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新华 作品数:8 被引量:73 H指数:3 供职机构: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 江西省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临床路径在局部中晚期鼻咽癌中的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局部中晚期鼻咽癌中的应用,分析变异因素,提高临床路径实施的质量。方法对完成治疗的93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路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变异因索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93例中共有40例患者发生了住院时间延长导致住院时间发生负性变异,变异率为43.01%,其中病人/家属因素、系统因素、医生/护士因素、出院计划因素分别为18例(46%)、12例(22.5%)、9例(30.0%)、1例(2.5%)。结论通过对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路径的实施及变异情况的分析,可及时查明变异原因,及时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变异,保证临床路径顺利实施。 刘霞 章新华 许明君 王祥财 王钇力关键词:鼻咽癌 汉族人HLA-G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汉族人HLA-G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相关性方法将123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病理学确诊为胃癌的患者),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PCR SSP)对以上患者的HLA-G和HLA-DRB1等位基因亚型进行检测,观察2组患者HLA-G和HLA-DRB1等位基因亚型分布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HLA-DRB1*03和HLA-DRB1*15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RR分别为1.427和2.209;2组HLA-G*01012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RR值为1.75。结论胃癌发生可能与HLA-G*01012、HLA-DRB1-03和HLA-DRB1-15等位基因频率有较强的相关性,且均为保护性基因。 刘洪福 张蕾 阳书华 章新华 谢荣臻 邓龙颖 邓伟关键词:HLA-G 基因多态性 胃癌 miR-10a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microRNA-10a(miR-10a)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切除的胰腺癌组织标本68例,同时选取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组织标本miR-10a表达;同时选取胰腺癌细胞株Capan-1细胞,以脂质体转染法将miR-10a重组正、反义真核表达质粒载体转染Capan-1细胞,采用RT-PCR检测转染细胞miR-10a表达,Transwell和Matrigel试验观察转染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胰腺癌组织miR-10a相对表达量为(0.213±0.02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中低分化胰腺癌miR-10a相对表达量为(0.212±0.011),明显高于高分化胰腺癌(P<0.01);有淋巴结转移胰腺癌miR-10a相对表达量为(0.217±0.01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胰腺癌(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胰腺癌miR-10a相对表达量为(0.230±0.015),明显高于Ⅰ~Ⅱ期胰腺癌(P<0.01)。转染48 h后,正义组miR-10a相对表达量为(0.021±0.010),明显高于反义组、空载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反义组miR-10a相对表达量为(0.003±0.001),明显低于空载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正义组24 h和48 h光密度(OD)值分别为(0.602±0.018)和(0.753±0.041),明显高于反义组、空载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反义组24 h和48 h OD值分别为(0.451±0.023)和(0.591±0.038),明显低于空载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正义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分别为(85.22±12.10)个和(140.24±30.54)个,明显高于反义组、空载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反义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分别为(12.52±3.22)个和(20.41±8.66)个,明显低于空载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miR-10a过表达可对胰腺癌有生长促进、增强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谢荣臻 曾祥福 邓伟 刘晓平 章新华关键词:胰腺癌 迁移 临床病理特征 转染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研究组(n=38),对照组患者给予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Z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肠癌相关抗原(CA199)、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及癌胚抗原(CE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提高1年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轻。 叶新英 邓云刚 章新华 吴莲香关键词: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晚期结直肠癌 生活质量 血清肿瘤标志物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病人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9 2017年 目的:运用快速康复理论,通过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EN)和常规肠内营养(EN)组间围手术期病人营养状况、炎症指标、免疫水平及临床指标,观察EEN对胃癌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65例胃癌术后病人,按照不同时间EN支持分为EEN组(n=33)和EN组(n=32)。比较两组病人术前1天、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白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 G),同时观察病人早期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EEN组病人术后第7天营养指标和细胞免疫指标大多高于EN组,EEN组病人术后第3天炎症指标低于EN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EEN组在术后短期内免疫水平和临床恢复及住院时间方面都优于EN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早期提高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具有显著作用,促进了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 谢荣臻 曾祥福 邓伟 刘晓平 章新华关键词:胃癌 早期肠内营养 免疫机能 CHD1L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检测chromodomain helicase/ATPase DNA binding protein 1-like gene(CHD1L)在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探讨CHD1L基因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80例CRC患者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CHD1L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克隆形成实验及动物实验等观察CHD1L基因在CRC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76.25%(61/80)的CRC癌组织CHD1L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转染s h R N A-C H D1L至C R C细胞可以明显降低C H D1L基因的m R N 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M T 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发现干扰C H D1L组细胞的增殖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干扰CHD1L组较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裸鼠成瘤实验发现稳定低表达CHD1L组肿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CHD1L在结直肠组织呈现高表达,降低结直肠细胞中CHD1L的表达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及肿瘤生长.CHD1L可能成为治疗CRC的新靶点. 邓云刚 黄文峰 赖剑 刘晓平 邓龙颖 章新华关键词:结直肠癌 增殖 凋亡 CHD1L在结肠癌中表达与沉默对人结肠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chromodomain helicase/ATPase DNA binding protein 1-like gene(CHD1L)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CHD1L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癌和癌旁组织,通过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CHD1L的表达情况,运用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研究CHD1L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CHD1L mRNA和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与之对应的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结肠癌细胞株中CHD1L的表达普遍呈现高表达.结肠癌细胞LOVO和DLD-1中转染shRNA-CHD1L后,可以明显降低CHD1L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体内实验进一步发现降低SW620细胞中CHD1L的表达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的肝、肺转移.结论:CHD1L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呈现高表达,CHD1L在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HD1L有可能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新的靶点. 邓云刚 黄文峰 赖剑 刘晓平 邓龙颖 章新华关键词:结直肠癌 迁移 靶点 不同周期DCF诱导化疗后同步放化疗对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周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FU方案诱导化疗后同步放化疗对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78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3周期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组和2周期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组。结果诱导化疗结束后,3周期、2周期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组鼻咽原发病灶有效率分别为96.77%、91.76%;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有效率均为100%;同期放化疗后评价,两组局部肿瘤控制率均为100%。3周期诱导化疗组、2周期诱导化疗组Ⅲ-Ⅳ度口腔黏膜反应分别占29%、27%,P>0.05,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分别占13%、14%,P>0.05,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分别占29%、31%,P>0.05;Ⅲ-Ⅳ度皮肤反应分别占11%、6%,P<0.05。结论鼻咽癌对DCF诱导化疗表现出高反应率,增加诱导化疗周期在局控率方面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并未使同期放化疗毒性反应明显增加,远期疗效及慢性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刘霞 章新华 许明君 王祥财关键词:中晚期鼻咽癌 诱导化疗 调强适形放疗