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方法治疗牙槽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分析牙槽突骨折使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术和牙弓夹板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我院对牙槽突骨折患者84例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使用托槽钢丝固定,对照组使用牙弓夹板法固定。结果研究组接受矫正治疗的优良率是90.48%,对照组的矫正治疗优良率是66.67%,两组的治疗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前的牙龈出血倾向均比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牙龈出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牙槽突骨折使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治疗的效果突出,固定效果好,对牙周刺激小。
- 郑军孙凤林母东亮张型旺杜玉芳刘丽佳
- 关键词:牙槽突骨折固定矫治牙弓夹板临床疗效牙龈出血疗效比较
- 小鼠上颌突间充质细胞体内成骨发育和体外诱导成骨分化的比较
- 2017年
- 目的 :比较体外成骨诱导培养的小鼠胚胎10.5 d(E10.5)的上颌突间充质细胞与体内发育的上颌突间充质细胞的成骨分化差异。方法:体外培养E10.5和E17.5的小鼠上颌突间充质细胞,观察其细胞形态。取体外培养3 d的E10.5原代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培养7 d,然后应用免疫荧光、qPCR等方法比较其与体外培养3 d的E17.5原代细胞的成骨分化差异。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成组样本t检验。结果:E10.5和E17.5的小鼠上颌突细胞在体外呈贴壁生长,细胞呈多边形、椭圆形。E17.5的小鼠上颌突原代间充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增殖速度较E10.5的小鼠上颌突细胞快。E10.5的小鼠上颌突间充质细胞成骨诱导7 d后,成骨标志物Runx2和OCN的蛋白表达与未成骨诱导的E17.5上颌突间充质细胞表达相似,成骨标志物Runx2、OCN和OPN的mRNA表达和未成骨诱导的E17.5上颌突细胞表达相似。成骨诱导培养14 d的E10.5的小鼠上颌突细胞与成骨诱导7 d的E17.5上颌突细胞形成的钙结节无显著差异。结论:E10.5的小鼠上颌突间充质细胞体外成骨诱导培养,能较好模拟上颌突细胞体内成骨发育过程,为研究颌骨发育提供了合适的细胞模型。
- 郑军王雷母东亮杜玉芳刘丽佳郑杰
- 关键词:间充质细胞体内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