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水螅
  • 1篇氧化钼
  • 1篇原核表达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水螅属
  • 1篇酸盐
  • 1篇葡萄糖
  • 1篇钼基催化剂
  • 1篇钼酸
  • 1篇钼酸盐
  • 1篇进化
  • 1篇克隆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克隆
  • 1篇碱处理
  • 1篇果糖
  • 1篇发育异常
  • 1篇分子进化

机构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作者

  • 4篇刘蕾
  • 2篇李晓飞
  • 2篇刘正亮
  • 2篇潘红春
  • 1篇汪安泰
  • 1篇章青
  • 1篇李兵
  • 1篇钱小成
  • 1篇刘敏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钼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葡萄糖制取果糖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负载型催化剂技术领域和葡萄糖催化制取果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钼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葡萄糖制取果糖的方法,所述钼基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所述载体为分子筛,所述活性组分为氧化钼;其中,所述钼基催化...
章青郭博林刘蕾李兵林娜贾丙江
中国绿水螅分子系统发生地位的初步探讨
2015年
目的:初步探讨中国绿水螅(Hydra sinensis)分子系统发生地位以及水螅属内部各类群系统发生关系。方法:采用酚-氯仿法提取中国绿水螅总DNA,扩增线粒体COI和16S r RNA基因片段并进行DNA序列测定,再利用Clustal及MEGA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在本研究重建的所有系统发生树中,中国绿水螅始终与绿水螅Hydra viridissima的不同种群一起构成绿水螅单系群。同时,棕色水螅群的单系性被基于COI基因的NJ树以及基于16S r RNA基因的NJ树和ML树支持,唯独基于COI基因的ML树不支持棕色水螅群的单系发生。在基于COI基因的ML树中纤弱水螅族在系统树的基部独立为一支系,而绿水螅群和其他棕色水螅群水螅一起组成另一支系,提示纤弱水螅族水螅的系统发生地位值得进一步探讨。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本文的结果,棕色水螅群内3族的划分仍然有一定疑问。基于COI基因的NJ树和ML树支持普通水螅族、寡水螅族和纤弱水螅族各自族内的单系发生,但16S r RNA基因的NJ树和ML树中仅普通水螅族水螅聚为单系群,而寡水螅族和纤弱水螅族水螅各自并非单系发生。结论:把水螅属划分为绿水螅群及棕色水螅群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棕色水螅群内寡水螅族、普通水螅族和纤弱水螅族3族的划分还有待商榷。
李晓飞刘敏刘正亮刘蕾汪安泰潘红春
关键词:水螅属分子系统发生
大乳头水螅fascin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Fascin(聚束蛋白)是一类结构独特且进化保守的肌动蛋白交联蛋白,能够参与肌动蛋白束的形成及肌动蛋白的组装。聚束蛋白与细胞表面各种突起(如细胞伪足)的形成、细胞粘附及细胞的迁移运动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医学研究还表明聚束...
刘蕾
关键词:分子进化原核表达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
文献传递
水螅异常极性体轴的形成及矫正进程的观察
2014年
目的:如何建立和维持体轴是一个基本的发育生物学问题,而淡水水螅是适合进行形态发生和个体发育调控机制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本文观察了大乳头水螅异常极性体轴的形成及矫正进程,初步探讨水螅极性体轴的维持和调控机制。方法:先切取水螅的整个头部,再获得带二根触手的口区组织。通过ABTS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水螅基盘分子标志物过氧化物酶的表达,判别水螅基盘组织(水螅足区的末端)是否形成。结果:从40块口区组织再生得到的水螅个体中有1例极性体轴发育异常的个体,其身体两端均发育成头区,且两端的头区均具有捕食能力。随后水螅其中一端头区的触手逐渐萎缩、退化,最终该端头区转化成具有吸附能力的基盘组织。结论:水螅组织的再生涉及极性体轴的重建,而一些特殊因素可能造成临时性的水螅极性体轴调控紊乱。本研究表明水螅具备自我矫正异常极性体轴的能力。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水螅触手可以萎缩直至退化,该现象涉及的细胞学过程可能是非常复杂的,有可能涉及到触手细胞的凋亡转化过程,也可能是触手的高度分化细胞仍然具备去分化能力、去分化后再转移到身体其他地方,其具体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究。
刘正亮钱小成李晓飞刘蕾潘红春
关键词:发育异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