出行是导致中小学生被家长用小汽车接送的关键因素,鼓励中长距离通学学生使用地铁出行可以减少他们对小汽车的依赖.本文在考虑潜在接送行为的基础上,利用地铁IC卡刷卡数据研究了南京市中小学生的地铁通学模式.通过识别出地铁通学人群及对应的通学记录,把学生地铁通学行为分为只去不回(HTSO)、只回不去(STHO)、往返(SHUTTLE)和其他(OTHERS)模式,并建立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学生出行特征、所在区位、居住地及学校周边建成环境特征对其地铁通学模式的影响.模型结果显示,学生的出发时刻、出行频率、居住地区位、学校区位及建成环境对地铁通学模式有显著影响,且居住地和学校周边建成环境对学生通学模式的影响不同. 刘阳 季彦婕 何民 顾宇关键词:城市交通 地铁 老年人活动空间的测度及影响因素——以昆明市为例 2023年 研究老年人的活动空间有助于更好理解老年人的出行行为,对于提高城市交通系统对社会老龄化的适应性,促进交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16年中国昆明市的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和建成环境数据,对老年人活动空间的测度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可视化与分析工具,利用标准置信椭圆法对老年人活动空间进行测度,并对其分布特征和群体性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基于序次logit模型探究老年人活动空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老年人活动空间分布在以住址为中心的5 km2范围内,并表现出显著的群体性差异.公园密度、交叉口密度、道路网密度、商场密度、到公交站最近距离、年龄、性别、家庭结构及家庭年收入对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均有显著影响. 何民 曹昆 何明卫 刘阳 石庄彬关键词:城市交通 老年人 基于刷卡数据的南京地铁通勤人群分类与时空行为研究 智能卡数据被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的研究,然而在出行行为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通勤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出行目的之一,由于智能卡数据中个人社会经济信息的缺失,在通勤行为的研究上存在一定的困境。本文基于一个月工作日的地铁刷卡数据,... 刘梦吉 刘阳 张辉关键词:地铁 文献传递 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出行方式选择的非线性影响 被引量:11 2023年 研究老年人的出行方式选择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老年人出行行为,对提高老年人出行便捷性和可达性,构建老年人友好型社会和改善交通系统的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1年贵阳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运用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研究老年人出行方式选择的决策机理,并深入挖掘公交站点辐射区内不同老年群体选择行为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出行特征是影响老年人出行方式选择最重要的因素,相对重要度达58.51%,其次是建成环境因素(35.49%),二者均远高于社会经济属性的相对重要性(6%)。(2)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出行方式选择的非线性作用显著,其中老年人步行出行的距离阈值为3 km;老年人出行更多的是空间分散模式,而非以市中心为导向模式。因此,对老年人出行方式选择的干预在建成环境阈值范围内更加有效。(3)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不仅存在独立的非线性效应,不同的社会经济属性还会导致其存在群体差异。这些发现可为创建面向老年人友好的出行环境提供决策支撑。 石庄彬 鄢春花 何明卫 刘阳 何民关键词:城市交通 非线性 老年人 建成环境 考虑空间异质性的短距离出行方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促进城市居民短距离出行方式由机动车向慢行交通转移,对缓解机动化出行造成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至关重要。基于昆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和建成环境数据,利用地理加权逻辑回归模型探究了出行者社会经济-人口属性、出行属性与建成环境对短距离出行中小汽车和慢行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地理加权逻辑回归模型拟合结果优于全局回归逻辑模型。交叉口密度、道路网密度、人口密度、总POI密度、离退休人员和通勤出行在总体上对短距离出行中的小汽车使用起到负向影响,到CBD距离在总体上起到正向影响,但这些变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在不同区域表现出相反的作用。此外,男性、个体经营者、30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家庭收入越高的群体更倾向于在短距离出行中使用小汽车,而购物和娱乐出行更倾向采用慢行交通方式。 何明卫 肖明阳 何民 石庄彬 刘阳关键词:交通工程 空间异质性 建成环境 基于面板数据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影响规律研究 2025年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与客流效率之间不匹配的问题,有必要深入了解并掌握网络客流影响规律,提升客流量水平。然而,由于缺乏纵向数据的对比,对社会经济因素、网络结构特征等与客流量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仍不够深入。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核心竞争力,厘清网络结构、经济人口等因素与客流量的关系,采用2012—2020年的年度面板数据,计算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网络的拓扑特征指标,并建立时间固定效应模型,试图探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构及其与城市布局耦合关系对客流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交通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换乘枢纽站点不断增多,对网络连接起到重要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变量的变化对客流量提升具有显著影响,网络分布的致密化和区域枢纽化有助于提升换乘连接,吸引更多客流;耦合协调度对客流量变化影响显著,轨道线网规划中需要因地制宜地考虑人口分布与线路布局的耦合关系。最后,从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规划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石庄彬 刘小庆 钱乾 何明卫 刘阳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复杂网络 面板数据 耦合协调度 建成环境对城市居民长时通勤行为的影响研究 2025年 长时通勤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面临的普遍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通勤效率。以昆明市建成区为例,采用随机森林模型探究了建成环境与城市居民长时通勤的非线性关系与阈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建成环境对居民长时通勤的相对重要度之和为80.8%,远大于个人社会经济属性;自足性指数对长时通勤的影响最大且为负相关,其次为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就业岗位密度;建成环境与居民长时通勤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路网密度、职住比、公交站点密度对长时通勤均表现出明显的阈值效应。 何明卫 黄世恒 钱乾 刘杰 刘阳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 建成环境 非线性 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混凝土桥面防水粘结层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2020年 为确保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混凝土桥面防水粘结层施工质量,对混凝土基面抛丸处理方案和防水粘结剂喷洒用量进行了试验研究。混凝土基面处理采用2种方案实施抛丸,通过观察抛丸后界面效果及其构造深度,确定适宜的抛丸遍数。在抛丸效果更好的区域分段喷洒不同用量的防水粘结剂,待其固化后对其拉拔强度进行分析,确定最佳防水粘结剂用量,并对最佳防水粘结剂用量下防水粘结层的抗渗水性能和不同用量下防水粘结层的抗剪切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基面抛丸2遍处理后的界面粗糙程度和构造深度明显更好;防水粘结剂用量为0.6 kg/m^2时,防水粘结层拉拔强度达到最大值2.15 MPa,基本不渗水,抗剪切强度为3.01 MPa,满足设计要求。 胡海波 刘刚 钱振东 刘阳 吴小韵关键词:混凝土桥面 防水粘结层 拉拔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