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艳军
- 作品数:12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一种煤矿低抽巷穿层钻孔返渣封孔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低抽巷穿层钻孔返渣封孔装置。该装置包括:封孔管,位于低抽巷顶板向上的岩石穿层钻孔内;支撑件,位于封孔管和钻孔壁之间,用于将封孔管固定在钻孔内;前封段,位于钻孔开口端的封孔管和钻孔壁的间隙内;固封段,...
- 张建国吕有厂吴建亭仝艳军
- 文献传递
- 不同多孔介质布置下低浓度甲烷燃烧特性
- 2025年
- 为了解决传统直燃式多孔介质燃烧器存在火焰稳定性差、燃烧效率低和贫极限高的问题,通过构建5种排布方式的多孔介质燃烧器用于低浓度甲烷(low-concentration methane,LCM)燃烧实验,研究不同多孔介质排布方式、当量比和流量对LCM燃烧特性的影响,并分析贫燃工况下的CH4转化率、污染物排放和烟气温度。结果表明:渐变E型多孔介质燃烧器具有最佳的LCM燃烧适应性,可部分弥补LCM燃烧过程中的界面温度扰动,提高LCM燃烧稳定性。在当量比0.39、流量50 L/min的条件下,LCM驻定燃烧时间超过140 min,火焰位置始终维持在60 mm处。LCM在E型燃烧器中燃烧的CH4转化率为99.99%,CO和NOx排放分别为531×10^(-6)和23×10^(-6),产生平均温度588℃以上的高品质烟气可用于工业生产。研究成果为提高煤矿低浓度瓦斯利用效率、降低甲烷排放提供重要参考。
- 张建国翟成张国川曹运齐刘方仝艳军苏童
- 关键词:多孔介质燃烧低浓度甲烷燃烧特性可燃极限
- 一种用于矿井降温的双蓄水室高低压水转换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矿井降温的双蓄水室高低压水转换系统,属于矿井高压水降压技术领域,主要由连接于地面制冷站与末端空冷器之间的高压蓄水室、第一单向阀、压力转换器、高压转换阀、低压转换阀、三通切换控制阀、第二单向阀、低压蓄水...
- 张建国吕有厂 康国峰张晋京寇建新 王玉杰 刘桂平仝艳军 陈召繁
- 文献传递
- 二次卸压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卸压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结合煤岩体地质赋存条件及地应力分布特征,针对不同冲击地压类型采用不同水射流割缝方式对煤岩体进行割缝,随后装药爆破。其优点是:采用高压水射流对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岩体沿钻孔轴向切槽、...
- 吕有厂代志旭康勇王晓川陈建忠王峰高建成仝艳军
- 文献传递
- 基于分子模拟的表面活性剂对煤体的润湿机制探讨被引量:7
- 2023年
-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和机械化程度的逐渐提高,瓦斯煤尘二次爆炸愈加严重,采用表面活性剂等化学抑尘剂可以有效抑制煤尘的产生及扩散,减少瓦斯煤尘爆炸。为探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疏水性煤尘的抑制机理,以典型深部(1 050 m)疏水性煤尘为研究对象,利用FT-IR、XRF、XRD等手段分析其基础物化特性,联合EA、XPS、^(13)C NMR等测试技术分析并建立煤尘分子结构模型,通过建立分子模型考察水-表面活性剂-煤润湿吸附体系的平衡吸附构型、分子空间分布特征,设计实验测定表面活性剂吸附前后煤尘的表面自由能组成变化,验证并讨论表面活性剂在煤尘界面的润湿吸附机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可在疏水性煤尘表面形成有效定向吸附层(吸附层较紧密,对煤表面覆盖程度高),通过表面活性剂疏水尾链覆盖煤尘表面疏水结构,亲水头基朝向水相,使得煤尘表面自由能极性分量增大,煤尘表面因此由疏水性向亲水性发生转变。研究结果可为煤矿开采中的高效抑尘处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 仝艳军杨尊东宋杰李永程刘依婷
- 关键词:煤尘分子模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自由能
- 二次卸压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卸压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结合煤岩体地质赋存条件及地应力分布特征,针对不同冲击地压类型采用不同水射流割缝方式对煤岩体进行割缝,随后装药爆破。其优点是:采用高压水射流对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岩体沿钻孔轴向切槽、...
- 吕有厂代志旭康勇王晓川陈建忠王峰高建成仝艳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密封负压抽采瓦斯管路自动排渣放水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负压抽采瓦斯管路自动排渣放水装置,包括水渣过滤器、排渣放水器和挡风机构,水渣过滤器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设有滤网,对从进风口进入的瓦斯气体进行过滤;排渣放水器通过设置叶片和弹簧...
- 王钦明李延辉李红伟仝艳军姚奇吾理楠楠杨青桦
- 深部突出矿井采空区瓦斯地面井高效抽采技术
- 2025年
- 深部突出矿井的复杂地质条件对地面井瓦斯抽采的稳定性和效率提出严峻挑战。目前地面井普遍采用固定负压抽采采空区瓦斯,在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三带”处于动态演化过程,导致抽采后期效率衰减明显。以河南平宝煤业有限公司首山一矿12100采煤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一种深部突出矿井采空区瓦斯地面井高效抽采技术。针对采动岩层移动对井身结构的影响,采用三开定向井身结构,优化三开钻井直径参数匹配套管,提升井筒抗地层剪切破坏的能力,确保地面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稳定性;结合“O”形圈裂隙分布理论、瓦斯渗流分布数值模拟与“三带”分布理论计算,将地面井布置在距高抽巷20 m处,地面井终孔布置在距回采工作面顶板上方30 m断裂带内,保障瓦斯抽采高效性;地面井瓦斯抽采系统通过抗沉降架空管路、防爆防回火安全防护、抽采监测调控等实现瓦斯稳定、高效、安全抽采;依据工作面推过地面井的不同距离,动态调整抽采负压,实现抽采效率最大化。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地面井抽采10 d后瓦斯体积分数从48%升至100%,日抽采量超10000 m3,稳定抽采阶段持续120 d,260 d累计抽采瓦斯超235万m3;地面井抽采未干扰高抽巷正常运行;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从0.50%降至0.41%,降幅达18%,地面井瓦斯抽采有效缓解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
- 杨继东仝艳军
- 关键词:瓦斯抽采采空区
- 煤对超临界CO_(2)的吸附实验及不同表征模型对比被引量:3
- 2023年
- 煤对超临界CO_(2)的吸附特征决定了煤层的CO_(2)地质封存能力。通过体积法高压CO_(2)吸附实验研究了3种吸附模型对不同变质程度煤样及活性炭吸附数据的表征效果。结果表明:压力在8 MPa附近时的CO_(2)密度变化率最大,引入k值可有效提高拟合效果并“圈住”实验中的各种误差,铁法和卧龙湖煤样对CO_(2)的吸附机理更大程度上是微孔填充;由于窑街煤样天然赋存于CO_(2)气藏,受实验室超临界CO_(2)作用改造效果微弱,其微孔较为发育,最大绝对吸附量高于其他煤样;气体密度逐渐增大时,过剩吸附量和绝对吸附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绝对吸附量决定了煤样的最大吸附能力;OK格子模型拟合出活性炭中CO_(2)吸附相密度为1.004 g/cm^(3)。
- 李延河李喜员孙矩正仝艳军薛俊华杨泉林陈志恒
- 一种煤矿低抽巷穿层钻孔返渣封孔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低抽巷穿层钻孔返渣封孔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封孔管,位于低抽巷顶板向上的岩石穿层钻孔内;支撑件,位于封孔管和钻孔壁之间,用于将封孔管固定在钻孔内;前封段,位于钻孔开口端的封孔管和钻孔壁的间隙内;固封段...
- 张建国吕有厂吴建亭仝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