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锦花
- 作品数:32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Grb7和PMS2在肺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7(Grb7)和减数分裂后分离增强蛋白2(PMS2)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2例肺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Grb7和PMS2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Grb7和PMS2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96.1%vs.8.8%和68.6%vs.8.8%)(P<0.05)。Grb7和PMS2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及5年生存状态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但Grb7表达与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Grb7与PMS2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亦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Grb7的高表达与肺腺癌的TNM分期、侵袭和转移相关,可作为评估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指标。
- 马秦榕魏亚敏傅仁秀姚欢丽蒋家宇郑锦花
- 关键词:肺腺癌
- 局麻镇静镇痛下软质气管镜联合预置球囊及超声小探头技术行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在弥漫性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 马礼兵韦江红郑锦花蒋明罗淼蔡烨季玉珊林进唐国芳
- 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文章旨在探究我国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研究的现状、研究热点和不足之处。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借助VOSviewer、CiteSpace等软件,整理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文献,从年发文量、地区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合作、关键词、机构合作等多角度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研究热点集中在CBL、MDT等教学方式和导师制、分层培养、亚专业病理培训等培养模式的研究上,仍存在研究影响力不够高、东西部地区文献发表量差异大、各研究机构之间缺少交流和合作等问题。
- 危丹明戴文斌郑锦花曾思恩韦花媚陈罡
-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文献计量学分析
- 肺腺癌患者胸水中肿瘤耐药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检测P-糖蛋白(P-gp)、肺癌耐药蛋白(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在肺腺癌及恶性间皮瘤患者胸水沉渣包埋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63例未做放化疗的肺腺癌或恶性间皮瘤患者进行检测,记录其胸水沉渣包埋组织中P-gp、LRP、MRP的表达水平。结果肺腺癌患者胸水沉渣包埋组织中P-gp、LRP、MRP的阳性率均高于非肿瘤性胸水患者(P<0.05);恶性间皮瘤患者胸水沉渣包埋组织中P-gp、LRP的阳性率均高于非肿瘤性胸水患者(P<0.05),但两者MRP阴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P-gp、LRP、MRP与肺腺癌患者年龄、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密切相关(P>0.05)。结论肺腺癌及恶性间皮瘤肿瘤细胞对转运蛋白类耐药基因有较强的耐药性,检测Pgp、LRP、MRP的阳性表达对指导临床化疗方案的实施有重要意义。
- 马秦榕郑锦花钟玲玲胡洁陈颢
- 关键词:免疫组化化学治疗
- CTLA-4和PD-L1在肺淋巴上皮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肿瘤微环境中淋巴细胞浸润的分布情况
- 2025年
- 目的探讨CTLA-4和PD-L1在肺淋巴上皮癌(pulmonary 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PLE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PLEC,另选取癌旁肺组织23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TLA-4、PD-L1在PLEC和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肿瘤微环境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的浸润情况。分析CTLA-4、PD-L1及肿瘤微环境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的分布特征与PLE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CTLA-4在PLEC中的阳性率高于癌旁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在PLEC TNM各分期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表达与PLEC TNM分期呈正相关(r=0.31,P=0.03);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主要浸润于肿瘤间质中且CD4^(+)T淋巴细胞浸润密度高于CD8^(+)T淋巴细胞浸润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癌巢中,CD8^(+)T淋巴细胞的浸润密度明显高于CD4^(+)T淋巴细胞的浸润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L1、CTLA-4在PLEC中阳性率较高,提示PD-L1、CTLA-4是PLEC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肿瘤微环境中的淋巴细胞主要浸润于间质,且CD4^(+)T淋巴细胞浸润密度高于CD8^(+)T细胞。
- 黄金丽贝睿思陈玉娇李志梦黄贵滢魏亚敏郑锦花
- 关键词:PD-L1CTLA-4肿瘤微环境
- 线上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8
- 2021年
-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各大院校相应国家的号召,实施线上教学改革。文章总结了线上教学模式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组织和实践经验,分析线上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其它医学专业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 陆竞艳黄晓红郑锦花曾思恩
- 关键词:线上教学病理学直播课堂思政教育
- 课程思政在医学生培养体系中的构建与探索被引量:39
- 2021年
-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承载着国家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未来,担负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伟大使命,培养医德高尚、有责任、有担当、善良勇敢的医学生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保障。构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体系,探讨医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尤为重要。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在思政教育和价值传播中蕴含知识底蕴。课程思政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和贯穿思政教育,要求医学院校所授课程与思政课程要相辅相成、协同前行,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有机融合、有效衔接,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实现道德修养的提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医学课程体系,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升综合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魏亚敏茹泽园田佳郑锦花
- 关键词:高等教育医学生医德医风
- 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病理技术专硕培养模式探讨被引量:4
- 2023年
- 优质的病理技术是病理诊断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到临床疾病的诊疗水平。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临床对病理诊断的需求迅速提高,新兴病理技术的涌现带动了病理学科尤其是分子病理学的快速发展,对病理技术员的要求逐渐提高。医学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是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病理学技术方向是医学技术专业学位的研究方向之一。在医学技术由学术学位类别调整为专业学位类别的背景下,文章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结合新医学教育改革背景下病理技术人才的要求与期望,探讨病理学技术专业型硕士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在中国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病理学技术专业型硕士岗位胜任力培养的七个核心指标及评价体系,为建设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病理学技术专业型硕士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 阳玉中郑锦花文旭燕郑翔
-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专业学位病理学技术硕士
- 微小RNA-26b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26b(miR-26b)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8例肺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iR-26b的表达,分析miR-26b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肺腺癌组织miR-26b mRNA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0.5653±0.3315 vs.3.1470±0.4584)(P<0.01)。miR-26b的表达与患者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相关(P<0.05),尚未发现与性别、年龄、吸烟和肿瘤直径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miR-26b在肺腺癌组织中低表达,可作为评估肺腺癌患者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 魏亚敏郑锦花高永政李林俊林洁陈威宇蓝肖淑魏明臣
- 关键词:肺腺癌
- 临床病理学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2
- 2024年
-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未来医疗人才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性、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具备良好素养的医学生,是各高校都在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三全育人”,依托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1+4+1”教学模式,构建了“铸魂、强基、塑能”的教学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为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方法。
- 郑锦花茹泽园魏亚敏林静李志梦黄贵滢
-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三全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